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80篇
  免费   55篇
  国内免费   17篇
管理学   382篇
劳动科学   25篇
民族学   92篇
人才学   163篇
人口学   5篇
丛书文集   620篇
理论方法论   151篇
综合类   1763篇
社会学   519篇
统计学   3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25篇
  2021年   27篇
  2020年   54篇
  2019年   26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29篇
  2016年   86篇
  2015年   109篇
  2014年   264篇
  2013年   193篇
  2012年   209篇
  2011年   239篇
  2010年   297篇
  2009年   261篇
  2008年   395篇
  2007年   241篇
  2006年   202篇
  2005年   177篇
  2004年   159篇
  2003年   219篇
  2002年   114篇
  2001年   100篇
  2000年   147篇
  1999年   43篇
  1998年   23篇
  1997年   31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19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21.
黄建华1967年生,个头不高,貌不惊人。但凭着他的聪明才智、勤劳朴实的干劲、顽强不屈的精神,探索出一条绿色豆芽高效生产新途径,使全国许多下岗职工、无业人员找到了一条发家之路,叩开了致富之门。上个世纪80年代,黄建华参加了江西省一食用菌研究  相似文献   
22.
1997年,陈村的小说《鲜花和》出版,这是他迄今最后一部长篇小说,同年,他拨号上网; 2001年,他声言网络文学最好的时期已经过去了,短短的帖子引起轩然大波;2004年,他担任99网上书城的艺术总监,此前还曾是“榕树下”网站的艺术总监……作为屈指可数的在网络上游走的传统作家,有人说他江郎才尽方自甘混迹网络江湖; 有人说他折射了传统作家在网络时代的“存在与虚无”。陈村,一个异数,一种潜行。网络文学的“赤子之心”流失了,网络和作家的较量或许才真正展开。一个鼠标将把传统引向何方? 2005年秋天的一个下午,陈村点燃一支烟,道:“将来所有作家都会是网络作家……”  相似文献   
23.
一月的北京.随处是冰冷的气息。在前往采访的路上神州数码的车上,看着沿途疾驰的车辆.让人联想到变化万千的IT行业.虽然IT行业犹如冬天.但信息化多媒体教学设备正以迅猛的速度发展着.犹如盛夏。这让学校得到了多媒体教学普及的同时.让多少行业内人士得到了无穷的利益!作为从事此行业的人士.作为专业教育技术、设备的提供者.他们是怎样看待教育市场的变化的呢?  相似文献   
24.
本文主要讨论的是《红楼梦》中重要人物死亡描写的前后比较,以及书中关于死亡意象描写的前后比较。得出的结论是由于作家的生死观、侧重点、创作意图的不同,前80回与后40回中死亡描写的手法是不同的。  相似文献   
25.
路德维希·范·贝多芬(Ludwing van Beethoven,1770-1827),德国作曲家,维也纳古典乐派代表人物。贝多芬一生的创作大致可分为三个时期:  相似文献   
26.
陈卓新这个采访对象,是中大EMBA办公室帮我锁定的。因为是“约会总裁”系列访谈的第一位,我做了充分的准备,没想到“约会”时间却被他一改再改。终于,在广州天河高科技园的一间会客室,这他眼中只有客户、脑中想着市场的企业家,在两个小时的会谈中,愉快地向我谈起他的创业史、他的经营秘诀、他的幸福人生……  相似文献   
27.
2001年元宵节,著名笑星牛群县长邀请袁振中到蒙城县政府做客。当场协议:袁被聘请为蒙城县的长期技术顾问。袁振中之所以受到如此尊重,是因为他这个河北故城蔬菜办巨葱研究所所长培育的特高产“河北巨葱”闻名遐  相似文献   
28.
现代化理论是社会转型的产物.中国的现代化理论的发展可以分为三个主要时期,即20世纪50年代以前、20世纪80年代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经历了起步、奠基和发展的过程,出现了一批有影响的代表人物,他们的作品尽管有各自不同的角度,但总体上反映了中国现代化的主流.  相似文献   
29.
永远芬芳的红学奇葩——《红楼梦人物论》序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前些天 ,王金陵同志来电话 ,要我为她父亲王昆仑老先生的《红楼梦人物论》重版写篇序。王昆老是我的乡前辈 ,也是红学前辈 ,文革前和文革后我曾多次去看望他 ,乡音犹存 ,别有情味。但那时我还未研究红楼梦 ,所以话题都是家乡的事。王金陵同志是我人民大学的老同事 ,我们一起经历了惊天骇地的“文化大革命” ,一起挨批斗 ,一起关牛棚 ,我们还暗递过信息。那时我们完全被隔绝了 ,根本不知道外边的世界。有一次 ,我从张自忠路住处到西郊人大 ,路经平安里 ,看到南墙上贴的大字报 ,赫然说“冯牧畏罪自杀”。我看了大吃一惊 ,心怦怦地跳 ,也不敢去…  相似文献   
30.
霍桑,19世纪美国最有影响的小说家,是美国最早重视心理描写的作家。在他的第一部长篇小说《红字》中,霍桑对人物心理进行了细致入微的描写,并且获得巨大成功。人物心理描写是这部小说的重要特色,同时也是这部小说所以能蜚声文坛、行之久远的一个主要原因。霍桑开创了美国心理分析小说的一个新时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