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0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4篇
管理学   41篇
劳动科学   2篇
民族学   4篇
人才学   3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131篇
理论方法论   23篇
综合类   155篇
社会学   29篇
统计学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27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31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36篇
  2008年   36篇
  2007年   27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27篇
  2004年   37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 毫秒
11.
环境权作为一项重要的人权散见于一系列人权公约当中。它分散在与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有关的人权公约中,也存在于同经社文权利相关的公约中。在与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相关的公约所规定的一些权利中,潜含着环境权或者环境保护的内容。这些权利包括生命权、家庭和财产不受干预权、公正审判权和信息自由权。这些权利的存在,揭示了人权与环境密不可分的联系;人权的实现必须依赖于适当的环境,良好的环境能够让人权得以更加充分地实现。  相似文献   
12.
沉默权制度起源于西方,联合国《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对其作了明文规定。我国立法尚未确立沉默权制度,与公约的规定存在很大差距。从人权保护、制止刑讯逼供、平衡刑事诉讼双方控辩力量等方面来看,当前在我国确立沉默权制度均有必要性。从现实国情出发,我国应建立有限制的、与鼓励坦白制度相结合的沉默权制度。  相似文献   
13.
当前,党内腐败的出现,是对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的重大挑战.要解决这一问题,最为根本的是必须坚持和完善民主监督制度.其具体措施是:通过建立党内权力制衡体制,保障党员的民主权利;通过完善执政党和参政党之间的监督制约机制,保障民主党派的平等地位;通过建立财产申报制度、完善舆论监督制度,保障普通公民的知情权和言论自由.  相似文献   
14.
公民的政治参与是迈进现代文明社会的阶梯,是实现主权在民的必要条件,是实现权力制约与监督的基础,是造就人民公仆的重要机制.构建政治参与机制,亟待解决4个问题提高公民的组织化程度,是提高政治参与质量的组织保障;确保公民拥有对公共权力行使主体的选择权、批评权、监督权,是公民政治参与的核心内容;以公民权利为本位重构法律制度,是提高公民政治参与质量的法律保障;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强化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功能,是提高公民政治参与质量的基本路径.  相似文献   
15.
公民权利、市场的两重性和社会保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小章 《学术论坛》2007,30(7):131-136
公民权利的观念是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正当性基础,而社会保障则是促进和实现公民权利的一个基本手段;市场作为生产组织机制和作为分配机制的两重性使它与社会保障之间处于一种多面的复杂关系之中;如何确保社会保障在发挥保护公民权利功能的同时又维持与市场之间相互依存扶持的良性关系,既是一个理论问题,更是一个实践问题.  相似文献   
16.
关于完善我国紧急状态立法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健全紧急状态立法,不仅能防止政府在紧急状态时期滥用权力,而且能确保人权在非常时期不受随意侵害,是一个国家紧急状态时期实行法治的基础。本文在分析我国紧急状态立法的现状及其存在问题的基础上,从构建完备的立法体系和健全相关的法律制度两个方面,提出了完善我国紧急状态立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伦理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最低生活保障是实现社会公平的政策选择,带有浓厚的伦理色彩.当前我国农村最低生活保障中存在着社会保障权弱化、中央财政支出不公平、社会服务缺失的突出问题;其原因是政府价值取向的偏离、基层干群公民权利意识淡薄.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是加大政府支出力度,加快农村社会保障基本法的建设,完善农村社保的制度建设和监督.  相似文献   
18.
"效率优先、兼顾公正"的相对工具主义价值主张,以及"打击犯罪与保障人权并重"的价值平衡主张,均不可能正确解决我国刑事诉讼的价值取向问题.刑事诉讼价值冲突的本质是国家权力与公民权利的中突.确立"人权保障优先"和"程序公正优先"的价值取向,是实现"人民民主"的宪法精神、推动刑事司法文明建设、走出价值选择困境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9.
公民、人民、平民以及天赋人权、公民权利、国家权力等概念在政治学的理论与实践中极易被混淆或误用,而仅从概念本身的特征进行区分又对它们之间内在渊源的联系有所忽略。原初公民与现代公民的区别在于权利与义务是否对等,原初公民权利与现代公民权利的不同在于权利与权力的界限是否分明;同时,民族国家的产生与代议民主的确立在这两次转变中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文章重点探讨了服务型政府的价值取向,即保障人民主权,落实公民权利,分析了人民与公民、权力与权利的关系,明确了服务型政府的服务对象,以期为构建服务型政府提供有价值的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