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1篇
丛书文集   6篇
理论方法论   3篇
综合类   12篇
社会学   1篇
统计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8年   5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1.
符码理论是伯恩斯坦的重要思想,为解释西方学生学业成败和教育不平等提供了一个崭新的分析框架.核心问题是:学校如何成为阶级再制的场域,符码、阶级和权力三者存在何种关系?以往研究认为学校教育是达成阶级平等流动的重要途径.然而,伯恩斯坦却发现:在资本主义制度下,由于符码背后蕴藏权力分配与社会控制原则,导致了教育不平等.学生来自不同阶层,言说符码有差异,造成学习起点明显差别.出身不利家庭的学生并未因学校教育而改善其学业成就不利现象,反而随着时间的增加,与中、上阶层学生之间的差距扩大.因为国家的课程都是精致型编码,饱含中产阶级语言特点,因此,中产阶级学生在学校教育中容易成功,而劳工阶级学生容易失败,现代市民社会的兴起也许是改变这一弊病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2.
本着“符码是文化再制的内在机制”而非“外在权力关系的转播站”的观点,伯恩斯坦建构了一个新的分析工具——“符码”来探讨西方教育不平等的深层逻辑。他认为西方学校教育并不能有效推动社会阶层流动及改善个人地位的主要原因是:西方学校教育是社会阶级再制的工具,优势阶级通过“符码权力”进行控制,造成劳工阶级孩子在学校中处于不利位置的事实。为了实现教育符码相对“自主性”,教育系统应在符码控制领域提供及再制批判的资源,当教育再脉络化领域具有某种程度自主性时,其产生的论述能够阻碍官方符码教育论述的支配程度,市民社会的兴起在实现“自主性”方面也值得期待。  相似文献   
13.
英国社会学家伯恩斯坦于20世纪中后期提出符码理论,试图用各种类型的符码来分析阶层文化差异和文化再生产现象。符码理论对于少数民族教育中语言使用问题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民族语言的"局限符码化"和社会阶层之间的"文化错位"能够给这一问题的研究提供一种新的分析框架。  相似文献   
14.
本着"苻码是文化再制的内在机制",而非"外在权力关系的转播站"的观点.伯恩斯坦建构了一个新的分析工具--"符码"来探讨西方教育不平等的深层逻辑.为了实现教育符码相对"自主性".教育系统应在符码控制领域提供及再制批判的资源,当教育再脉络化领域具有某种程度自主性时,其产生的论述能够阻碍官方符码教育论述的支配程度.市民社会的兴起在实现"自主性"方面也值得期待.  相似文献   
15.
胡雪龙 《社会》2023,43(2):184-209
“知识是一种社会建构”命题是涂尔干研究人类总体知识的落脚点,也是伯恩斯坦理解教育知识的社会性质的起点。本文试图重新理解涂尔干这一重要却不断被误解的命题,从“圣俗二分假想”入手,还原涂尔干知识社会学背后的问题意识,并呈现伯恩斯坦对圣俗二分的思考。研究发现,伯恩斯坦一方面继承和推进了涂尔干对知识及其社会基础的思考,从双重社会性假设出发阐释了教育知识的分类原则,另一方面也阐明了圣俗二分所蕴含的教育解放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6.
"911事件"对当代美国的政治、经济、文学、艺术等领域造成了巨大冲击,以纽约诗人群体为代表的作家们最早对这场灾难作出了回应。美国语言诗派领袖查尔斯·伯恩斯坦创作长诗《来自自由路的报告》,反思了911事件这场灾难蕴含的美式价值观的矛盾与冲突;他在描述恐怖袭击给美国人民带来的巨大灾难的同时,也把批判的矛头指向了"传奇奢华"的美式价值观,从美国国内现状及历史角度思考恐怖主义和不同价值观造成的冲突。  相似文献   
17.
作为一种现代化的资金组织形式,股份制有自己演化的规律。而人们对这种规律的发现和揭示,又与股份制发育程度及其规律展示的程度有关。生活在股份制发育水平较高地方的进步者所提“股份制中性论”和“股份制社会主义”理论,对于今日中国大中型国企的改革而言,应当说是很有借鉴价值的。以前,由于种种原因,我们对国外特别是西方发达国家进步学者的这种理论成果借鉴不够,往往仅以列宁《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以下简称《帝国主义论》)一书为据,对之否定过多。本文主旨,便在于以邓小平理论和十五大精神为准绳,矫正这种传统的思维定势  相似文献   
18.
本着“符码是文化再制的内在机制”,而非“外在权力关系的转播站”的观点,伯恩斯坦建构了一个新的分析工具——“符码”来探讨西方教育不平等的深层逻辑。为了实现教育符码相对“自主性”,教育系统应在符码控制领域提供及再制批判的资源,当教育再脉络化领域具有某种程度自主性时,其产生的论述能够阻碍官方符码教育论述的支配程度.市民社会的兴起在实现“自主性”方面也值得期待。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在其政治经济学著作中,运用理论抽象的方法对当时社会结构的三个组成部分——资本家、工人、地主进行了深刻的分析。运用这种分析方法,马克思准确地看到资本主义社会两极分化的趋势。与此同时,马克思还采用了另一种具体的阶级分析方法:阶级构成论。资本主义在1870年代的变化,使得中产阶级不仅没有随着资本的集中、社会形成两极对抗而从社会阶级阶梯中消失,反而随着无产阶级人数的减少而日益壮大,成为社会中的重要力量。在晚年的著作中,马克思运用"阶级构成"分析方法分析了这一中间阶级的构成状况。社会民主党理论家伯恩斯坦依据恩格斯晚年对社会结构新变化的分析,提出了新中间阶级的理论,以此作为民主斗争政策的理论依据。欧洲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民主党之所以提出"第三条道路"的理论与策略,与其现实社会中"阶级构成"的这种变化以及伯恩斯坦的中产阶级理论都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伯恩斯坦的社会教育学把语言作为核心要素,在社会学的视野下研究语码、文化再制、教育话语建构等社会问题,形成了一整套社会教育学解释理论。国外对其研究的一支重要力量是以韩礼德为代表的系统功能语言学派。本文简要回顾Halliday和Hasan对伯恩斯坦语码理论的研究,并尝试挖掘两者对话的理论基础和实践,解析功能语言学视角下的语码的本质和含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