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01篇
  免费   26篇
  国内免费   7篇
管理学   1143篇
劳动科学   31篇
民族学   40篇
人才学   115篇
人口学   9篇
丛书文集   628篇
理论方法论   115篇
综合类   1466篇
社会学   252篇
统计学   35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57篇
  2022年   68篇
  2021年   79篇
  2020年   72篇
  2019年   65篇
  2018年   25篇
  2017年   48篇
  2016年   65篇
  2015年   106篇
  2014年   348篇
  2013年   297篇
  2012年   315篇
  2011年   529篇
  2010年   387篇
  2009年   213篇
  2008年   236篇
  2007年   170篇
  2006年   153篇
  2005年   142篇
  2004年   82篇
  2003年   77篇
  2002年   90篇
  2001年   118篇
  2000年   46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71.
高职院校基层党组织是党在高职院校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加强高职院校学生基层党组织建设,创新运行机制,有利于高职院校基层组织在高职院校教育教学和服务管理等学校发展中起到政治核心作用,同时积极发挥党组织优势,培养高素质人才。  相似文献   
172.
中国农村基层民主选举中经济投票行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济投票"理论为分析公民投票行为内在机理提供有效的观测窗口。伴随我国农村基层群众自治组织民主选举的蓬勃开展,针对投票人投票参与和投票选择等行为研究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已有研究中由于存在样本选择、资料来源、研究方法取向等问题,无法从严谨的学术视角提供经济投票理论对中国农村基层民主选举行为的影响的实证分析。对经济投票理论展开全景性回顾和归纳性评述,基于全国性调查数据来实证分析农村基层选举中经济投票理论的现实影响,可以发现,年龄与投票行为之间存在倒U形关系,社会经济地位对投票行为的影响主要通过经济状况和主观社会地位来施加,政治涉入程度越深的村民更倾向于积极参与,认为"经济发展比民主重要"的人群更愿意投票,"经济评价"对投票行为只发挥了很有限的影响。所谓"经济投票"理论对中国农村基层投票行为的解释力有限,可能受理论局限性、经济投票测量问题、中国当前重经济发展的宏观环境以及村庄的异质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3.
裴赞芬与宋杉岐的学术专著——《李大钊与早期中国共产党》(河北教育出版社2011年版),系从现代政治学与现代政党文明的视角全方位、立体化展示和解读李大钊在中国共产党创建前后的思想发展及其政治实践的学术著作.全书30万字,除《绪论》外,分八章探讨了李大钊的政党观、李大钊与马克思主义、李大钊与中国共产党的创建、李大钊与北方各地中共党组织的建立及发展、李大钊与国共合作、李大钊与共产国际、李大钊最后的革命实践以及李大钊精神的内涵及其当代启示等.  相似文献   
174.
韩芳德  马梅英 《兰州学刊》2012,(9):217-218,210
随着农村社会结构、社会组织、利益关系、意识形态、价值观念和精神追求等方面的深刻变化,特别是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背景下,农村社会管理工作出现新情况和新要求,加强和创新农村社会管理已势在必行。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要加强基层组织活力,真正发挥基层组织的应有作用。  相似文献   
175.
李文  石林  刘颖 《南方论刊》2022,(7):100-102
高校院级党组织在校党委的指导下,对学院的政治、思想、组织工作具有实际领导职能,本文从根源入手,认真分析研究影响其政治核心作用有效发挥的原因,并结合工作实际,提出了 “四心”“四融”工作机制,给出了能够充分发挥各院级党组织政治核心作用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76.
迈入后脱贫时代,随着贫困治理重心的转变,农村基层党组织作用的发挥面临着新情况新问题,需要以新理念和新思路充分发挥党组织的领导作用,有效衔接乡村振兴战略的落地实施,凝心聚力,领导群众,服务群众。聚焦农村基层党建问题,从产业、服务和文化三个方面,深入探究基层党组织作用发挥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177.
《金陵瞭望》2009,(8):26-27
加强流动党员管理.是十七大新党章规定的党的基层组织的一项基本任务.是新的历史条件下党员队伍建设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分析和把握目前流动党员管理的困难和原因。并有针对陛也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是基层党组织工作面临的实际问题。本课题组通过多种形式的调研.现对上述问题提出以下的思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178.
曹庆 《管理科学文摘》2014,(11):190-190,192
十八大的召开进一步明确了党的奋斗目标,制定了党的群众方针,完善了党的基本路线。根据群众所反映的突出问题,改进党的基本制度,保证党的先进性和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促进社会平稳较快的发展,实现民族振兴和祖国的繁荣富强。医院是服务机构,服务于人民,服务于社会。本文主要就医院基层党支部在开展党的群众路线实践活动中的作用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79.
加强服务型党组织建设是新的历史条件下凝聚党心、民心,创新社会管理、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思想的集中体现。  相似文献   
180.
村民自治过程中村党组织与村委会关系的冲突与协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经过20多年的变迁,我国的乡村治理已进入权威性统治向代表性自治转型的变革时期.然而,村民自治制度在运行中也产生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这其中,村党组织和村委会之间的关系就是一个十分困难的现实问题.即受计划经济以及传统行政命令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村两委会之间出现了职责不清、争权夺利、相互推诿等不协调现象.经过调研分析我们认为,要实现协调只有采取坚持党的一元化领导下村庄多层次分权治理模式;借鉴现代企业管理制度,构建相互制衡的村级公共权力运行机制;积极推动村党组织内部的民主化建设;积极发挥村庄精英的作用,增强农民的主体意识等对策,才能更好地实现村民自治过程中村党组织与村委会关系的协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