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篇
  免费   0篇
管理学   3篇
民族学   1篇
人才学   1篇
丛书文集   18篇
理论方法论   2篇
综合类   26篇
社会学   3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07 毫秒
11.
早期驻外使节是晚清官僚阶层中较早走向世界的新型群体。19世纪70年代中期至90年代中期,正是晚清海防近代化最为兴盛的时期,早期驻外使节积极参与其中,他们以内行的眼光为海军购置军舰,在派遣、管理海军留学生方面扮演了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还提出了许多先进的海防主张。驻英、驻德使节表现尤为突出。对西方海防海军事务身临其境的实地考察,驻外使节的独特身份,是他们为晚清海防近代化做出杰出贡献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2.
宋金对立期间,金向南宋遣使130次,其中有不少文人.金国使节的文学作品,由于失传严重、成就低而受人冷落,从现存的诗作可以看出,他们的纪行诗重点表现南宋的风景名胜,体现了他们以自豪为主的多样化心态.因为他们的到来,又引发南宋接伴使、送伴使的诗歌创作,抒发其复杂感受.  相似文献   
13.
峻岭 《当代老年》2014,(1):30-30
1649年,南明永历皇帝在清军向西南大举进攻的情况下,决定派使节向罗马教宗求援,西洋在华传教士日头弥格被委派为全权特使。为了使欧洲更为直观地了解南明朝廷,司礼太监庞无寿特命年轻官员陈安德携带永历皇帝的亲笔信函与卜弥格同行,陈安德遂成为第一个赴欧洲的“中国外交官”。  相似文献   
14.
18世纪下半叶,朝鲜朝燕行使节对满族的描述开始趋于客观,他们将乾隆描写成勤于政事、孜孜求治且“满面和气”的英明君主,其原因与正祖朝朝鲜君臣心目中将乾隆的地位提升到清朝皇帝所能达到的最高点有关。与此同时,他们也指斥了乾隆的专横独断等行为。通过这些描述,塑造出一个比较客观的清朝皇帝形象。  相似文献   
15.
刘润生 《领导文萃》2011,(13):61-64
对于出人伊丽莎白一世宫廷的外国使节来说,最可怕的可能是女王的一项特别爱好——站着讲话。这位坚强的女王特别喜欢站立。不止一个倒霉的外国使节,在女王面前站上半天后踉踉跄跄地离去。然而,女王依然面不改色站立着,而且很可能会传诏:“下一位……”  相似文献   
16.
唐代是中外文化交流的极盛时代,也是中朝文化交流的极盛时代。双方的使者既是两国政府和人民友好的使者,又是本国本民族文化的积极的传播者。两国的外交使节及文人密切接触或“以文会友”,留下了诸多唱和酬赠之作,是中韩文化交流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它不仅有着重要的历史意义和学术、资料价值,而且今天读起来,对增进中国人民和朝鲜半岛人民之间的了雠和方掳斗扫.导不开裨希白旬.  相似文献   
17.
吴冠中  燕子 《可乐》2011,(9):56-57
豢养与上贡 我曾亲耳听到中国驻外使节向国内反馈信息:我们送的中国画不受欢迎,以后不要送画了。应引以为戒。法国总统决不会把塞尚、马蒂斯的画当国礼赠送。作品是国宝,当然不能送;如果作品质量不高,更不能作为国礼,这是我一向的看法。  相似文献   
18.
贾熟村 《中州学刊》2005,1(4):171-174
容闳是第一位在外国高等学府毕业的留学生;被称为"改良主义创始人";又被称为"中国近代留学教育的奠基者";起草了第一份资本主义企业章程;担任了首任驻美国、西班牙、秘鲁使节.容闳是一位典型的开创性人物,其影响深远而重大,很值得重视与研究.  相似文献   
19.
甲午战前清政府驻外使节回国后的命运与结局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甲午之前驻外使节经历了国外历练,他们成为了中国早期最具新知识、新思想的官僚群体。但回到国内,在政治上却基本上没有能发挥作用。原因一是他们普遍早逝;二是他们没能形成一个统一的政治势力;三是最根本的他们在当时的社会里是孤立的一群,是被国内正统看作为社会与文化的异己分子。正是这个特定的社会环境决定了这批早期驻外使节回国后的悲剧性命运与结局。  相似文献   
20.
春秋聘问考     
聘问是春秋时期列国邦交活动中的一项重要的礼仪,各诸侯之间聘任使往来频繁,仅见与《春秋》所记的聘问就达139次。对于这一问题的研究和考证,可以加深我们对春秋时期的政治制度、礼制及邦交等的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