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4530篇 |
免费 | 762篇 |
国内免费 | 258篇 |
专业分类
管理学 | 4029篇 |
劳动科学 | 140篇 |
民族学 | 612篇 |
人才学 | 576篇 |
人口学 | 59篇 |
丛书文集 | 9369篇 |
理论方法论 | 1571篇 |
综合类 | 16802篇 |
社会学 | 1767篇 |
统计学 | 625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74篇 |
2023年 | 780篇 |
2022年 | 770篇 |
2021年 | 950篇 |
2020年 | 739篇 |
2019年 | 777篇 |
2018年 | 313篇 |
2017年 | 522篇 |
2016年 | 695篇 |
2015年 | 1043篇 |
2014年 | 2127篇 |
2013年 | 1786篇 |
2012年 | 2163篇 |
2011年 | 2441篇 |
2010年 | 2292篇 |
2009年 | 2386篇 |
2008年 | 3058篇 |
2007年 | 2247篇 |
2006年 | 1872篇 |
2005年 | 1647篇 |
2004年 | 1483篇 |
2003年 | 1255篇 |
2002年 | 1238篇 |
2001年 | 968篇 |
2000年 | 718篇 |
1999年 | 370篇 |
1998年 | 217篇 |
1997年 | 164篇 |
1996年 | 104篇 |
1995年 | 85篇 |
1994年 | 56篇 |
1993年 | 28篇 |
1992年 | 30篇 |
1991年 | 14篇 |
1990年 | 14篇 |
1989年 | 12篇 |
1988年 | 5篇 |
1987年 | 5篇 |
1985年 | 1篇 |
1957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31.
如果说.2003年法治进程的鲜明特点是民众的普遍参与,即由下而上、上下互动(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在民众的呼吁下.政府及时废除了收容遣送制度,那么2004年法治建设的突出特点就是自上而下.且主要在两条路线上推进:一是加强了对弱势群体权利的保护,二是对公权力制约呈普遍化态势。而对弱者权利的普遍保护和对政府权力的有效制约是法治社会形成的显性标志。我们则可以毫不迟疑地指出,这是一个正义价值正日益彰显的时代。2005年中国法治建设的明显特点是:突出正义在法治建设中的价值及其应有的地位。 相似文献
32.
33.
易小燕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29(10)
水族双歌作为水族人民在生产、生活中创作、演唱、传承的歌谣,蕴含着浓厚的生态伦理观念.一是意识到破坏自然环境会给人类带来灾难;肯定栽种树木、防止水土流失的行为;强调尊重自然、保护自然生态并进而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二是主张关爱动物,认为动物具有思想和情感,人应该与动物和谐共处;对于束缚动物自由、虐待动物的行为予以谴责.这种生态伦理意识,对于当下人们保护生态环境.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34.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实现共同理想和发展目标的内在动力,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和精髓,是在民族心理基础上的升华。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就必然要根据社会发展和时代的需要对民族心理进行优化。发扬优秀的民族传统心理品质并赋予新的时代内涵,同时摈弃不良的落后的民族心理糟粕。 相似文献
35.
文化对人的塑造表现为人的社会化过程。在不同的文化环境中,人的社会化将有不同的方式;在不同的文化熏陶下,人的社会化将有不同的取向;在不同的文化内涵中,人的社会化将有不同的内容。本文通过对后现代文化基本特征的初步分析,对中国当代青年学生社会化的基本内容和价值取向进行深入的探讨,以期引导青年学生走正确的社会化之路。 相似文献
36.
37.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当今世界和当代中国惟一不可超越的哲学。强烈的问题意识、批判的革命的本质、“改变世界”的实践精神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当代价值的集中体现。而理论自身的科学性和理论视野的开放性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当代价值的内在根据。实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代价值 ,不仅要正确解释文本 ,也要开展广泛的对话 ,但最要紧的是着眼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和发展。 相似文献
38.
斯密在《国富论》中以其独创的“看不见的手”的市场模型,成为经济学的开山始祖,以其“经济人”假设,开现代管理理论之先河,对后来的经济学和管理学产生了持久而深远的影响。然而,“经济人”假设却被人们理解为追求个人效益最大化的具有非道德特性的单面人,受到了后人的多方批判。这在一定程度上曲解了斯密的学说,更忽视了斯密市场模型在西方伦理精神变革中的积极意义。实际上,斯密市场模型是对启蒙时期伦理难题的市场化求解,他对于西方市场经济伦理的最终确立起到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9.
历史研究领域存在两大对立派别,历史决定论和历史非决定论。马克思主义主张唯物主义的历史决定论,波普主张历史非决定论。分析评价波普对历史决定论的批评,阐述真理和价值的辩证关系,有助于加深对历史决定论的理解。真理和价值是有区别的,对立的,但二者又是相互联系,相互统一的,从历史发展的原因———价值选择———结果机制能更清楚地理解真理和价值的辩证关系。 相似文献
40.
农民工的困境在精神层面主要表现为一种身份焦虑。即在一种特定的城乡二无结构社会里,农民工从乡村到城市的跋涉过程中身份的暧昧不清:他们追求城市人身份而不得,又无法回到农村的既定轨道,从而事实上不得不辗转徘徊于乡村伦理和城市法则之间。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