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6篇
  免费   5篇
管理学   50篇
民族学   2篇
人才学   10篇
丛书文集   28篇
理论方法论   23篇
综合类   55篇
社会学   40篇
统计学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5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5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6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21.
2008年结束之际,以色列唯一能确定的事几乎就是2009年将是国内政治不确定的一年,因为新年初就将大选,而产生一个稳定政府的希望很渺茫。还能确定的是:深思的以色列人对政治的不稳定越来越烦躁,有更多的人(不一定是不爱国的)将变得冷漠,选择脱离民主进程。  相似文献   
22.
1俄美大选引领世界"换届年"2012堪称世界"超级换届年",有5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这年换届。普京在3月4日的大选中获胜,俄罗斯开启"普京3.0时代"。奥巴马11月6日成功连任美国总统。  相似文献   
23.
备受关注的2008年台湾地方领导人选举即将拉开帷幕。各种民调显示,目前马英九处于暂时领跑,但多数分析家认为“这只是马英九先前优势的惯性,他有可能会倒在离成功最近的地方”。日前在台湾的英国商会邀请《伦敦金融时报》驻台北记者席佳琳作专题演说,席佳琳大胆预测,2008年民进党的苏贞昌等组合会打败国民党的马英九等组合。席佳琳在演讲中指出,“如果我对于两党初选结果的预测正确,下一次大选结果,还是和现在一样,国民党掌握‘立法院’,而民进党赢‘总统’。”  相似文献   
24.
丁钢 《领导文萃》2007,(11):171-173
2006年9月,瑞典举行了四年一度的大选,社民党失利,由四个政党组成的中右联盟获胜并组成新政府。可没想到,新内阁组建刚刚十几天,就有两位大臣引咎辞职。原因之一是两人犯了一个共同的错误,即多年前漏缴电视费的问题被媒体曝光。  相似文献   
25.
《福建社科情报》2006,(2):21-21,17
因应“三合一”选举的大败,台湾民进党的执政人事布局,到50天后的1月22日才算“尘埃落定”。当然仍由陈水扁在“总统府”领军决策,苏贞昌掌“行政院”,游锡垫任党主席,组成新的“三头马车”。一般认为,这是陈水扁、民进党为2008年“总统”选举确立的架构,届时民进党推出的候选人很可能就是“苏游配”。但在2008年5月之前,显然还是陈水扁“说了算”。  相似文献   
26.
野田佳彦1957年出生于千叶县船桥市,父亲是富山县一个农家里6兄弟中的老小,母亲是千叶县一个农家里11兄妹中的老小。1980年,野田毕业于早稻田大学政治经济系;1993年当选众议院议员;2011年8月29日,在民主党代表选举中被选为民主党代表;8月30日,在日本国会接受首相指名后,出任第95代日本内阁总理大臣。三岁半立志成为政治  相似文献   
27.
2012年11月7日,贝拉克·奥巴马获得了选举人团中332张选举人票,成功赢得了美国总统连任.在历届美国总统大选中,选民的支持对美国总统候选人的成功当选,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而作为影响民意的美国社会文化因素,如经济因素、文化精神、民族个性、社会价值观、大众传媒等多元要素,对美国选举人团制度和选举政治及主流民意,具有重要的构建作用和导向性影响.因此,美国政治的存在方式和选举政治的形成特点,与美利坚文化中包容的社会环境和精神实质有很大关联,并折射出多元开放的社会思维方式和民主化特点.  相似文献   
28.
“在人大中占有一席之地,为本利益集团说话”,成为如今贿选的原动力。然而,正当的竞争途径不畅,代表的权利得不到保护,不去追究“受贿人”的行为以及无人监督主席团失职行为等等,又从制度上为“贿选”开了绿灯  相似文献   
29.
林娅妮 《社区》2005,(3):22-23
近年来,随着城市基层民主自治的推进,越来越多的社区工作者需要通过广大选民的直接选举才能走上这个岗位。那么,竞选者如何与选民沟通、对话,从最大限度获取他们的支持呢?  相似文献   
30.
历经数十载的巴以和平进程步履艰难,正当人们从沙龙单边行动计划看到少许和平曙光之际,第二届巴勒斯坦立法委员会选举中哈马斯意外获胜,再次在中东引起轩然大波。面对艰难的国际国内形势,哈马斯政权开始“去哈马斯化”,巴、以双方虽然冲突难免,但和谈的大门并未锁死。中东和平,需要巴、以的利益协调和国际社会的积极推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