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360篇
  免费   346篇
  国内免费   156篇
管理学   2639篇
劳动科学   160篇
民族学   428篇
人才学   1166篇
人口学   86篇
丛书文集   3317篇
理论方法论   719篇
综合类   9121篇
社会学   2775篇
统计学   1451篇
  2024年   130篇
  2023年   272篇
  2022年   293篇
  2021年   466篇
  2020年   370篇
  2019年   553篇
  2018年   166篇
  2017年   349篇
  2016年   511篇
  2015年   806篇
  2014年   1587篇
  2013年   1376篇
  2012年   1456篇
  2011年   1635篇
  2010年   1623篇
  2009年   1800篇
  2008年   1753篇
  2007年   1135篇
  2006年   946篇
  2005年   882篇
  2004年   717篇
  2003年   708篇
  2002年   592篇
  2001年   614篇
  2000年   502篇
  1999年   224篇
  1998年   91篇
  1997年   67篇
  1996年   67篇
  1995年   56篇
  1994年   37篇
  1993年   20篇
  1992年   21篇
  1991年   17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51.
在线商品浏览购买转化率是平台商最为看重的指标.为此,在线商家非常重视规划选择商品、优化选择体验、促进选择决策、防止选择过载效应.在线商品选择过载效应是市场营销与电子商务领域重要的研究问题.研究一通过行为学实验与仿真方法,研究了选择集特征导致选择过载效应变化的规律;研究二通过行为学实验,研究了消费者调节定向在其中的作用.研究发现:1)在线商品选择集的理想程度与选项数目改变所导致的选择过载效应变化规律.在线选择集增多选项时,会在非理想选择集中产生选择过载效应,造成选择难度变大、选择放弃意愿上升、选择放弃概率提高;相对理想选择集的选择过载效应不明显;2)消费者调节定向在在线选择过载效应发生过程中具有调节效应.将选择过载效应的研究拓展到线上可以指导在线商家针对商品集的特征与消费者特性制定营销策略,降低选择过载效应,提高浏览购买转化率.  相似文献   
952.
死亡凸显成为一种常态,由此引发消费者的死亡焦虑和恐惧,生命意义受到破坏会促使消费者寻求有效的缓解方式。然而,已有研究多聚焦在消费者以具体的产品或者品牌为主的物质补偿消费,未能关注到死亡凸显情景下消费者的感官补偿行为。通过梳理死亡凸显和感官营销(听觉)的相关研究,借助概念隐喻理论和意义感维持模型,构建死亡凸显对声音频率偏好的研究模型,提出经历死亡凸显的消费者更加偏好高音频声音。使用3个实验研究进行验证,所有实验均采用情景操控和组间实验设计,运用Spss进行方差分析和bootstrap中介效应分析,重点探索死亡凸显对高音频声音偏好的影响,并检验意义寻求的中介作用和自我肯定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表明,经历死亡凸显的消费者更加偏好高音频声音,意义寻求在死亡凸显对高音频声音偏好的影响中起中介作用,这种效应受到自我肯定的调节,当经历了自我肯定之后,死亡凸显情景下的消费者获得了意义补偿和体验,对高音频声音的偏好会减弱。研究结果揭示了死亡凸显对声音频率的选择偏好问题,为死亡凸显情景下的消费补偿行为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从整体视角概括了消费者缓解死亡焦虑的最终动机,即获取生命意义。研究结果对后续死亡恐惧管理...  相似文献   
953.
消费的发展必然伴随着消费文化的发展,而包装设计作为一种文化创造性活动,是消费文化在生活领域的渗透。立足于消费心理的基本要求,分别从多元化、绿色化、个性化以及地域化这四个方面展开论述消费文化的当代特征,同时以包装设计为基点,从风格的多元化、设计思维的创新化、材料的可持续化和设计内涵的民族化这四个角度进行详实的分析,总结出二者之间的各要素是相互影响相互联系的,并以此挖掘出其内在的价值。  相似文献   
954.
两型社会建设不是一种简单的社会改革试点,也不是一种社会管理模式的创新,更不是单纯的经济发展方式的变更,而是一场关乎中国未来发展成败的深刻变革.这场变革不只需要创新机制体制,更需要更新指导理念,使两型社会建设成为一种新的人类存在方式、社会发展方式和个人生活方式,这种核心价值理念就是正义.在两型社会的构建中,正义内涵集中表现为:生态正义、消费正义和代际正义.  相似文献   
955.
