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237篇
  免费   210篇
  国内免费   39篇
管理学   739篇
劳动科学   60篇
民族学   311篇
人才学   157篇
人口学   46篇
丛书文集   2488篇
理论方法论   465篇
综合类   4397篇
社会学   603篇
统计学   220篇
  2024年   30篇
  2023年   136篇
  2022年   123篇
  2021年   183篇
  2020年   164篇
  2019年   124篇
  2018年   65篇
  2017年   112篇
  2016年   153篇
  2015年   271篇
  2014年   628篇
  2013年   530篇
  2012年   617篇
  2011年   778篇
  2010年   626篇
  2009年   623篇
  2008年   947篇
  2007年   691篇
  2006年   513篇
  2005年   476篇
  2004年   336篇
  2003年   280篇
  2002年   254篇
  2001年   299篇
  2000年   198篇
  1999年   107篇
  1998年   51篇
  1997年   32篇
  1996年   33篇
  1995年   24篇
  1994年   24篇
  1993年   16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3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4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71.
先秦儒家强调"礼别华夷",以文化区分"我者"与"他者",用"夏礼"则夏视之,用"夷礼"则夷视之,血统如何在所不论.先秦儒家认为人之天性与禽兽没有本质差别,全赖圣人教之以礼方得以为人."礼别人禽",以夫妇之礼作为人与禽兽的起码分界,不论华夷、有违反最起码的夫妇之礼的行为者,即视为禽兽之行.先秦儒家十分强调礼仪的外在形式,把是否遵循"夏礼"的礼仪形式作为别华夷的最起码的标准,不仅如此,在是否践行"礼"的精神以别华夷方面,于华于夷都使用同一个标准,对诸夏之国并不宽贷.先秦儒家主张"有教无类","用夏变夷"而绝不能"变于夷",既体现了民族观的开明方面,又反映出贱视夷狄文化的文化优越感,但先秦儒家不得"变于夷"的主张是无法完全阻断华夷文化的相互交融的.  相似文献   
272.
明清时期海神信仰与海洋渔业的关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明清时期中国沿海渔民的种种海神祭祀活动,尤其是渔船上神龛供奉的诸神合祀现象等,揭示了海洋渔业生产与海神信仰的密切关系。渔民的海神信仰具有强烈的功利性,即平安捕鱼、多捕鱼、捕好鱼。这是渔民海神信仰活动的出发点与归宿点。但海神祭祀活动只能是消除渔民的紧张心理,获得心灵上的宽慰,从而增强漂泊于大海的信心与勇气,去追求海洋渔业的经济利益。  相似文献   
273.
转轨时期政府供给的“拨改贷”,“放权让利,”“承包制度”,“转换经营机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等创新制度旨在通过成本约束机制提高国有企业的资金使用效率。但是现实的情况表明,转轨时期,国有企业和国有银行之间残缺的债务债权关系使“公地悲剧”故事在信贷资金运行领域的凸现出来。创新制度的实行,并未使国有企业的行为方程符合创新制度供给者的主观模型:预算软约束问题严重困扰着国有企业,同制度变迁前的情形一样。  相似文献   
274.
中国文明在人类文明史中留下了独特烙印,如各种神话传说、彩陶、西部的游牧旅行者以及丝绸贸易。早在先秦时期,中国与世界之间的交流就已处于萌芽阶段。早期文化交流的发展,促进了中国与世界其他地区之间的联系,并成为中国及世界人民共同的文化财富。  相似文献   
275.
过去有的教科书上提到丝绸之路时往往漏掉青海,在大多数人看来,丝绸之路好像没有从青海通过。本文列举大量史实强调历史上的丝绸之路与青海具有密切关系,从今青海省境通往西域的古道至少从距今4000年前的齐家文化时期即开始存在,早期应该叫“玉石之路”;汉代羌中道是经河湟地区、青海湖、柴达木盆地的古代通道名,是东西横贯甘青地区的丝绸之路的重要组成部分。丝绸之路青海道的兴盛期,一是吐谷浑时期,二是唃厮啰时期。青海是丝绸之路的重要通道、关键节点,丝绸之路青海道在一定历史时期享有与河西走廊线同等重要的枢纽地位。  相似文献   
276.
明清时期,徽商积极参与江淮地区的水利治灾工程、备荒盐义仓的建设,以及灾中和灾后的救荒工作,为江淮地区荒政事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总体而言,徽商参与明清江淮地区的荒政建设呈现出时间、空间和内容上不平衡发展的特点。而这种不平衡发展的特点与徽商供给江淮地区荒政公共产品中"利他主义"之面纱下的"利己主义"驱动有关。徽商不吝赀财地向江淮地区有选择、有重点地投入荒政公共产品,一方面有利于屡遭灾荒袭击的江淮地区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另一方面也为自己谋取商业利益、进入官绅阶层、实现在侨寓地的土著化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277.
本文利用方志资料详细统计、分析了明清时期黄河流域的水稻分布情况及长江流域的双季稻种植情况,勾画出了水稻分布的区域轮廓,弥补了史书记载的不足  相似文献   
278.
先秦儒学是儒家学术的思想源头.这是由先秦儒学的基本特征和思想精华所决定的.首先,先秦儒学具有开放性特征,能够充分吸纳包容其他学派的思想,于是才有了后世儒学能够与道、佛、耶并行不悖.其次,先秦原儒精神中原本包含仁和礼两个方面,后世儒学中重于内在道德和强调外在规范两路即由此所开出.再次,先秦儒家的理想境界是天人合一、社会和谐与情意融融,这奠定了中国人精神追求的基本格调.最后,先秦儒家对中国古代文本的整理和保存付出了巨大的贡献,否则中国悠久的 文献传统根本不会形成.  相似文献   
279.
在艰苦卓绝的十年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红军、地方政府、政治保卫局实行了邮政检查制度,对各类邮件、包裹进行了必要的邮政检查。主要原因有四方面:一是为了获得有价值的政治、军事情报,为保卫根据地作好必要的政治、军事、经济上的准备;二是为了搜集地方情报,肃清根据地内潜伏的各种反动分子;三是为了加强对白区的政治宣传,扩大中国共产党、中国工农红军、苏维埃根据地的政治影响;四是为了反制敌人的邮政检查。  相似文献   
280.
<红楼梦>英译工作始于1830年,至1986年结束,大致可分为四个翻译期:即发轫期、断残期、编译期和全译期.文化传递也从无到有,从部分到全面.本文着重分析一个编译本和两个全译本,指出中国文化传递的真正开始是以王际真的编译本为标志,而杨译本和霍译本则采用各种翻译策略全面传递了中国文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