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697篇
  免费   563篇
  国内免费   164篇
管理学   1090篇
劳动科学   86篇
民族学   200篇
人才学   158篇
人口学   52篇
丛书文集   5112篇
理论方法论   1144篇
综合类   8678篇
社会学   798篇
统计学   106篇
  2024年   103篇
  2023年   392篇
  2022年   382篇
  2021年   520篇
  2020年   447篇
  2019年   469篇
  2018年   207篇
  2017年   386篇
  2016年   444篇
  2015年   702篇
  2014年   1197篇
  2013年   988篇
  2012年   1213篇
  2011年   1259篇
  2010年   1178篇
  2009年   1111篇
  2008年   1273篇
  2007年   1045篇
  2006年   915篇
  2005年   754篇
  2004年   613篇
  2003年   504篇
  2002年   419篇
  2001年   350篇
  2000年   258篇
  1999年   116篇
  1998年   66篇
  1997年   40篇
  1996年   29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当今生态环境问题日益显性化、全球化,已极大地打乱了人与自然的均衡。在人与自然关系问题上,儒家看到了人与自然环境之间、自然界的种种生物之间是一种和谐共生的关系,因而主张尊重自然规律",仁"不仅是爱人,而且还要爱物。处于危机之中的人类可以从古老的传统文化中吸取必要的生态智慧思想,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从而为人类社会的延续寻找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42.
《社会工作》2008,(1):52-54
模拟试题 一、何谓调查研究法(survey research method)?并试述其资料搜集方法有哪些及其各自的优缺点为何?二、未来社会工作会遭遇到的伦理议题有哪些?面对这些伦理议题的问题,应如何加强社会工作伦理教育?三、请问Gosta Esping--Andersen所提出的福利资本主义的三个世界是哪三个模型?各自的重点为何?  相似文献   
43.
赫丽萍 《理论界》2004,(1):68-69
目前我国的环境问题十分严重,其主要原因之一是人们缺乏环境伦理道德观念而造成的人为破坏。文章阐述了环境道德的由来,并对当前我国存在的种种环境道德失范现象及其产生原因进行了分析,同时提出加强环境道德建设的对策构想。  相似文献   
44.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政治伦理意义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政治伦理及其规范对社会政治关系及其派生关系中"善"与"恶"的认知、建立,政治伦理及其规范内含的制度伦理意义、"实践精神",以及我们党加强政治伦理建设的自觉意识和对政治主体、政治行为者的引导、内化和约束作用,对于当前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5.
面对新闻界近几年出现的种种道德失范现象,人们在忧虑、困惑的同时,大多从新闻道德规范化、制度化方面提出了种种方案和对策.其实,媒介道德建设只靠道德规范的完善与落实是不够的,还要靠记者个体德性的养成及在道德实践中的自觉,只有逐步实现规范和德性的双重到位,才能摆脱媒介伦理的困境.而中国传统的记者德性伦理所提倡的公平正直、责任意识、维护真实刚毅不屈、坚持真理始终不渝、独立不倚、诚实、勤勉、廉洁、纯洁等种种品德,有助于我们认识记者的德性培养在新闻道德建设中的重要作用:既可以促进当今新闻道德规范的充实与改进,还可以为当代记者的德性修养提供一定的参照.  相似文献   
46.
经济增长极限的仍然存在,说明任何一具体的经济增长率都是通向极限的阶梯。代际关系上的经济增长率的合理性过份依赖于技术乐观主义,人与自然关系中的经济增长率的合理性只是形而上的玄想,代内关系的经济增长率的合理性只能衍生于单一的效率价值取向。这说明合理的经济增长率在经济伦理的应有视角里是虚幻的。人类必须在人口、科技、经济、政治和社会等制度结构方面建立起与可持续发展和生态文明相适应的经济伦理观。  相似文献   
47.
48.
2 0世纪对 2 1世纪的潜在性塑造 ,集中表现人的生存的实利主义化。实利主义泛滥是与”哲学的终结”相呼应的 :哲学孕育和滋养了实利主义的普世化 ,实利主义又反过来把哲学逼向了自我终结的边缘状态。人类哲学之最终倒向实利主义的怀抱并成为实利主义的牺牲品 ,在于哲学自身的无限度性。从终极意义讲 ,无限度论哲学思想促进了实利主义的反自然、反人类、反道德方向。要使人类重归道德生活的道路 ,必须在无限度论哲学终结之处重建限度论哲学思想 ,并以此为精神基础 ,创建起促进人类普遍地道德生活的规则道德。致力于规则道德建设道路的开辟 ,则是 2 1世纪人类普世性公正伦理全面探索的开始。  相似文献   
49.
蒋晶  王琳 《天府新论》2004,(Z2):232-233
五四时期文化的巨大变迁,新质与旧质的交替更迭,让乡土作家陷入了理智与情感的两难一方面,他们作为时代的启蒙者,肩负着理性评判乡土的使命;另一方面,受乡情的羁绊,他们冷峻的批判笔调下又时常透露出绵绵暖意、浓浓乡思.  相似文献   
5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