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32篇
  免费   24篇
  国内免费   4篇
管理学   739篇
劳动科学   190篇
民族学   6篇
人才学   81篇
人口学   26篇
丛书文集   349篇
理论方法论   88篇
综合类   830篇
社会学   309篇
统计学   42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27篇
  2021年   37篇
  2020年   38篇
  2019年   33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33篇
  2016年   46篇
  2015年   79篇
  2014年   265篇
  2013年   233篇
  2012年   209篇
  2011年   259篇
  2010年   223篇
  2009年   273篇
  2008年   249篇
  2007年   124篇
  2006年   126篇
  2005年   97篇
  2004年   60篇
  2003年   38篇
  2002年   37篇
  2001年   59篇
  2000年   47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信访人员作为一个特殊群体,在上访过程中往往因为问题久拖不决,或遭受不公正、不客观对待,形成怀疑、偏激、焦虑的心理特征,对信访工作人员抱抵触情绪。研究信访人心理特点,采取适当的接访技巧和应对措施,有利于信访积案、缠访闹访矛盾纠纷的化解。  相似文献   
82.
83.
84.
信访听证是新形势下解决信访问题的制度创新,其目的在于使群众广泛参与、充分表达并给予尽可能的救济。全国各行政机关积极响应信访听证制度,在《信访条例》的基础上颁布自己的暂行办法并在做法上共性与个性共存,其成效十分显著,我国的信访听证制度在新时代下将更加成熟。  相似文献   
85.
本文对基层信访局档案管理现状进行分析,就如何进一步提升新时代背景下信访档案管理水平提出几点完善策略。  相似文献   
86.
党的十八大报告将生态文明建设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强调要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对污染环境的行为提起诉讼并使之受到司法裁处对建设美丽中国意义重大.然而近年,进入诉讼程序的环境污染案件总体上数量并不多,但案件审理过程中还存在原告资格认定、举证责任划分、损害赔偿确定、有关法律适用、调解和判决执行等方面的困难和问题.应当健全和完善相关法律制度,从适当扩大损害赔偿范围、科学确定损失数额计算方法、进一步完善举证规则、加大案件调解和判决执行力度等方面进一步提高环境污染案件的审理效果,以环境司法的有效开展来推动环境污染诉讼实践的发展,促进实现生态环境健康、美丽的愿景.  相似文献   
87.
《社区》2009,(13):7-7
111.99最高人民法院赔偿委员会办公室要求各级人民法院在审理国家赔偿案件时,提高对侵犯公民人身自由权的赔偿标准,每日的赔偿金为111.99元,比上年增加了12.68元。  相似文献   
88.
劳动合同制度对于保障劳动者和用人单位的合法权益十分重要,是现今市场经济体制下劳动关系认定的基础。而现在很多劳动合同并没有及时签订,导致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双方的关系不明确,只能认定为事实劳动关系。这种用人无合同的情况屡见不鲜。有些用人单位虽然与劳动者签订了所谓的合同,但是合同的格式不规范,内容也有很多纰漏,根本不具有相应的法律效应。这种情况下签署的合同依旧不会受到法律的保护。  相似文献   
89.
“两节”期间是农民工欠薪案件高发期,吉林省长岭县充分发挥劳动保障监察的职能作用,对欠薪事件做到快立、快处,确保案件处理不拖拉、不延时.同时,及时掌握企业和农民工动向,防止突发性、群体性事件案件发生,有力有效做好社会稳控工作.  相似文献   
90.
被告人翻供在我国刑事审判实践中比较常见.翻供具有两重性,既可能是对原供真实犯罪的消极否认,企图逃避法律制裁,也可能是对原虚假犯罪供述的纠正.对被告人翻供案件证据认定的基本思路,应适用严格的证明标准和遵循证据采信的一般规则,围绕有无证据证明被指控的犯罪行为是否存在,被指控的行为是否为被告人所实施,有无相反证据推翻指控的犯罪事实三个方面进行认定.开庭前的程序性审查应当重视证据的审查.庭审阶段应充分调动控辩双方法庭讯问、询问及举证、质证功能,正确认定证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