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6篇
  免费   0篇
管理学   32篇
劳动科学   1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24篇
理论方法论   5篇
综合类   56篇
社会学   3篇
统计学   14篇
  2024年   4篇
  2022年   5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近年来,我国地方政府债券市场发展迅速。以2014—2017年省级政府发行债券时披露的信用评级报告为样本,分析了我国债券市场政府会计信息披露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研究发现,我国债券市场政府会计信息披露在不同地区、不同层级、不同类型债券之间存在较大差异。进一步分析认为,政府债券市场化机制不健全导致政府会计信息披露的供给不足,财政管理失衡导致不同政府会计指标的披露水平参差不齐,财政实力不均导致不同地方政府选择性披露会计信息,披露管制缺位导致政府会计信息披露质量不高。因此,应当推动政府债券市场化改革,以激发市场主体对政府会计信息披露的需求;深化财政管理体制改革,以建立政府会计标准体系;制定政府会计信息披露指引,以规范地方政府会计信息披露行为;加强政府会计信息披露管制,以提高政府会计信息披露质量。  相似文献   
92.
经过2003年的发展,我国债券市场取得了引人注目的成就,但"重股市、轻债市"的非均衡格局仍没得到根本改变,借鉴香港市场的成熟经验,可有效促进我国债券市场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93.
有效的债券市场特别是国债市场的发展对于一个国家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有效实行是必不可少的。鉴于台湾地区与大陆经济发展的相似性,本文通过对我国台湾地区债券市场主要是公债市场发展路径的剖析,对台湾地区公债市场发展的经验和教训作了一个简要的总结,在借鉴台湾地区公债市场发展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些发展大陆国债市场的建议。  相似文献   
94.
本文在介绍公司债券相关基本概念的基础上,阐述了在我国大力发展公司债券市场的深远意义。在分析了目前我国公司债券市场的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后,相应地提出了一些建议,并展望了今后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95.
本文首先概述中国企业融资结构的现状,而后用江苏省的制造业发展为例,通过对江苏省间接融资和直接融资的现状分析,以日本的企业融资体制、特别是制造业的融资变迁为参考,提出大力发展江苏省债券市场的观点,并对江苏省制造业融资体制的发展提出几点政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96.
《东岳论丛》2016,(11):128-133
由于财政收入过快下滑,中国正陷入财政困局。打破财政困局的关键是发展政府债券市场。与出售国有资产、增税和PPP模式相比,发展政府债券市场不仅能在短期内增加财政收入,而且能在中长期降低政府尤其是地方政府的融资成本,还有利于增强政府债务可控性和提高宏观调控政策的效力。发展政府债券市场的主要思路有:增加国债和地方债供给,优化投资者结构和建立统一的政府债券市场体系。  相似文献   
97.
中国证券市场的产生源于经济改革融资的客观需求。股票市场和债券市场作为证券市场的两个子市场,二者对证券市场的发展和完善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证券市场自创立之初,股票市场和债券市场就一直呈现出不平衡的发展格局。这种格局是政府主导型制度安排的结果。证券市场要均衡发展,就应扩大债券市场,以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  相似文献   
98.
朱帆 《天府新论》2007,(Z1):87-88
利率互换对提高我国金融市场的效率,金融机构利率风险管理水平,金融体系的利率风险承受能力和金融稳定具有重要意义。我国正逐步扩大利率互换试点范围,利率互换必将成为投资者规避风险的“利器”。  相似文献   
99.
当前我国上市公司的资本结构存在的诸多的问题,本文通过上市公司1995到2002年的资本结构的数据,浅议一下我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存在的问题,出现这些问题可能的原因,以及解决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0.
在简述国外关于上市公司融资经典研究之后,简要回顾了我国从1979年试行"拨改贷"前到现在部分上市国企在不同阶段呈现的不同融资倾向特征、原因和资本结构变化。从纵向上发现上市国企融资倾向与国外经典研究结论明显相左,提出可以从融资这个角度通过适当提高债务比例、构建合理资本结构来促进国有公司治理,最后认为中国在发展了资本市场股票融资十多年后,应该再大力发展和完善企业债券市场,拓宽企业融资渠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