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8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9篇
管理学   5篇
民族学   17篇
人才学   7篇
丛书文集   159篇
理论方法论   33篇
综合类   282篇
社会学   36篇
统计学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31篇
  2013年   37篇
  2012年   48篇
  2011年   34篇
  2010年   48篇
  2009年   40篇
  2008年   54篇
  2007年   34篇
  2006年   29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6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史密斯是生活在100年前的在中国的基督教传教士,他的《中国人的性格》一书影响很大,鲁迅先生也深受其影响。该书客观、准确地剖析了中国人的性格特点,尤其是对中国人性格的劣根性的批评一针见血,相信读者看了会受益匪浅。此处节取书中片断,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32.
福州基督新教美以美会创办的中文报纸《闽省会报》虽为地方性报刊,可它在晚清的福建乃至中国都具有相当的影响。《闽省会报》的生命力及其影响力主要源于它赋有特色的西学译介。这种使该报特立独行长盛不衰、并在福建近代翻译等领域起积极作用的译介值得研究。  相似文献   
33.
宋军令 《天府新论》2006,(3):113-116
明末历局的开设及其组织编译《崇祯历书》和引进西方天文仪器,使中国的天文学走上了与世界天文学共同发展的道路。西方传教士也借进入历局参与修历的机会,得以深入宫廷传教,并使明末天主教在华传播事业在“南京教案”之后重新振兴。  相似文献   
34.
西方传教士认识到要成功地推进基督教的传播,必须理解、尊重与适应中国文化,对基督教作出适应儒学、适应中国文化的必要的变通与调适,故提出了“孔子加耶稣”的传教策略,并从调和、会通基儒关系的角度对儒学进行诠释。传教士的儒学观作为一种来自异域文化的比较审视,对于我们体认儒学与中国文化的历史价值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5.
西方文献对拉卜楞社会文化的描述,是拉卜楞研究的一个尚待挖掘的重要资源。文章主要依据一手文献和田野调查,梳理了近代游访拉卜楞寺的西方旅行人物及其旅行进程和背景,挖掘了一些目前尚鲜为人知的旅行纪事,并对西方人的拉卜楞旅行文献做了归纳和综述。  相似文献   
36.
刘阳 《兰州学刊》2010,(7):189-192
晚期维新派的科技兴农思想主要有:创设农业机构,兴办农会,以主持农业改良;办农业教育、出版农学书刊,以传播农学知识;应用科学技术和新式农具、从事农业生产,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采用新式机器、加工农产品,以改进土货质量;引进、推广良种,以提高农产品的数量和质量。上述思想对近代中国农业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催生了上海农学会的诞生和《农学报》的刊行;推动了中国农业教育的勃兴和农学知识的传播;使一批外来物种得以在中国引进;促使中国农具开始向机械化、半机械化方向发展;推动了中国农业由经验农学向实验农学的转型。  相似文献   
37.
西餐刚到京城的时候要准确地说出西餐是何时进入北京的,已经很难了.据说,马可·波罗就曾在中国传授过西菜制法.明末,汤若望等外国传教士进入中国,除了带来"洋教"和现代科技以外,也让中国人看到了洋人是怎么吃的.囿于当时的条件,那些传教士也不可能烹出真正的法式大餐、意式大餐.他们只能入乡随俗,以中餐为主;或是在可能的条件下,稍做改良,以适合自己的口味.因此,他们对西餐在中国的传播,作用甚微.  相似文献   
38.
福音、医学与政治:近代中国的麻风救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明清以来中国各地就有隔离、救济麻风病人的传统,但为什么近代中国的麻风救治事业是传教士而不是中国人担当主要角色呢?文章从福音(传教)、医学和政治三个方面做了分析.传教士在中国的麻风救治,从一开始就有两个明确的目标:救人与救灵.中国传统中对待麻风病人也有消极的一面:即非科学的理解、冷漠、歧视甚至是残暴,导致传统慈善精神在麻风救治领域的缺失医学方面,传教士医生能追踪到当时最先进的药品和治疗理念,而中国传统医学在处理麻风病方面无能为力.政治方面,中国基督徒精英认识到麻风救治中的主权问题,组织了中华麻疯救济会,并极力推动国家承担救治麻风的责任,但国民政府在内忧外患、政经交困的局势下根本无心也无力去谋划这一事业.  相似文献   
39.
美国对华传教工作始于1829年.美国来华传教士雅裨理和卫三畏分别于1830年与1833年来华.鸦片战争之前,由于清政府严格限制对外交往,来华传教士的活动范围受到限制,因此他们对中国的理解是比较肤浅的.在他们眼中,中国是个奇风异俗盛行的异教国度,是个等待西方"先进"文明与宗教拯救的民族.他们用文字记录了来华美国人对中国的最初印象,这些印象也成为此后美国人中国观的最初依据.  相似文献   
40.
本文以福州英华书院为个案,探讨近代西方来华传教士对教会学校是否应实行中英双语教育模式和英文教学所开展的激烈争论.从争论中可以看到双语教育在实践中并非一帆风顺,也反映了传教士在传教方针方面持有不同意见.历史证明,双语教育符合中国社会需要,培育了一批优秀的毕业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