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27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2篇
管理学   11篇
劳动科学   7篇
民族学   33篇
人才学   15篇
人口学   4篇
丛书文集   124篇
理论方法论   46篇
综合类   538篇
社会学   162篇
统计学   5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22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30篇
  2014年   57篇
  2013年   60篇
  2012年   81篇
  2011年   79篇
  2010年   77篇
  2009年   99篇
  2008年   107篇
  2007年   79篇
  2006年   32篇
  2005年   30篇
  2004年   34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3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1.
《新少年》2011,(1):73-75
在世界儿童文学长廊里,活跃着一只古老而又年轻、顽皮而又惹人喜爱的兔子——“比得兔”。1902年,它以在花园里狼狈逃窜、丢掉了蓝上衣的形象首次亮相。随后,它和它的伙伴们便一个接一个以不可抗拒的魔力,闯进了千千万万孩子的童年生活。  相似文献   
92.
依据德国文化历史学家乔治·莫斯提出的“男性规范”理论,并以英国哥特式小说的三部“男性哥特”的代表作——霍勒斯·沃波尔的《奥特兰托城堡》、威廉·贝克福德的《瓦塞克》和马修·刘易斯的《修道士》——为研究案例,分析了英国哥特式小说的男性叙事策略。确凿的事实表明,霍勒斯·沃波尔、威廉·贝克福德、马修·刘易斯是“酷儿”,其男性身份存在这样那样的缺陷,分别体现了“同性恋”或“双性恋”的倾向。而在18世纪,英国是一个“异性恋”主导的国家。人们对于“同性恋”产生的憎恨或恐惧,导致上述三位作家成为“身份隐蔽者”,并在心理上产生不同程度的压抑。他们的哥特式小说正是这种不同程度压抑的自然或不自然的反映。英国哥特式小说的男性叙事策略实际上是“同性恋”意识的叙事策略。  相似文献   
93.
熊太行 《可乐》2010,(2):57-57
从生物学的角度来看,郭靖要比欧阳克成功得多,挑选了满意的配偶,有三位后代(郭芙、郭襄和郭破虏),欧阳克横死。从社会声望来看,郭靖是北侠,欧阳克则是淫贼。  相似文献   
94.
何佳 《老人天地》2008,(12):23-23
得知爸爸妈妈编辑出版了自己的文集,我为他们感到高兴的同时,作为女儿更是思绪万千,儿时的情景又一次浮现在我的眼前……我的童年是和已年过古稀的姥姥姥爷、父母一起生活在北京礼士胡同。那时几乎是伴着父母不断地出差、开会、加班和午夜亮着的台灯度过的。当年,他们  相似文献   
95.
“最近你买了什么新书?”“今天,你有什么好书推荐给我?”“太高兴了,我今天又看到一本好书。”这弥散着书香的话语,彰显了新城花园小学师生们对书的浓郁情结。难怪,学校被《人民教育》主编傅国亮先生赞为“办学历史短,文化氛围浓”。文化源自于书香校园的建设。学校的书香校园建设始于2001年,十一年来,学校以“传承优秀民族文化、塑造学生美好人生”为己任,以新教育实验关于“营造书香校园”为指导,致力于书香校园的建设。  相似文献   
96.
《雾都孤儿》中,奥利弗被推向社会习艺谋生的经历和感受,正是狄更斯童年因家庭债务危机而被推向社会习艺谋生的写照。奥利弗的言谈举止及其在贼窝、布朗劳先生家、梅里太太家的经历以及露梓的曲折爱情之路,则反映了狄更斯根深蒂固的阶级观念。  相似文献   
97.
<正>"池塘边的镕树上,知了在声声地叫着夏天;操场边的秋千上只有蝴蝶停在上面……"每当许小贝心情不好的时候,就翻来覆去地听这首《童年》。许小贝躺在床上懒洋洋地想,如果永远不用长大就好了。上幼儿园的时候,只要乖乖吃饭不和别的小朋友打架,就能得到奶油冰激凌;  相似文献   
98.
写于1985年的《透明的红萝卜》是莫言的成名作。由于这篇小说文本背后深厚的蕴含,人们对其格外关注,一直到今天,很多人都在试图用不同的方式进行解读。本文将以莫言对于一个自闭症少年的精神世界为切入点,浅析文中黑孩的艺术形象。  相似文献   
99.
童年     
我14岁的时候,我们家还在密西西比河畔的汉尼堡。那年秋天,姐姐主办了一次晚会,邀请村里所有到结婚年龄的男女青年参加。我得以进场的全部时间只有十分钟,在一出小神话剧里扮演一只熊。演出时,我得穿上一件熊皮似的毛茸茸的棕色紧身衣。  相似文献   
100.
生活在城市中的孩子,他的成长除了父母和身边入施加的影响之外,给予他生命攸关影响的,当然是老师.老师的影子从童年便开始笼罩住一个生命,直到他长大成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