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225篇
  免费   191篇
  国内免费   60篇
管理学   543篇
劳动科学   32篇
民族学   178篇
人才学   117篇
人口学   15篇
丛书文集   1875篇
理论方法论   407篇
综合类   4610篇
社会学   665篇
统计学   34篇
  2024年   44篇
  2023年   230篇
  2022年   185篇
  2021年   249篇
  2020年   251篇
  2019年   215篇
  2018年   90篇
  2017年   171篇
  2016年   201篇
  2015年   342篇
  2014年   666篇
  2013年   459篇
  2012年   565篇
  2011年   626篇
  2010年   529篇
  2009年   527篇
  2008年   597篇
  2007年   441篇
  2006年   363篇
  2005年   269篇
  2004年   270篇
  2003年   216篇
  2002年   356篇
  2001年   351篇
  2000年   66篇
  1999年   59篇
  1998年   26篇
  1997年   28篇
  1996年   21篇
  1995年   20篇
  1994年   20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4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伊瓦·克鲁格(Ivar Kreuger)是世界上最伟大的骗子。如能活到今天,他同样能大展拳脚。  相似文献   
62.
在个体的生命历程中,童年因其短暂性和不定性往往受到忽视。本文通过对作家威拉·凯瑟的童年生活及其创作中的童年意象的分析,指出童年是自我主体的根基,成年是童年的延续。童年记忆不论是抚慰性还是创伤性的都在被主体反复书写或言说。它已经成为主体成长的内在动力源,是主体确立自我意识和实践自我价值的重要象征。  相似文献   
63.
文章通过文献整理并结合实地调查,对噶玛噶孜画派在甘孜藏区的传承与变迁进行了探讨。文章共分三个部分,其中,第一部分重点对噶玛噶孜画派在甘孜藏区的传承中心德格八邦寺的传承与变迁模式作了具体分析。第二部分探索了在当代条件下,噶玛噶孜画派在文化变迁过程中,传承关系的新变化和新发展。第三部分对噶玛噶孜画派在康区的传承中产生过极其重要作用的代表性传承人司徒.曲吉迥乃、通拉泽翁作了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64.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是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专业的核心课程,也是该专业中较难教与学的课程。在教学中必须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在讨论、活动中去解决问题,去学习,从中获得新知识。  相似文献   
65.
《隋书·经籍志》代表着我国目录学发展时期的研究成果。它开列出唐代以前流传于世的总书目,论述了图书与人类的关系,描写了我国图书事业曲折的发展历程,记载着四部分类法的创立经过。它的主体部分各有侧重点地介绍经、史、子、集四类图书。如儒家经典突出其功效性;各类史书强调其分类情况与史官必备的条件;诸子百家分析其学说特征以及优缺点;大多属于文学作品的专集、别集、总集则阐述其创作者应具备的才能。它是文史研究与图书管理人员必读的书目。  相似文献   
66.
以阐释学的"前理解"和"偏见"理论、接受美学家对阅读和读者"期待视野"的相关论点为依据,针对文学名著在重译过程中的误读和误译作深入比较研究,批评了以往‘误译即错误的翻译,的简单论调.以<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改革开放前、后两个阶段不同的译本为例,后来的重译本中也存在不少的误读与误译.误译分为语言学(微观)误译和文化(宏观)误译.语言学误译可能是由于拼写错误等导致的.文化误译又细分为有意误译和无意误译.拼写错误等无意误译都应该尽量避免.然而有意误译是可以原谅和接受的,是基于归化或异化的需要,是创造性叛逆.总之,误读、误译与重译相伴相生,是译者主体性的彰显.  相似文献   
67.
安静  王庆波  单丽 《职业时空》2008,4(6):33-34
教学、实践、实习一体化职业指导体系是以学生为本,以就业为导向,加强学生职业指导,提高其就业能力;加强实习基地建设,挖掘企业潜在就业能力,为企业输送高素质、专业对路的人才,以实现高校与实习单位双赢。一、大学生面临的就业形势需要创新高校职业指导体系  相似文献   
68.
于淼 《学术交流》2007,(5):183-184
“黑色幽默”文学,是上世纪60年代初期风行于美国文坛的一个文学流派。它之所以产生并盛行于当时的美国,有着极为深刻的社会根源: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特别是五、六十年代以来的美国社会,本身就是一个充满着黑色幽默的社会。面对不断恶化的各种社会矛盾,人们看到了社会的畸形与弊端,看到了所处的世界与自我的对立,于是,开始对“社会和谐与进步”的梦想及人类的“完美境界”的前景产生了质疑,对现存的社会道德准则和价值观念产生了根本性的怀疑,并对人类的处境和未来惶惶不安。存在主义哲学思想的传来,更使他们感到,只有人的自我存在才是唯一…  相似文献   
69.
作为内陆省份江西的近代基督教新教活动往往被各种基督教研究的专著所忽略.基督教新教的江西美以美会晚清传入江西后,发展迅速,1913年成立了江西美以美会布道年议会,1917年,布道年议会升级为年议会,辖区也不断扩大.江西美以美会采取了教、学、医三管齐下的传教策略,即教会为学校、医院提供经费,学校为教会、医院培养人才,医院为教会、学校扩大影响,三者相依相促,形成独具一格的宗教文化.这些举措在客观上促进了江西教育、医疗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70.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居环境强调建筑与人文、环境及科技的和谐统一,故应该积极推进生态建筑的发展.生态建筑,充分利用天然条件与人工手段创造良好的、富于生气的环境,控制和减少人类对于自然资源的消耗,体现在健康、节水、节地、节能、制污、循环利用,体现可持续发展原则,是当今世界建筑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趋势.它的形成与发展有深厚的社会思想基础和现实要求,同时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和误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