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6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管理学   3篇
劳动科学   1篇
民族学   13篇
人才学   1篇
丛书文集   17篇
理论方法论   10篇
综合类   36篇
社会学   8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4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晓伟 《今日辽宁》2012,(3):85-86
效圣寺位于岫岩城南22公里杨家堡镇松树秧村卧鹿山羊角峰下,俗称"老古庙",是辽宁省现存惟一大型石构古代庙宇。整个石庙建筑可谓"石庙房、石佛像、石钟楼、石围墙",令人叹为观止。相传,效圣寺始建于唐,正殿三间,除门窗外,其余全部由石料雕制,卯榫插接而成。室内石柱四根,高2.6米,粗1.1米。石庙东西  相似文献   
42.
袁凯铮 《中国藏学》2012,(3):175-185
藏族工匠制作铜佛像采用的仍是传统的沙范铸造法,而尼泊尔工匠中普遍采用的失蜡铸造法在西藏地区却极少发现.沙范铸造法和失蜡法铸造法,在实际运用时有各自的局限条件.这种局限反映在西藏、尼泊尔地区整体铸造铜佛像时存在尺寸上的限制.造成失蜡法在西藏未曾被普遍采用的原因不是原料供应的问题,而是失蜡法本身的生产效率低下和西藏地区缺乏炉窑加热条件所致.通过西藏地区传统铸造工艺的存在状况推测,中国历史上铸造工艺的进化有可能是沙范法、失蜡法、陶范法这样一种顺序.  相似文献   
43.
部分学者从文献出发,提出汉代西南丝绸之路即指“蜀-身毒道”的认识存在较大误区。通过分析西南地区有翼石兽和早期佛像遗存的时空分布及造像风格,发现有翼兽造型艺术应是由岷江上游文化通道传入,早期佛像很可能由多条路径输入。此两类重要的考古学材料,说明汉代西南丝绸之路应是数道并存,由岷江上游地区连接的陆上丝绸之路是汉代西南地区对外交流的重要通道。  相似文献   
44.
45.
佛像背光,包括头光及身光,从不单独出现,与佛像艺术同产生于古代印度,起初并无装饰,多为素面呈现,后出现了连弧纹、莲花纹、锯齿纹等.公元前1世纪左右,佛教及佛教艺术经丝绸之路传播至西域,即今新疆地区,随后一路传至敦煌莫高窟,此时佛像背光在承袭古代印度、西域早期装饰纹样的基础上,结合了许多新的造型元素及装饰纹样,演变出各式复杂、纷繁富丽的模式,其中以火焰纹最为注目.文章以莫高窟北朝时期为切入点,探究其佛像背光装饰纹样的特征,梳理佛像背光的演变历程并追溯其源.  相似文献   
46.
作为西藏传统文化的感性显现,西藏佛像绘画艺术在长久的发展历程中,受外来文化因素,特别是本民族传统文化理念的交错影响,佛像绘制在一个基本的层面上形成了神圣性、规范性、象征性和装饰性等文化特性,本文力图从文化人类学的角度对这些文化特性的成因和具体形态作一全面剖析。  相似文献   
47.
48.
阿育王像是阿育王造释迦牟尼佛像的略称.在中国东晋、南北朝至隋代的中国帝王、僧侣阶层和信众中有特别的信仰和崇奉.据记载,中国出现阿育王像的时间最早可以推溯到东晋时期.目前,国内出土的阿育王像实例只发现于成都地区.从文献的记载看成都地区出现阿育王像的时间似亦可推溯到东晋时期.成都地区出土的形制古朴的阿育王像与同时期的其它佛像有着显著的不同,这些特征可以一直追溯到犍陀罗地区创始期的佛像.除文献记载外,在石窟中也有一些实例的发现.龙门石窟西山中段唐字洞西壁的上层,有唐代净福寺比丘尼净命造一龛阿育王像,敦煌莫高窟323窟像即为阿育王像.四川巴中南龛摩崖造像中,亦有一尊相似的造像,此像定名为阿育王像似更为准确.  相似文献   
49.
日本最早的佛教说话集《日本灵异记》的编撰受到了中国文学的影响。这种影响不仅限于内容方面,还体现在故事类型、故事情节、文学表现手法等方面。关于该问题的研究考证对于更加清晰地了解中日文学之间的关系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0.
很早就想去甘肃的拉卜楞寺。经朋友介绍得知,拉卜楞寺在正月十三晒大佛,我抱着赶热闹的心思于正月十二晚连忙从北京飞到兰州,让人连夜从机场接走,一直送到临夏。 第二天一早从临夏又飞奔夏河。路上看到许多步行的藏民,正在赶往拉卜楞寺,参加法会活动。用徒步行走来朝拜大佛与我用飞机、汽车来朝拜明显存在着一种速度的差别,但有句话叫“欲速则不达”,似乎说明:速度越快,高佛越远。 我和一些藏民一样,守在存放大佛唐卡的大殿前,据说所晒的大佛就是从这里被请出的。随着时间的临近,一些藏民在整理着自己的节日盛装,并帮助孩子重新系腰带,还在大殿前的石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