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篇
  免费   0篇
管理学   3篇
民族学   1篇
人才学   1篇
丛书文集   18篇
理论方法论   2篇
综合类   26篇
社会学   3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78 毫秒
21.
顺治时期,朝鲜向清朝派出的使节,定期的有冬至使,不定期的、随机的有谢恩使、进贺使、告讣使、进香使、问安使等;清朝向朝鲜派往的使节,没有特定的名称,按照使命,可分为传敕、册封、吊祭、传讣、查勘、调兵等六种.频繁的使节往来促进了两国关系的发展.  相似文献   
22.
近代中西之间的剧烈碰撞中,古老中国的门户被迫打开。自1875年,清政府首次有了驻外使节,把自己的些微触角试探性地伸出了国门。作为较早走向世界的先进中国人行列中的一个突出群体,早期驻外使节们(1875--1895年间)的活动远远超出了外交范畴,与晚清国内的社会变革遥相呼应。特殊的地位与环境造就了他们特殊的见解,从而在国内产生了独特的影响。  相似文献   
23.
郑观应的外交思想具有近代外交思想的色彩。他主张捍卫国家主权,收回被列强窃取的国家主权;主张遵守条约和公法,利用列强之间的矛盾,实行"连横"策略,以保护中国的国家利益;主张完善外交制度,培养新式外交人才。他的思想反映了当时思想界的认识水平,同时也具有一些局限性。  相似文献   
24.
鸦片战争以后,随着东南亚华侨社会的不断发展以及晚清朝野对外认识的不断变化,东南亚的华侨问题也逐步受到晚清政府的重视。其间,以郭嵩焘、曾纪泽、薛福成等人为代表的早期驻外使节,对华侨问题有了新的认识。他们的护侨实践活动,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东南亚广大华侨的利益,在晚清政府的华侨政策的转变过程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5.
庄斌 《社科纵横》2004,19(6):103-104
建国之初 ,新中国为实行独立自主外交而建立全新的外交队伍 ,从党和军队领导干部中选派了首批驻外使节。这些使节被选派是由于符合中央的政治要求并具备一定的外交潜能 ,其外交实践也证明他们能够胜任工作。但从外交专业化的趋势来看 ,新中国选派首批驻外使节的做法只能是临时性的 ,外交队伍建设的长远之计还是在于培养训练专门人才。笔者即试图利用现有资料 ,对此问题做一论述  相似文献   
26.
近代以前的中国,无所谓外交,只是"理藩"而已.1840年鸦片战争后,中国传统的涉外体制逐渐崩溃.此后,在外国列强的敦促下,以及国内洋务官僚的建言及推动下,清廷于1876年初步建立了近代使节制度,并逐步实现了使节制度的近代化.近代使节制度的建立与发展促进了中国外交的近代化,并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27.
2001年12月21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了中国--阿拉伯友好协会成立招待会和第一届理事会.国务院副总理钱其琛、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铁木尔@达瓦买提、对外友协会长陈昊苏、政府各有关部门、人民团体、中国伊协负责人、阿拉伯国家驻华使节、阿盟驻华代表处官员和外交界、企业界、学术界代表约200多人出席了招待会.  相似文献   
28.
阿马尔那时代近东大国外交研究有三个角度:外交关系研究,微观文本研究和宏观叙事研究是主要研究取向;外交制度研究,主要在外交联姻、使节制度、条约、情报交流和外交方式等方面;外交策略研究,主要是文本研究与博弈论研究。总体上看,研究的成果有限,原因在于书信翻译的滞后以及外交史对古代近东外交的排斥性。微观与宏观相结合的综合研究是外交关系研究的发展方向,而填补研究空白以及整体性研究是外交制度研究的走向,文本分析研究会成为外交策略研究的主导路径。  相似文献   
29.
在宋辽和平交往中,双方互遣的使节起了重要作用。宋朝遣往辽国的使节具有明显的家族性特征。形成这一特征的原因主要有:宋朝世家大族兴盛,促成使节的家族性形成;辽国重视使节的家世,促使宋朝重视对使节家世的选拔;外交经验的传承,扩大了使节在家族中的选拔。  相似文献   
30.
燕行使节的中华认同观是明清时期中朝关系的风向标。研究以《燕行录》为代表的中朝关系史料,不难发现,奠基于礼学体系的中朝宗藩关系从明末便开始发生微妙的变化:朝鲜使节对明代的批判、对中华文化正统性的质疑便时有显现,其中华认同观也渐始减弱。明清易代后,朝鲜已不满足于"小中华"的自我定位,视满清入主中国为"鸠占鹊巢"而予以批判,有意识地区分出"他者"与"自我"并以正朔自居。总体而言,朝鲜中华认同观的变化是一种彼此渐行渐远的双向过程:自我意识日渐强烈,中华认同观因时递减,导致朝贡关系与自我身份认同背道而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