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83篇
  免费   79篇
  国内免费   23篇
管理学   542篇
劳动科学   30篇
民族学   122篇
人才学   195篇
人口学   5篇
丛书文集   895篇
理论方法论   199篇
综合类   2401篇
社会学   662篇
统计学   34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46篇
  2022年   53篇
  2021年   60篇
  2020年   75篇
  2019年   44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52篇
  2016年   120篇
  2015年   148篇
  2014年   343篇
  2013年   268篇
  2012年   300篇
  2011年   341篇
  2010年   376篇
  2009年   340篇
  2008年   482篇
  2007年   315篇
  2006年   259篇
  2005年   247篇
  2004年   206篇
  2003年   268篇
  2002年   179篇
  2001年   154篇
  2000年   180篇
  1999年   62篇
  1998年   31篇
  1997年   43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21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4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991.
“林光常,人称“地瓜王子”,祖籍浙江台州,1963年出生于台湾高雄。2002年底,林光常从一个家用电器营销高手变为风靡东南亚的营养学专家。他在《无毒一身轻》一书中提出“牛奶有害论”等营养理念,迅速成为轰动一时的焦点人物。“我关注这本书的内容很久了,我觉得书里的饮食介绍虽说与我们平时食用的东西有出入,但介绍得很科学,我很信赖林光常的饮食理念。”4月21日上午,在书店看书的刘女士这样说,她的观点得到了很多人的赞同。但也有人认为,《无毒一身轻》根本没什么实际意义,书中指出我们日常的饮食都不合理:“牛奶不能喝、肉也不能吃,那我们以后还吃什么呢?””  相似文献   
992.
覆灭     
不管我们是否愿意接受,一个铁定的事实是,每个企业的结局都是死亡,只是生存长短的问题。正如泰坦尼克号撞上冰山即将沉没时,它的设计师如此无奈地说:"是铁就会沉!"所以,在历史的长河中,我们总能看见一些曾显赫一时的人物轰然倒地而被尘封。这些人中,有的人已经永绝于商场,有的人换了一个阵地卷土重来,但无论现在怎么样,那段曾经的教训永远也不能从他们的生命中抹杀。一段关于覆灭的征战总能让人扼腕叹息!  相似文献   
993.
文化选择与自我塑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是可以塑造的,——通过文化选择的渠道和杠杆,运用文化的功能。人类在总体上,“历时态”地通过文化选择而脱离了动物界,成为万物之灵。人类个体也是“现时态”和具体地运用文化选择,使自己成长和成才的。“择”优质文化者成“龙”,“择”劣质文化者为“虫”。在《文化选择学》中,我为了探究人类个体的这种“现时态”的自我塑造——文化选择的要旨,不得不从“远处”说起,探讨人类总体成长的历史,以探其规律。这就是第一章《远古的记忆:人类文化选择的足迹》中所描述和探讨的内容。我从中归纳出的规律性范畴有:文化选择的“个体承传接受的‘…  相似文献   
994.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党史是展开大学生爱党爱国教育的生动素材。党史人物是党的历史的承载载体,是串构党史的中轴,展开党史人物专题教学具有主题聚焦、内容生动等特点。在党史人物专题教学中要注重对党史人物的选取,注重课程内容的整体性、教学活动的整体性和价值理念的一致性,需要注意突出课程的爱党爱国主义教育目标,注重呈现历史人物的立体性,引导学生正确评价党史人物,自觉抵制历史虚无主义的影响。  相似文献   
995.
莎士比亚在《哈姆雷特》剧中精心塑造了三位儿子的生动形象,即雷厄提斯、弗廷布拉斯与哈姆雷特。他们出身高贵、才学过人,都具有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特征。他们都遭受了父亲遇害的悲剧命运,历史与现实、个人与家庭均要求他们为死去的父亲报仇雪恨。文章试依照剧中的情节发展探析剧作家如何通过娴熟的反衬艺术,不仅成功地塑造了雷厄提斯与弗廷布拉斯的鲜明个性,同时还成功地衬托出哈姆雷特身上所具有的英雄气概与高贵品格。  相似文献   
996.
赵绍军 《南都学坛》2007,27(4):71-72
鲁迅抱着启蒙主义的态度,坚持“为人生”、“改良这人生”的立场,以“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为手段,一反中国小说传统的写人模式,描写了一群“病态社会”里“病态”的人和罪恶的人。鲁迅小说中的人物具有选择的现实性、形象的复杂性、广泛的社会性和深刻的批判性,这些又最终表现为突出的现代性。他以独特的视角来观察和表现知识分子和农民问题:既写了知识分子的觉醒与进步,也写了知识分子的软弱迂腐、苦闷与苦难;既写了农民的忠厚、老实与可爱,又写了农民的愚昧、落后、麻木与可悲,并由此开辟出一条新的小说创作道路,从而使中国有了真正意义上的新文学———现代文学。  相似文献   
997.
第五代导演领军人物陈凯歌的现实主义题材作品,2013年上映的电影《搜索》,是近年来难得的兼顾艺术与商业的文艺片。该电影不借用一般商业电影中的情节点插入,而是凭借庞大角色之间的内在冲突和矛盾,使影片形成一种独特张力。对《搜索》中两两一组的人物群像分析,发掘电影中代表性影像符码和特殊拍摄场景,可窥探大众传媒电影如何做到通俗性、娱乐性和思想性的统一。  相似文献   
998.
翻译是一种再叙事,经典文学外译构成对外讲好中国故事的重要叙事。以“再叙事”视角考察《西厢记》英译本,探讨译者采用何种翻译策略完成对《西厢记》的叙事重构。研究发现,译者通过对文本素材的选择性采用、标示性建构和人物事件的再定位,引导读者认识和理解中国经典戏剧《西厢记》的文学与艺术价值。研究旨在拓宽叙事视角的研究范围,为中国戏剧文学外译提供借鉴,把中国优秀的文化传播出去,助力推广我国戏剧文化。  相似文献   
999.
王旭丽 《南都学坛》2006,26(6):114-116
人格是一个内涵丰富的概念,是对人的总的、本质的描述。未成年人健全人格的塑造标准不是单一的,而是心理与伦理、性格与能力、价值观与行为方式的多重标准。塑造健全人格是德育工作的本质和核心、功能标志与终极目标。情感体验的内化过程是最具活力的人格动力因素,要培养学生体验的指向性,尊重学生的真情实感,优化少年儿童的心理品质,强化情感、劳动和自然体验;沟通是健全人格形成的关键链条,要注意关心孩子们的全面发展,和孩子们共同进步,和孩子交流的时候讲究问话技巧和谈话艺术;人文阅读是塑造健全人格无可替代的创造力量。  相似文献   
1000.
陈帆 《生存》2020,(7):0128-0129
随着新的课程改革的日益推广,高中语文教学也得到了最好的发展机会,人们已经慢慢的认知到素质教育是非常重要的,必须要把现代教育的重心放到素质教育。如果想要全方位的提升学生们自己本身的素质,就需要利用高中语文自己本身在人文和文学方面的特殊性质尽力培养学生们的文学底蕴。学生们的文化底蕴成型的关健阶段是在高中时期,老师们在教学的改进与变革的进程当中需要探究出实际与需求之间的问题,并且处理好这些问题来推动高中语文教学的改进和变革。在这样的情况下,老师先要清楚现代的高中生文学底蕴塑造的实际意义,之后系统仔细的解析改进和变革当中需要处理的实际问题,然后找出科学有效的改进和变革的方式,为文学底蕴塑造的现实意义提供有价值的改进和变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