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546篇
  免费   198篇
  国内免费   46篇
管理学   1391篇
劳动科学   74篇
民族学   251篇
人才学   310篇
人口学   27篇
丛书文集   2301篇
理论方法论   600篇
综合类   5210篇
社会学   1526篇
统计学   100篇
  2024年   20篇
  2023年   75篇
  2022年   77篇
  2021年   101篇
  2020年   114篇
  2019年   117篇
  2018年   49篇
  2017年   114篇
  2016年   205篇
  2015年   278篇
  2014年   904篇
  2013年   811篇
  2012年   786篇
  2011年   837篇
  2010年   948篇
  2009年   799篇
  2008年   1951篇
  2007年   1160篇
  2006年   552篇
  2005年   499篇
  2004年   320篇
  2003年   243篇
  2002年   216篇
  2001年   215篇
  2000年   143篇
  1999年   77篇
  1998年   57篇
  1997年   32篇
  1996年   25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音乐实践包括音乐创作、音乐表演、音乐欣赏三个环节。词曲原创者的创 作为“一度创作”,演唱者对作品的艺术表演过程为“二度创作”。要使声乐作品的魅力得 到充分展现,还需表演者深刻体会作品的意境,深入挖掘作品的含意,全面掌握歌曲的风格 ,准确把握情感基调。  相似文献   
72.
读者·作品·召唤结构--关于多维文学接受的一种构想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艾布拉姆斯的文学批评四要素中,“读者”是最后一个进入研究领域的。注重读者创造性的文学接受过程事实上涉及到接受主体的一切方面,并通过作品的阅读评价曲折地反映出来。受伊瑟尔认为作品是一种“召唤结构”式的存在启发,我们提出读者也是一个具有特定含义的“召唤结构”,并主要通过心理学和哲学解释学的方法为文学接受过程的复杂性和多维性做出一个尽可能清晰的理论描述,使文学解释获得一个相对稳定和可靠的立足点,进而对读者的接受心态起到一个预先调节的作用。  相似文献   
73.
对联往事     
姚涤新 《老年人》2005,(9):17-17
我读书不多,不知天高地厚,竟然学起了作对联。在一次又一次地惹祸之后,心里就像打翻了五味瓶,酸、甜、咸、苦、辣,什么滋味都有。1966年“文革”开始,我被发配到一所农校劳动,住在河洲上的工棚里。洲上有百多亩水稻,中间一片菜园,菜园的一角就是我栖身的地方。洲上虽然有一座小桥直通校部,却很少有人来往。每到夜晚,只有一盏小小的三角灯陪伴着我,十分孤独凄凉。一个雷电交加的风雨之夜,我情绪失控,歇斯底里,随口吼道:“单园独屋,一盏孤灯!”话一出口,心里不禁一惊:这不就是两年前我出的那无人应对的对联么!那时,我在县业余教育办公室工作,…  相似文献   
74.
残疾可以构成生命哲学的资源。如果一个残疾人读不懂残疾,那么他就浪费了这种资源,那才真的悲哀……  相似文献   
75.
通过实地企业的调研及分析 ,阐述发展肉禽类加工的意义 ,探讨了无锡市肉禽类加工的现状 ,指出了肉禽类加工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此基础上 ,提出了无锡市肉禽类加工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76.
论萨特的自由理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萨特把人的自由上升到哲学本体论的高度,认为自由是与人的存在联系在一起,而人的自由之根源在于人的意识的虚无性,否定性与超越性。认为人作为自为的存在,与物相为自由的存在的差别在于人的存在先于本质,这正是人的自由的根本所在。人的自由在于意志的自由、选择的自由,而这种自由既是绝对的,又与责任密切相联。萨特的自由观最大的不足在于离开人的社会实践来谈自由,这使其自由观最终不过是抽象的个体自由与精神自由。  相似文献   
77.
从天道观、伦理观、政道观三个方面论证了“狂禅”派的启蒙思想 ,认为“狂禅”派的启蒙思想在这三个方面具有一致性 ,那就是只有人 ,只有现实的、感性的人的生命存在才是终极关怀  相似文献   
78.
文章通过分析铁凝的小说《哦,香雪》、《棉花垛》、《永远有多远》、《秀色》、《安德列的晚上》、《树下》等对人的“存在”的发现和追问,试图寻找这位女性作家作品里的某些欠缺,而对其作品所展示的艺术表现力和概括力也予以充分肯定。  相似文献   
79.
苏联的以“二战”为题材的作品把要表达的观念建立在对战争正义性的理解上,并从道德伦理价值角度来思考战争,爱国主义精神是其最大的主题,其反战的实质也多是对战争破坏原有的人伦秩序而激起的对战争的深恶痛绝。而美国的以“二战”为题材的作品则是在思考战争本身,鲜明的反战主题掩盖了对其他价值的判断,通过对反人道现实的揭露,激起人类对自身价值与尊严的维护。如此所表现出的两种性质的“二战”文学精神,从两个侧面反映了全方位的人类生存意识。  相似文献   
80.
在城里多吃橄榄球形的橄榄。色黑、味甜而深重,一吃就令人想起南洋的腹地,有椰树般风情的地方,不禁产生种种遐想。当年看芭蕾舞剧。南洋华侨洪常青,肤色如一枚橄榄,他是一身雪白的南洋服一手持一顶盆形的遮阳帽,踏着沙滩海浪从那遥远的地方来的。当他解下逃奴吴青华,并为这位绝色少女抚平伤痕之时,我们懂得了怜香惜玉是橄榄色的,那也可以算是英雄本色的一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