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62篇
  免费   64篇
  国内免费   13篇
管理学   238篇
劳动科学   19篇
民族学   56篇
人才学   43篇
人口学   9篇
丛书文集   540篇
理论方法论   90篇
综合类   1586篇
社会学   298篇
统计学   60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45篇
  2022年   39篇
  2021年   44篇
  2020年   48篇
  2019年   43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69篇
  2016年   61篇
  2015年   177篇
  2014年   365篇
  2013年   182篇
  2012年   186篇
  2011年   167篇
  2010年   202篇
  2009年   165篇
  2008年   204篇
  2007年   149篇
  2006年   104篇
  2005年   104篇
  2004年   94篇
  2003年   80篇
  2002年   70篇
  2001年   72篇
  2000年   65篇
  1999年   32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20篇
  1996年   22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3篇
  193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佛教本生故事题材种类繁多,每类故事都有各自的特点和所要突出的佛教义理,云冈第7、8窟为一组双窟,是云冈第二期最早开凿的洞窟,本生故事是第7窟重要的雕刻题材,今能辨识的本生故事大体以"舍身"和"孝亲"两类题材为主,分别以"舍身饲虎本生"和"睒子本生"为代表,它们的出现并不是随意的拼凑和组合,而是有着深层的历史、宗教原因,且它们与洞窟里的其它佛教内容往往互相印证,形成一个系统的整体。  相似文献   
82.
明代七子派的复古曾享有盛誉,“文学革命”兴起后,七子派被视为“妖魔”。陈独秀等人所倡导的“文学革命”是以七子派、桐城派作为“革命”对象,并将七子派符号化为旧文学的负面典型,断开了白话文学与七子派、桐城派的联系,试图建构白话文学的体系。对于“正统”文学,陈独秀、胡适充满焦虑,并努力将七子派打造成“摹拟”“抄袭”的典型,以此获得口诛笔伐的合法性。这种策略性的成功使原来占主导地位的“正统”文学让位于白话文学,七子派在哀怨声中消失在了新文学的大合唱里。  相似文献   
83.
84.
85.
试析刘安冤案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陈广忠认为,史书所载刘安"谋反"案为冤案,刘安的自杀有其多方面、多层次的原因.  相似文献   
86.
袁宏道《与董思白》信,传递了《金瓶梅》抄本问世的第一个信息.《金瓶梅》的问世,震撼了晚明文坛.相继有王世贞、屠本竣、谢肇制、薛冈、冯梦龙、沈德符等著名文人作家评论传播《金瓶梅》,抄本在北京、麻城、诸城、金坛、苏州等地传抄.《与董思白》写于万历二十四年(1596),至今已411周年.晚明与《金瓶梅》有关文献,称此巨著为《金瓶梅》、《金瓶梅传》,无有称《金瓶梅词话》者,欣欣子序称"兰陵笑笑生作《金瓶梅传》".因此,有学者猜测原抄本曰《金瓶梅》,"词话"二字是书商刊印时加上去的.《幽怪诗谭·小引》称《金瓶梅词话》,在至今所见文献中,这是最早传递词话本的信息.  相似文献   
87.
子夏“贤贤易色”章承接上章,运用反讽质疑了孔子孝、悌的互文使用和文、质的轻重区分。子夏的观点是:孝、悌有内外之分而文、质应同时并重。随后的“君子不重则不威”章,孔子阐释了文、质的轻重关系,主张一种涵盖了孝、悌的忠信论,批评了子夏“吾必谓之”的修辞方式。  相似文献   
88.
89.
老话说,女人结婚、怀孕、坐月子的3个阶段就是“一天的公主,10个月的皇后,一个月的太后”。不难看出,产后的一个多月,是人们觉得女人“最幸福”的日子。正是因为大家都认识到坐月子对一个女人来说有多么重要,为了照顾好产妇和宝宝,在那关键的一个月里,很多家庭甚至全家上阵,四五口人在床前绕来绕去、忙个不停,生怕出了任何闪失。然而,女人在月子里的辛酸与委屈又有多少人能懂呢?  相似文献   
90.
正木子说她这辈子最悲催的事情就是遇到杨小年,最幸运的事情也是遇到杨小年。每逢木子抱着小小年,满脸怨妇的阴郁时,杨小年总会老调重弹,拨拉起被宝贝儿子小小年摔得磕掉油漆的破木吉他,清清嗓子,极度深情地唱:"时光它如此美妙,大榕树下的秋千,我看到天空蓝得澄澈,海边的贝壳啊,哦,日子却像流水一般和意义无缘。噢,木子让每一刻都意义非凡。我的木子,木子,木子……"而每当杨小年唱起这首写给自己的歌,一副痞子相地跪倒在地时,木子脸上早已笑靥如花。是啊,木子是中了杨小年营造的虚幻摇滚毒了,醒悟了才发现为时已晚,早已成了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