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36篇 |
免费 | 0篇 |
专业分类
管理学 | 32篇 |
劳动科学 | 1篇 |
人口学 | 1篇 |
丛书文集 | 24篇 |
理论方法论 | 5篇 |
综合类 | 56篇 |
社会学 | 3篇 |
统计学 | 14篇 |
出版年
2024年 | 4篇 |
2022年 | 5篇 |
2020年 | 4篇 |
2019年 | 4篇 |
2017年 | 2篇 |
2016年 | 1篇 |
2015年 | 4篇 |
2014年 | 5篇 |
2013年 | 6篇 |
2012年 | 10篇 |
2011年 | 10篇 |
2010年 | 5篇 |
2009年 | 9篇 |
2008年 | 12篇 |
2007年 | 7篇 |
2006年 | 6篇 |
2005年 | 10篇 |
2004年 | 9篇 |
2003年 | 11篇 |
2002年 | 4篇 |
2001年 | 3篇 |
2000年 | 3篇 |
1997年 | 1篇 |
1996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文章利用利率期限结构理论中,长短期利率间所固有协整关系,研究货币政策在我国银行间债券市场上的传导效率问题。实证结果表明:我国银行间债券市场上传导效率较低。通过分析发现是由于宏观经济运行不确定性增强,引发了微观主体调整自身资产负债表的行为,造成银行体系内闲置资源增多,商业银行将这部分闲置资源投放到银行间国债市场,打破长短期利率间的协整关系。所以本文建议通过丰富银行间债券市场上金融产品品种,以及降低市场进入门槛等手段,使之成为货币政策传导较为顺畅的通道。 相似文献
72.
杨月 《河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3(1):59-62
成熟的债券市场是一个国家金融市场的基石 ,是传导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重要载体 ,对资本市场的长远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对中国债券市场发展历史进行简要回顾的基础上 ,对债券市场现存的总是进行了分析 ,同时结合国际经验对中国债券市场的发展方向提出了建议性意见。 相似文献
73.
74.
我国债券市场多头监管,高度分散的现行格局存在一定的弊端。因此,基于库诺特博弈模型对我国债券市场多头监管机制和集中统一监管机制的优劣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需要重新构建一个集中统一的有效监管体系,以促进债券市场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 相似文献
75.
章磊 《安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6(1):22-25
地方公债市场是债券市场中一个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它对债券市场乃至整个金融市场的发展和稳定运行有着重要的意义。这已为许多经济发达国家的实践所验证。但我国目前法律还不允许发行地方公债也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地方公债市场。本文试图从地方公债作为一种金融商品的角度,就其在完善我国金融市场方面可能发挥的作用,说明发行地方公债开放地方公债市场所具有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6.
债券尤其是国债具有期限结构丰富、收益稳定、融资迅速、资金来源面广的特点,在失业保障基金的安全运行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并且,失业保障基金投资债券市场有助于债券市场发展.作为机构投资者,失业保障基金的参与有利于债券市场投资规模的扩大,有利于债券市场理性投资理念的倡导,有利于债券市场投资人结构的优化. 相似文献
77.
我国国债市场由银行间债券市场与交易所债券市场两部分组成。这样的制度安排 ,在实践中造成了债券流通性差、现券交易不活跃、交易品种单一等问题。作者认为 ,尽管两个市场功能不同 ,但应该遵循市场化原则 ,通过彼此服务对象的相互交叉、渗透与联接 ,实现国债流通的市场一体化 相似文献
78.
雷达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3,(4)
金融自由化问题在西方新古典的理论中是从资源配置的角度来论证的。通过从经济全球化的角度对此问题重新进行考察,得出结论:经济全球化的标志是欧洲货币市场和欧洲债券市场的出现。在欧洲货币市场和欧洲债券市场上所形成的美元资产价格,冲击了美国国内传统的金融监管方式,美国的金融自由化是针对欧洲美元的市场价格进行的。由于欧洲美元市场是彻底的无政府市场,所以造成了美国的金融自由化是以放松管制为主要特征的。但是,由于发展中国家的货币不是国际货币,因此单纯效仿美国金融自由化模式,会遇到利率市场化的困难。在利率不能完全市场化时,利用金融市场的套利工具来发现金融资产的价格是困难的。 相似文献
79.
本文从中小企业角度,提出发展中小企业债券市场的建议,主要包括对发行主体进行放松限制,发行垃圾债券,支持企业债券利率市场化等,希望债券市场能给更多好的中小企业以广阔的天地。 相似文献
80.
中国债券市场主要由银行间债券市场和交易所债券市场构成。大部分银行一直以来只能投资于银行间债券市场,直到2019年8月才被允许进入交易所债券市场。本文以此次交易所债券市场的银行准入改革为政策冲击,研究打破债券市场分割是否能够提高资本市场效率,促进金融发展。研究结果发现,银行准入显著降低了交易所债券的二级市场信用利差。机制分析表明,银行准入提高了交易所债券的流动性,减少了信息不对称,从而降低了债券信用利差。进一步地,银行准入也降低了交易所债券的一级市场信用利差,从而降低了债券融资成本。异质性分析发现,在二级市场,民营企业债券和中小规模企业债券的信用利差降低更明显;在一级市场,经营业绩好和信用评级高的债券的信用利差降低更明显。经济后果检验发现,银行准入促进了企业投资。本文拓展了统一大市场建设和债券信用利差影响因素的相关研究,同时为进一步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提高直接融资比重、促进金融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政策参考。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