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8211篇 |
免费 | 412篇 |
国内免费 | 29篇 |
专业分类
管理学 | 3323篇 |
劳动科学 | 165篇 |
民族学 | 279篇 |
人才学 | 330篇 |
人口学 | 118篇 |
丛书文集 | 3303篇 |
理论方法论 | 520篇 |
综合类 | 8257篇 |
社会学 | 623篇 |
统计学 | 1734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15篇 |
2023年 | 303篇 |
2022年 | 272篇 |
2021年 | 364篇 |
2020年 | 296篇 |
2019年 | 254篇 |
2018年 | 146篇 |
2017年 | 296篇 |
2016年 | 370篇 |
2015年 | 460篇 |
2014年 | 1067篇 |
2013年 | 826篇 |
2012年 | 978篇 |
2011年 | 964篇 |
2010年 | 1035篇 |
2009年 | 1102篇 |
2008年 | 1195篇 |
2007年 | 914篇 |
2006年 | 940篇 |
2005年 | 976篇 |
2004年 | 898篇 |
2003年 | 1021篇 |
2002年 | 976篇 |
2001年 | 1026篇 |
2000年 | 821篇 |
1999年 | 288篇 |
1998年 | 176篇 |
1997年 | 123篇 |
1996年 | 72篇 |
1995年 | 59篇 |
1994年 | 37篇 |
1993年 | 33篇 |
1992年 | 40篇 |
1991年 | 73篇 |
1990年 | 91篇 |
1989年 | 26篇 |
1988年 | 5篇 |
1987年 | 5篇 |
1986年 | 4篇 |
1985年 | 4篇 |
1982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01.
农业产业化经营是针对传统计划经济下农业产业被割裂,农业再生产各环节——产前、产中和产后的内在联系被截断而提出来的.它在于把人为截断了的产供销各环节重新连结起来,构成涵盖农业扩大再生产全过程的完整产业链,本文试图通过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涵义与特征、实践与意义以及若干对策思路的探讨,揭示我国农业产业化发展的科学内涵、组织模式与发展道路,从而进一步加快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发展步伐,以推动我国农村经济的健康、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02.
103.
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对策及应注意的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业剩余劳动力的大量存在,是制约农业乃至国民经济发展的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本文阐述了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对策及转移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04.
徐崇敬 《青岛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1)
政府宏观调控是现代农业发展的自身要求,它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一国商业化农业的发展程度和农业现代化的水平。对处于知识经济萌芽阶段的我国,应合理运用政府宏观调控手段,在财政投入、信贷、价格、耕地使用、生态保护、农业产业化、城镇建设、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农业科研与教育培训等方面于政策上对农业适度倾斜,提高农业比较利益,增加农民收入,促使农业稳定持续发展,才能在知识经济占主导地位的对世纪,顺利实现农业现代化。 相似文献
105.
宁夏移民安置地深化农业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宁夏移民安置地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农业作为基础产业出现了许多问题,诸如农业生产方式比较传统、农业收益低下、农业基础薄弱、农业生态问题节节凸现、农业生产运行态势不良、科技扶持不够、农业经营形式层次较低、农产品交易方式落后等。针对这些问题,笔者提出了深化农业发展的举措,即农业发展方向定位于服务宁夏核心都市圈,农业生产经营实施适度规模化,农业发展的出路在于大力推行产业化,提升农业竞争力必须紧紧依靠特色化,加快农业发展要积极推进服务农业社会化的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106.
《日本学刊》2021,(2):75-100
纵观近20年来日本签署的EPA,2013年以后其对象国层次和农产品开放程度显著提高。基于贸易政策制定的政治经济学视角,以日本首相和农业保护三集团(农林族议员、农林官僚及农民组织)之间的相对影响力为中心,考察自民党政权(2000年4月—2009年9月)、民主党政权(2009年9月—2012年12月)及安倍晋三再度拜相后的自民党政权(2012年12月—2020年8月)的EPA农业保护政策形成过程的演变发现,随着"1955年体制"被首相官邸主导模式取代,日本EPA农业保护政策形成过程由共识型决策过程转为专断型决策过程,是引起上述两大变化的内在原因。安倍辞职后日本是否会延续专断型决策过程,还需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107.
浅析现代农业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建设现代农业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和重要基础。推进现代农业建设需要明确现代农业与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关系,弄清现代农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本内涵。本文在回顾了我国"三农"政策变迁的基础上,对现代农业的内涵及其发展趋势作了简要的阐述,明确了现代农业与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关系,然后分析了发展现代农业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紧迫性,并提出了发展现代农业、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建议措施。 相似文献
108.
基于2010—2019年苏浙皖地区县域面板数据,运用三阶段动态DEA-malmquist模型对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水平进行测算,通过双重差分模型分析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给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带来的政策效应,进一步分析其区域异质性。研究发现:苏浙皖地区的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大部分处于有效率阶段,并呈现逐年递增趋势;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有助于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不同地区乡村振兴战略对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具有显著差异。因此,应推进农业技术进步效率的提高,加快苏浙皖地区一体化进程,精准落实乡村振兴战略,采取差异化政策等实现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有效提升。 相似文献
109.
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伟大实践中创立发展了“三农”思想。不同发展阶段,虽然“三农”思想的侧重点不同,但党的领导集体始终把握“三农”事业科学发展的脉搏,并把发展农业、建设农村、尊重农民作为始终如一的使命追求,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三农”之路。 相似文献
110.
小农户家庭经营是目前我国主要的农业经营形式,而且在未来相当长的时期内,我国“大国小农”的格局不会改变,中国式农业现代化必定是基于小农家庭经营基础上的现代化。在小农家庭经营的基础上实现我国农业现代化还面临“技术设施瓶颈”“组织瓶颈”和“人才瓶颈”亟待破解,而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可以为小农家庭经营注入新的活力,将农业改造成有较高收益的产业,使农民成为令人羡慕的职业,为农业现代化提供了新的路径。我国应加快农村地区信息基础设施和服务的建设,加快构建与信息化相适应的农业经营组织,加快培养新型农民,探索出一条基于“互联网+小农户”的农业现代化的新路径。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