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14篇
  免费   201篇
  国内免费   32篇
管理学   107篇
劳动科学   1篇
民族学   55篇
人才学   41篇
丛书文集   2187篇
理论方法论   284篇
综合类   2818篇
社会学   153篇
统计学   1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84篇
  2022年   71篇
  2021年   114篇
  2020年   115篇
  2019年   101篇
  2018年   61篇
  2017年   108篇
  2016年   107篇
  2015年   187篇
  2014年   285篇
  2013年   255篇
  2012年   319篇
  2011年   372篇
  2010年   320篇
  2009年   367篇
  2008年   423篇
  2007年   403篇
  2006年   341篇
  2005年   318篇
  2004年   261篇
  2003年   231篇
  2002年   210篇
  2001年   164篇
  2000年   168篇
  1999年   90篇
  1998年   42篇
  1997年   39篇
  1996年   20篇
  1995年   20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本文试图勾勒出先秦至唐代山水自然美观念变化的历史流程与美学指向,并在此背景上澄清山水文学形成发展过程中的一些重要理论问题。作者认为,中国艺术中对自然的认识,从先秦历晋宋再到唐代,经过了正、反、合三个阶段。作者侧重运用纵向比较的方法,指出从晋宋到唐代山水自然美观念的变化,主要表现为:由满足自然景物的外在形式,到探究山水的内在意蕴与意趣;由物我并峙.转变为物我交融,情景合一;就美感认识层次而言,由属耳流目,极视听之娱,上升为怡神悦志,通过礼赞自然,获得对宇宙人生的审美顿悟。  相似文献   
32.
中国封建社会绵延达二千余年之久,这在世界上是绝无仅有的。封建社会延续如此长久,根本上是由于社会生产力发展缓慢。  相似文献   
33.
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儒学,佛教和道教,均有其各自的养生观。认真总结儒、释、道三家养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不但具有学术理论意义,而且对构筑小康社会,预防疾病、增强人民身心健康、提高生活质量也具有现实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4.
张涅 《浙江社会科学》2005,23(1):140-144
<孙子兵法>是一部用于指导军事实践的著作,其著述对象是"将"."将"可以分为决定战略目标及行为的统帅和具体指挥作战的将军两类.在春秋时期,两者一般不分,故孙子概而称之.但是战国以后,职责逐渐分明,读解<孙子兵法>时应该对"将"义有所界定,惜前人未加重视.由"将"字入手,可知前四篇对统帅而言,阐述战略思想;第五篇至第十二篇对将军而言,阐述战术原则;末篇<用间>,兼对统帅和将军言.这应该是这部著作的思想本旨.  相似文献   
35.
孟子(前390年-前305年),字子舆,名轲,战国的邹国(今山东邹县)人。他幼年丧父,其母三迁,择邻而处,使他好学成材。成年后,他广收门徒,游说诸侯,在齐国—度位列三卿。但由于他的主张与当时诸侯各国称霸的要求相差很远,被认为“迂远而阔于事情”,而未能得到推行。最后,孟子退居讲学,整理古籍,成为儒家学说的主要传人。其言论思想记载于《孟子》一书中。  相似文献   
36.
礼乐文化,是中国文化和中国美学中的一个重要而又尚未得到认真研究的问题。下面五篇文章,有总的论述,有个案分析,从不同的方面提出了对这一问题的看法。希望对这一问题的研究有所推进。  相似文献   
37.
梁武帝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位很有名的奉佛君主,并且在位期间曾经发动并组织了针对范缜《神灭论》的大规模批判。然而,关于梁武帝所主张的神不灭论,以往的研究较少从梁武帝自身的佛学和儒家思想背景出发来加以深入考察;而如果联系梁武帝的《立神明成佛义记》,就会发现其神不灭论的真实意义在于强调因果理论,并以此在伦理教化方面融合儒释二教,因此在中国思想史上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8.
文章从政治的视角考察了汉魏文学 ,辨析了汉魏时代儒家诗教、文的自觉等理论问题 ,勾勒了汉魏文学与政治的流变态势和主要特征  相似文献   
39.
40.
巫术是人类文明的起源,同时也持久地存在于人类文明的发展历程中。即使在现代社会,巫术也仍然以 活的形态存在,深刻地影响着世界各地的民族心理和思维方式。在中国,巫术影响着中国民众民间信仰。巫术的 思维方式使得中国民众把宗教理解成巫术,理解成获取实利的手段,维护着儒家的强势伦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