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97篇
  免费   55篇
  国内免费   17篇
管理学   382篇
劳动科学   25篇
民族学   92篇
人才学   163篇
人口学   5篇
丛书文集   618篇
理论方法论   151篇
综合类   1782篇
社会学   519篇
统计学   3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38篇
  2021年   31篇
  2020年   54篇
  2019年   26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29篇
  2016年   86篇
  2015年   109篇
  2014年   264篇
  2013年   193篇
  2012年   209篇
  2011年   239篇
  2010年   297篇
  2009年   261篇
  2008年   395篇
  2007年   236篇
  2006年   207篇
  2005年   177篇
  2004年   159篇
  2003年   219篇
  2002年   114篇
  2001年   100篇
  2000年   147篇
  1999年   43篇
  1998年   23篇
  1997年   31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19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31.
当前国内文学批评界过于重视思想分析,忽视语言形式分析,这一点在文学形象塑造研究上尤为严重。文章旨在批判这一现象,凸显语言形式分析之重要性。通过分析《傲慢与偏见》中的直接引语即人物对话,研究人物身份塑造的过程,研究发现:人物身份通过交际句法逐步展开,在本文中体现为“请求——拒绝”这一基本交际结构,作者在人物形象塑造的同时,借助人物声音表达自己思想。本研究对弥补语言研究和思想研究之间的鸿沟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32.
论小说创作     
如果可能,请别写小说.小说创作是一种非社会行为,一旦动笔,小说家会时刻为小说中的人物所困扰;而且,真正写起来,小说指南一类书籍并不管用.假如非写不可,那么,小说家需考虑是以情节为主还是以人物为主.如果以情节为主,小说家即在虚构的事情中间而非在所谓的真实生活中寻找人物的时候,抓住情节不放;如果以人物为主,那么,小说家则需对适于情节的某些特征加以强调,使人物在新环境中显得真实可信,从而赋予他们生命.小说家无论重情节抑或是重人物,都还要考虑以何种形式、何种风格呈现情节和人物的问题;当然,在优秀的小说家笔下,故事和人物本身会以最适合的形式出现.小说家应对形式、人物和语言保持一种敏锐的感觉.此外,小说家可能会对道德教诲产生迷恋.尽管应当通过作品给读者以教益,但是,真诚的艺术家并不能专注于说教.  相似文献   
133.
我国传统历史小说大体有两种叙事模式,一种为史传文学叙事模式,另一种为通俗演义的叙事模式。清末民初,以《孽海花》为代表的别一种历史叙事在悄然地崛起。本文主要从人物的非英雄化与非道德性、多重叙事话语的交响以及在历史与小说之间等三个角度来对《孽海花》的历史叙事作了初步分析,并且提出了一些自己对《孽海花》在叙事方面的看法。  相似文献   
134.
中国的话剧艺术是在本世纪30 年代明显走向成熟的, 其成熟的标志主要体现在戏剧的情节、结构、人物形象塑造和戏剧语言创新四个方面。从情节的发展意义上说, 以《雷雨》为代表的戏剧创作显示了综合性情节悲剧的多方面特征, 并在多种情节因素的融合方面做出了民族化的改造; 而以《上海屋檐下》为代表的一批作品, 则是以创新性的具有生活实感的结构样式表现了特定时代中国都市下层民众的真实生活, 并在尊重中国观众欣赏习惯的前提下创造了中西合璧的结构形式; 戏剧人物塑造上, 《日出》、《原野》等作品, 开创了中国现代戏剧艺术注重人物内心冲突和心理刻画的性格描写方式; 而在戏剧语言领域, 30 年代中国现代戏剧的最大成功在于新的对话机制的建立, 即它的叙事主体和受体都直接表现为剧中人物, 而作者和读者、演员和观众则处于一种内隐的地位。正是在上述几个方面, 体现出了中国本世纪30 年代话剧艺术的成熟特征。  相似文献   
135.
近年来,中国历史题材电视剧在借古喻今的同时不断追求"当代性"的审美品格,这种关乎当今时代社会发展现实的问题立场和叙事方式引发了当代人的审美反思与接受。中国历史题材电视剧的"当代性"主要体现为:在思想内容上影射社会现实问题,以当代价值观念为导向,满足当代受众审美诉求;在叙事艺术上以多视角、亦正亦娱的方式呈现,语言上既保留特定年代文风又贴近现代用语习惯;在人物塑造上实现从"二元对立"模式到多样性的转变,突出女性在历史发展中的潜在动力,表现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优良品格和美学精神。  相似文献   
136.
贞浩 《职业》2014,(31):40-40
宋襄公,春秋时期宋国国君。这位饱受贬低的历史人物,几乎成为“迂腐”的代名词。他的迂腐,主要由两个历史事件构成。 其一,以卵击石。 公元前643年,春秋时期的霸主齐桓公去世。齐桓公生前担心自己死后,六个儿子争夺王位自相残杀,就将继承人公子昭托付给了讲情重义的宋襄公,希望他在危急时刻主持公道。  相似文献   
137.
1997年,陈村的小说《鲜花和》出版,这是他迄今最后一部长篇小说,同年,他拨号上网; 2001年,他声言网络文学最好的时期已经过去了,短短的帖子引起轩然大波;2004年,他担任99网上书城的艺术总监,此前还曾是“榕树下”网站的艺术总监……作为屈指可数的在网络上游走的传统作家,有人说他江郎才尽方自甘混迹网络江湖; 有人说他折射了传统作家在网络时代的“存在与虚无”。陈村,一个异数,一种潜行。网络文学的“赤子之心”流失了,网络和作家的较量或许才真正展开。一个鼠标将把传统引向何方? 2005年秋天的一个下午,陈村点燃一支烟,道:“将来所有作家都会是网络作家……”  相似文献   
138.
孟子谈职业精神——战国是个竞争的时代,各大诸侯国提供了许多具有竞争色彩的岗位,只要做得出色,匹夫也可以当将军卿相,诸如苏秦、张仪,再如吴起、孙膑.岗位主要是为这些能开疆拓土、纵横诸国的人士准备的,而孟子这类讲究仁义的学者型人物,在各国间不是很受待见,职场有较大的局限性.那么,这类看上去不那么着急用的人才,是怎样看待职场的呢?  相似文献   
139.
仪式研究是人类学研究领域中的一个重要方面,从人类学诞生起就一直方兴未艾,弗雷泽、杜尔干、马林诺夫斯基、拉德克利夫·布朗、格尔兹、利奇等都是仪式研究的大家。在国际人类学界,若要说到仪式研究的学者,维多克·特纳是不可或缺的人物,仍然是最主要的代表人物之一。他对仪式的研究,异军突起、独树一帜且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140.
雅克-路易·大卫(Jaccues-Louis David 1748-1825),法国画家,新古典主义的代表人物师从美术学院院士维恩,大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