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521篇 |
免费 | 12篇 |
国内免费 | 9篇 |
专业分类
管理学 | 5篇 |
民族学 | 18篇 |
人才学 | 7篇 |
丛书文集 | 159篇 |
理论方法论 | 33篇 |
综合类 | 283篇 |
社会学 | 36篇 |
统计学 | 1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篇 |
2023年 | 1篇 |
2022年 | 4篇 |
2021年 | 7篇 |
2020年 | 1篇 |
2019年 | 4篇 |
2018年 | 7篇 |
2017年 | 14篇 |
2016年 | 4篇 |
2015年 | 17篇 |
2014年 | 31篇 |
2013年 | 37篇 |
2012年 | 48篇 |
2011年 | 34篇 |
2010年 | 48篇 |
2009年 | 42篇 |
2008年 | 54篇 |
2007年 | 34篇 |
2006年 | 29篇 |
2005年 | 23篇 |
2004年 | 22篇 |
2003年 | 18篇 |
2002年 | 13篇 |
2001年 | 16篇 |
2000年 | 14篇 |
1999年 | 6篇 |
1998年 | 4篇 |
1997年 | 6篇 |
1995年 | 1篇 |
1993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5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中国的社会工作诞生于何时?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看法.有的学者认为,近代中国社会工作的起始时间应该是北京社会实进会成立,即1912年;有的学者则认为,1922年燕京大学社会学系的成立,标志着社会工作在中国的发韧.但无论是北京社会实进会的成立,还是燕京大学社会学系的成立,都离不开一个关键人物:约翰·步济时(John Stewart Burgess,1883~1949).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步济时这个名字略显陌生,但在中国的社会工作界和社会学界,这个名字却格外引人瞩目,因为他在引入西方社会工作和社会学方面曾作出卓越的贡献. 相似文献
82.
毛泽东1930年5月作寻乌调查的住址,原是美国耶稣教传教士兼医生雪莱·鲍斯费尔德(Snow-down Bousefied)的住宅和医院所在地。 相似文献
83.
84.
郑梦娟 《江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8,27(3):102-107
实践的需要和理论的沃土是促成19世纪上半叶西方汉语语法研究快速发展的重要因素。19世纪中国的衰弱、自闭,与西方殖民势力的强劲发展形成鲜明的对比。国际社会的巨变、中西交流的增多,对西方开展汉语教学实践和理论研究提出了迫切要求。同时,西方汉学和语言学的发展,为西方汉语语法研究和教学研究提供了必要的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85.
姚斌 《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3(3):77-79
美国对华传教工作始于1829年.美国来华传教士雅裨理和卫三畏分别于1830年与1833年来华.鸦片战争之前,由于清政府严格限制对外交往,来华传教士的活动范围受到限制,因此他们对中国的理解是比较肤浅的.在他们眼中,中国是个奇风异俗盛行的异教国度,是个等待西方先进文明与宗教拯救的民族.他们用文字记录了来华美国人对中国的最初印象,这些印象也成为此后美国人中国观的最初依据. 相似文献
86.
臧宇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0(1):50-53
明末清初来华的天主教传教士在对华交往中多使用中文名,中文的相关著述中也多以其汉名指称他们.然而此类中文名绝非简单的人名音译,而是依据一定的规律构成的.其构成受到了中国不同方言的影响,并且体现了一定的历史传承性.在传教士的在华活动中,中文名使他们更好地为中国所认识和接受.传教士中文名既是中西文化交流的产物,也是不同文化融合的见证,它们如化石一般,保存着一定的历史、文化信息,对我们研究当年的中西文化交流状况,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7.
88.
福音、医学与政治:近代中国的麻风救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家峰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48(4)
明清以来中国各地就有隔离、救济麻风病人的传统,但为什么近代中国的麻风救治事业是传教士而不是中国人担当主要角色呢?文章从福音(传教)、医学和政治三个方面做了分析.传教士在中国的麻风救治,从一开始就有两个明确的目标:救人与救灵.中国传统中对待麻风病人也有消极的一面:即非科学的理解、冷漠、歧视甚至是残暴,导致传统慈善精神在麻风救治领域的缺失医学方面,传教士医生能追踪到当时最先进的药品和治疗理念,而中国传统医学在处理麻风病方面无能为力.政治方面,中国基督徒精英认识到麻风救治中的主权问题,组织了中华麻疯救济会,并极力推动国家承担救治麻风的责任,但国民政府在内忧外患、政经交困的局势下根本无心也无力去谋划这一事业. 相似文献
89.
商人、传教士与西方"中国学"的转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义雄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45(6):48-55
从1820年代起,来华英美新教传教士和商人通过他们在中国创办或支持的出版媒介和他们的著作,批判并否定在此之前以耶稣会士为主的天主教传教士对中国的认识与研究.他们认为中国文明是一种停止的、没有历史的文明;中国的民族特性是由排外、迷信和其他恶劣品质构成的;中国法律和司法制度则是以残忍、腐败为特征的,而这又与中国传统的政治制度密切相关.在这些观念的影响下,西方关于中国的研究和著述越来越多地展现中国的负面形象. 相似文献
90.
近代来粤医学传教士将西方的结石治疗术传入广东,他们对广东泌尿系结石病的病因、流行分布及成分等做了详细研究,并在长期治疗中不断总结经验,改进手术方法,改良手术器械,推动了医学的发展。另一方面,传教士通过使用这种优于中医的独门技术来彰显西医的先进性,欲使民众更加信服西医及其背后的基督教文化。他们带来了新的技术,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中国医学的现代化。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