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242篇
  免费   579篇
  国内免费   87篇
管理学   639篇
劳动科学   33篇
民族学   206篇
人才学   125篇
人口学   15篇
丛书文集   5391篇
理论方法论   1003篇
综合类   8661篇
社会学   788篇
统计学   47篇
  2024年   83篇
  2023年   307篇
  2022年   265篇
  2021年   317篇
  2020年   329篇
  2019年   309篇
  2018年   191篇
  2017年   281篇
  2016年   335篇
  2015年   548篇
  2014年   881篇
  2013年   850篇
  2012年   1064篇
  2011年   1269篇
  2010年   1110篇
  2009年   1161篇
  2008年   1292篇
  2007年   1137篇
  2006年   1009篇
  2005年   919篇
  2004年   819篇
  2003年   662篇
  2002年   528篇
  2001年   390篇
  2000年   308篇
  1999年   172篇
  1998年   90篇
  1997年   76篇
  1996年   75篇
  1995年   40篇
  1994年   41篇
  1993年   17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2篇
  193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出现的美苏"冷战"持续了近半个世纪,成为20世纪国际关系的主流。战后两极格局的出现、美苏两国利益相悖、意识形态的分歧成为美苏"冷战"形成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992.
技术给人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引起了很多社会、伦理问题。技术乐观主义者对技术带给人类的益处进行了肯定;悲观主义者认为技术对于有意义于人类的关系造成了损害;情景主义者认为技术结果取决于技术设计和使用的社会环境。对于技术,我们应做出辩证、客观、公正的评价,而不是陷入某种偏激的立场。立足于正确的思维路径来认识和发展技术将弥合乐观主义和悲观主义的分歧,使得情景主义的内涵更为完善,才能真正地为人类开辟由技术创造美好生活、迈向光明前景的道路。  相似文献   
993.
通过梳理《牛郎织女》《孟姜女哭长城》《梁山伯与祝英台》《白蛇传》四大民间故事的成型过程,对四则故事进行文学性考察。围绕人文主题分析和研究人物、特殊物象和情节构建的神奇色彩,探讨人物背后的价值观,四大民间故事表现出对封建势力中神权、王权、父权和"人"权的打破,对人性中自由爱情的树立,"类大团圆"结局,进一步表现出大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四大民间故事的流传也影响着当代生活,其中所蕴含的价值观是中华美德的延续,寄托了人们对美好的自由人生的追求。  相似文献   
994.
康德通过先验性阐释道德和自由的关系,表达了意志自由与否是检验行为是否理性的重要标准。这种思想对于当前主流价值观的确立有着深刻的方法论启示。自由的意志能够抛开各种教条式的价值体系,自由、自律的选择自己所倾向的价值观念,破除了当前价值相对主义的瓶颈,是人们内心认同的重要标准,是当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确立的重要前提。  相似文献   
995.
正前言大学是一个思想开放、学术自由、资源丰富的奇妙空间,在这里,我们可以接触许多新鲜事物、产生新视角、迸发新思维。而在国际化日趋成熟的今天,为校园带来这些变化的,我认为,功劳之一,就在于外教。每一位外教,他们各自的言行举止都浸润着自身的母国文化,与他们接触,无疑是我们了解异国文化最鲜活的窗口。我的外教我的专业是日语,接触的外教自然是日本人。在中日关系微妙的这两年,难能可贵的是,仍有不少日语教师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持续教学。"爱日本,也爱中国",是他们共同的精  相似文献   
996.
正"和谐"是备受当前我国各个社会阶层关注的一个概念。和谐与伦理学之间有一种内在的关联性,无论是和谐社会的构建,还是更广义的和谐世界、和谐宇宙的构建,都需要在一种伦理原则或道德理念的指导下开展。学界对和谐问题的研究已经较多,但在伦理学视阈下探讨和谐问题的论著并不多见。而且,学者们在研究和谐问题时,常常暴露出两种倾向:一是从日常生活的视角出发,将和谐概念加以泛化甚至庸俗化;二是仅从中国传统文化的角度对和谐概念作了狭隘化、片面  相似文献   
997.
基础主义与融贯论关于知觉辩护的争论,使得"弱基础主义"存在可能。根据"弱基础主义",知觉信念享有一定程度的直接辩护,同时这些得到部分辩护的知觉信念可以获得相互的辩护支持,从而成为合理可接受的信念。"弱基础主义"不同于基础主义和融贯论关于知觉辩护的说明,并且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基础主义和融贯论各自面临的难题。  相似文献   
998.
独处     
一生中不是依着父母,就是赖着情人或丈夫生活,从来没有勇气单独地守着家,更不敢单独地远行一次,我以为这是最没有出息的人。与人共处时,我们在扮演着人群中不同的角色,无论是否  相似文献   
999.
从"个人怎样表现自己的生活,他们自己就是怎样",到"消费和生产是同一的",再到"工作日的缩短",正是从必然王国到自由王国渐趋具体化的攀爬过程,是个人以感性时间方式享有创造性闲暇即真正自由的具体化过程.马克思这一自由思想及其追寻路径,对和谐社会的深刻内涵与个人真正自由的本质关联的领会与把握,具有建构性意义.  相似文献   
1000.
小学生天真烂漫,对事事充满好奇,他们渴望自由,向往轻松自在的生活,可现在教育中的种种弊端压抑了他们的天性。长期以来,学生作文一直被限制在老师指定的“写什么”,“怎么写”的范围里。于是,学生不明白为什么要作文,作文有什么用。每当遇到作文课,孩子首先想到的不是自由表达的快乐,而是焦虑。作文便成了学生的一件苦差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