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488篇
  免费   123篇
  国内免费   38篇
管理学   1025篇
劳动科学   143篇
民族学   834篇
人才学   241篇
人口学   35篇
丛书文集   1173篇
理论方法论   295篇
综合类   2674篇
社会学   748篇
统计学   481篇
  2024年   37篇
  2023年   165篇
  2022年   201篇
  2021年   244篇
  2020年   210篇
  2019年   199篇
  2018年   65篇
  2017年   200篇
  2016年   267篇
  2015年   313篇
  2014年   748篇
  2013年   564篇
  2012年   662篇
  2011年   513篇
  2010年   474篇
  2009年   485篇
  2008年   738篇
  2007年   494篇
  2006年   261篇
  2005年   257篇
  2004年   143篇
  2003年   79篇
  2002年   101篇
  2001年   110篇
  2000年   80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6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31.
教育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的主要途径。回顾近十年来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研究的成果,发现它具有“三多三少”的特征。具体表现为:一是多强调正规教育(学校)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中具有重要作用,少谈非正规教育的作用;二是多强调普通教育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人才的培养,少强调职业教育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人才的培养;三是多讨论各级各类学校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实践,少谈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的评价。思考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研究现状,有利于充分发挥教育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中的功能,切实提高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的成效。  相似文献   
132.
封龙山作为“燕赵文化名山”,有着悠久的历史传承和厚重的文化底蕴。封龙山文化的形成首先与毗邻曾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特殊地理位置有关,其次是它对周边地区的广泛影响而形成了人才辈出群星璀璨的局面。封龙山作为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之一,为中华文明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并在以后封龙山文化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表现出了极大的包融性,其丰富的文化内涵体现于三个方面:科学与信仰相容、 佛教与道教双修、修德与崇礼共存。  相似文献   
133.
一个城市的景观环境建设应延续历史、立足当代、展望未来.安庆于2005年被批准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在多年的城市建设发展过程中,城市发展面临着社会、文化、生态、传承等问题.本文研究安庆城市景观文化现代传承、建设创新与可持续发展的新途径,从而达到保护城市历史风貌,增强城市文化气息,发扬古城景观文脉,提升城市文化品位,增强城市综合竞争力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4.
"秸秆扎刻"是以高粱秸秆为原材料、以手工方式扎制各种工艺品的民间艺术。2008年,河北省永清县"秸秆扎刻"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年,徐艳丰被确定为"秸秆扎刻"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在访谈中,徐艳丰讲述了自己痴迷扎刻、情系国家、历经艰辛、百折不挠的艺术人生。  相似文献   
135.
"气"是中国传统哲学的主干范畴之一,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着无限的学术生命力。方以智继承中国哲学的气论思维,同时融汇西方哲学的自然知识,以"气以运火""气动有火""气盈天下""天地一物"为核心要素,创立其"气火共构"的自然哲学。"气火共构"是兼容物质、精神于一体的多元有机范畴,建构在此种本体论基础上的自然哲学,是一种有别于西方哲学的独特的生命哲学。方以智"气火共构"思想既彰显了传统气论哲学的人文主义关怀,又提供了生命义理命题的自然哲学基础。  相似文献   
136.
贾文治《神农架探察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神农架探察报告》是民国32年(1943年)由房县县长贾文治根据当年神农架探察情况编撰的综合报告。由于这个报告未曾刊布,所见公开发表资料均为间接引用,错误尤多。本文校注者通过多年查寻,找到该文,正如专家所言,该文是已知最早的一部全面反映神农架的综合报告,包括人文、地理、气候、土壤、森林、农业以及开发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史料和科学价值,是研究神农架以及三峡地区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文献。  相似文献   
137.
赵光  吕永泉 《城市》2007,(12):73-75
天津建卫六百年以来.社会文化的演变经历了数个重要过程.每个过程对天津城市风貌的塑造都起到了不同的作用。纵观这六百多年的城市建设历史不难发现.天津城市文化及核心价值观体现在如下几方面:  相似文献   
138.
具身认知理论强调,认知是身体及身体活动方式在与环境相互作用中塑造和发展的。该理论对活动环境的建设提出了诉求,但当前学校在建设民族文化传承活动环境时,还面临物质环境形式化、制度环境边缘化和精神环境浅层化的离身困境,无法满足具身民族文化活动的建设需求。具身认知理论指出,活动主体需要与环境交互对话,并需要建设复合型具身环境,以增强民族文化传承效果。因此,学校在开展民族文化传承活动时,应优化民族性物质文化环境、建构规范性制度文化环境以及深度挖掘具身性精神文化环境。这是开展具身性民族文化传承活动、实现更有质量的民族文化传承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39.
中华传统文化是人类宝贵的文化遗产,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活水源头。传统音乐作为传统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有着独特的艺术形式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如何让传统音乐在当下活态传承并创新发展,本文通过梳理传统音乐融入专业音乐教育的历程,结合教学现状对传统音乐在专业音乐教育中的教学实践进行探讨,力求高校在传统音乐文化保护、传承和创新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并使之为构建中国音乐话语体系提供有力支撑。  相似文献   
140.
2016年,工匠精神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即引起社会各方面的强烈反响。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中也多次提到工匠精神。党的二十大上提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要加快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航天强国、交通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在新时代新征程中,弘扬工匠精神无疑已经成为社会共识。而工匠精神的传承和发扬必须要有一批杰出的工匠。高职院校承担着为党为国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重任,立足高职院校尤其是双高院校,概括工匠精神的时代内涵,挖掘传承和发扬工匠精神的重要意义,分析其传承和发扬中存在的中梗阻,探索贴近实际、顺应潮流、融合发展的路径已经成为双高院校实现内涵式发展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