消费伦理研究的困境在于其"范式危机",因之,实现消费伦理研究的创新与突破,需要研究范式的高度自觉,需要保持消费伦理研究的理想范式、问题范式和实践范式等三重范式之间的必要紧张和有机整合。唯此,才能厘清消费的道德本质,破除消费迷思,找到实现消费伦理模式的时代转型的可能路径。  相似文献   
956.
摘要(Abstract):借助AIDS模型进行消费弹性分析,得出山西城镇居民消费的种类中蛋类、菜类、干鲜瓜果和奶及奶制品有较小的补偿的自价格弹性,而水产品、烟草和外出就餐补偿的自价格弹性较大;粮食、油脂、肉类、蛋类、水产品类的支出弹性很小,相对来说,菜类、奶及奶制品的支出弹性较大。目前,城镇居民外出就餐支出及其占食品总支出的比例增长迅速,将城镇居民外出就餐也纳入到AIDS消费系统,通过交叉价格弹性,分析得出:城镇居民外出就餐时的食品消费内容有油脂、肉及肉制品、水产品、菜类、烟草、干鲜瓜果、奶及其制品。  相似文献   
957.
实现对外经贸发展水平的进一步提升,是北京市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方向.利用1986-2012年北京市出口需求与消费、投资需求的相关数据,通过VAR模型探讨了出口需求变化与内需变化之间的因果关系,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实证模型估算其影响效应.结果表明:北京市出口需求变化影响内需增长,主要表现为出口需求的变化影响居民最终消费需求,出口需求每增加1%,居民最终消费支出水平提高0.029 8%;另外,汇率、对外开放政策对于北京市内需的扩大有积极正向的影响.最后,文章探索了调整出口需求和扩大内需的有效方式,为北京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提供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58.
中国经济持续30余年的高速增长以及2010年以来增速下降的问题,是近年来国内外经济学界热议的话题之一。依据工业化生产供需关系、市场饱和与经济增长间的基本关系,工业化生产方式拥有极强的快速扩张能力,中国改革开放之后工业化的快速发展以及从人口、消费和市场获得的巨大红利,共同推动了经济的高速增长,但工业化生产面对的社会需求总是相对有限的,最后总要面临市场(相对)饱和问题,从而导致经济增长速度下降,甚至会转入中低速增长状态。中国经济目前就已进入市场(相对)饱和所导致的增速下降阶段,未来中国经济的增长动力将主要依靠消费升级和技术创新。  相似文献   
959.
消费贷款是促进家庭消费、拉动国内需求的重要手段。本文基于我国城市家庭消费金融调查数据,采用稳健标准差加权OLS方法和Quantile回归方法,实证分析房贷和短期消费贷款对家庭消费的异质性影响。结果表明:房贷和短期消费贷款对家庭消费均具有正向效应,但短期消费贷款对家庭消费的促进作用更加明显;消费贷款对家庭消费的影响在不同分位上存在异质性,短期消费贷款对家庭消费的影响在各个分位上均存在,房贷对家庭消费的影响仅在50%以上分位上存在;短期消费贷款对家庭各类消费均具有不同程度的正向影响,房贷仅对家用设备类、家居类和交通类消费有正向影响,对食品类、通讯类、医疗类和文化娱乐类消费的影响不明显。本文可为消费贷款政策的制定提供学术参考。  相似文献   
960.
为考察高校体育社团社会责任对社团成员组织公民行为的影响,以及心理契约和组织认同在它们之间的多重中介作用,采用问卷法对高校体育社团成员进行调查的结果发现:高校体育社团社会责任能够正向预测组织公民行为,心理契约与组织认同在社会责任与组织公民行为中间起中介作用。高校体育社团社会责任通过4条路径影响组织公民行为:直接作用,心理契约、组织认同的中介作用,心理契约和组织认同的序列中介作用。构建的多重中介模型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高校体育社团社会责任对社团成员组织公民行为的影响机制。研究结果表明,高校体育社团重视社会责任有助于提高社团成员心理契约和组织认同,进而提高社团成员组织公民行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