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7篇
  免费   4篇
管理学   25篇
民族学   2篇
人才学   3篇
丛书文集   20篇
理论方法论   3篇
综合类   74篇
社会学   2篇
统计学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5 毫秒
41.
洪梅香 《东岳论丛》2019,40(5):138-146
农民合作社是国家深化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抓手,是实现乡村振兴、全面小康的重要载体。本文在阐释合作社的公平与效率目标、辨析合作社异化的形式及原因基础上,以土地股份合作社为对象进行了具体分析,结果表明:我国现阶段合作社的合作制属性未变,其本质规定是同国家所追求的社会公平正义与共同富裕目标不谋而合的;土地股份合作社体现了公平与效率目标在实践中的统一,但某种程度上也存在着效率损失与公平缺失的现象。建议采用嵌入式发展模式,形成合作社与社会经济大系统的良性互动,为吸引农村劳动力回流、破解留守难题开辟土壤、搭建平台。  相似文献   
42.
农社利益联结与农户信贷满足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有效联结小农户与现代农村金融市场,对于农村金融服务乡村振兴、促推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基于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数据(CHFS2015),通过“零膨胀负二项回归”模型分析了农社利益联结对农户正规信贷满足度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相比普通社员农户,具有农社利益联结的农户更容易获得正规金融信贷,且在相同利益联结条件下精英社员相比普通社员的信贷满足度更高。从作用机制来看,农社利益联结程度越深,越能提升农户收入水平,且能使农户更加及时地归还贷款,从而提高农户信贷满足度。因此,在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战略协同背景下,需要强化农民合作社内部的利益联结,防范空壳合作社的虚假联结,推动农业产业链和供应链金融信贷,依托农社利益共同体降低农贷的“精英俘获”,加快农村金融普惠促推乡村产业振兴。  相似文献   
43.
产业扶贫是实现精准扶贫目标的根本之策,而农民合作社作为产业扶贫的主体之一,在破解农村贫困问题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基于429个贫困户的微观调研数据,运用倾向得分匹配(PSM)分析方法,从收益性维度实证分析合作社扶贫的不同方式对贫困户收入的影响。结果表明:合作社扶贫能显著提高贫困户收入。合作社扶贫使贫困户家庭人均收入显著提高17.82%,说明合作社扶贫对贫困户家庭具有显著的增收效应。但贫困户与合作社不同的利益联结方式对贫困户的收入影响存在差异。合作社扶贫显著增加了贫困户的农业生产性纯收入、工资性收入、转移性收入,但对财政性收入影响不显著,且农业生产性纯收入和工资性收入的增收幅度远高于转移性收入,说明农业技术支持、社内务工的扶贫方式的增收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44.
目前,我国学术界一般以西方合作社价值与原则为标尺来衡量我国农民合作社的规范性,存在着"制度背景的局限性""适用范围的局限性"和"理论范式的局限性"。西方传统上和现代中,合作社具有客观上的市场性与主观上的反市场性之间、资本与劳动所代表的市场权力反向变化之间的深刻矛盾,而矛盾的集中体现是平等的社员权利与社员异质性间的矛盾,且伴随着合作社实践的嬗变呈现出"公司化""营利性"等"异化""漂移"的倾向性现象。基于"过程观"或"生产力视野"的共享发展理念,内生于"中国特色"的农民合作社的益贫功能和共享性特质,其实现机制和依赖的制度环境具体通过普通社员的自由选择权和"用脚投票"机制、普通社员与精英社员的利益博弈机制、政府对合作社益贫行为的激励机制以及政府减贫行为的激励机制来促进共享发展。尊重中国农民"互惠理性"和合作共享的现实需求,需要全面深化改革,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制机制,增强整体制度环境的益贫性和共享性,这当是中国农民合作社是否"规范"之争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45.
立足福建农民合作社参与农业科技推广的实践,通过构建客观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采用AHP-模糊综合评价法对农民合作社参与农业科技推广的实效进行评价,并分析影响农民合作社开展推广的主要因素,在体系建设、人员科技文化水平及政策环境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思考对策。  相似文献   
46.
新农村观察     
《领导决策信息》2011,(44):23-23
农民合作社需要这样的帮扶 《农民专业合作社法》施行4年多来.发展合作社已成为活跃农村、发展农业、富裕农民的有效途径。但是.合作社个体发展规模不大、内部规范管理水平不高、辐射带动和服务社员能力不强等问题正在制约农业合作社发展壮大.创新帮扶方式、完善帮扶手段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47.
基于广东省、安徽省68县(区)的调查研究表明,农民合作社的综合异化度为52.49%,农民合作社异化现象十分普遍。合作社异化主要有3个主因子:事前异化包括按市价收购、入股筹资、重视社员培训和盈余返还,事中异化指一人一票制度,事后异化指入社自愿原则。以此作为解释变量,构建多元线性回归模型考察其对农民合作社绩效的影响。结果表明:3个异化因子分别对合作社绩效产生显著且不同程度的负面影响,其中,事前异化因子对6个变量均具有显著的解释力,事中异化因子对"较同行业竞争力"及对"组织成员认同度"不具有显著的解释力,事后异化因子仅对"帮助成员增加收入"不具有显著的解释力。  相似文献   
48.
农民合作社功能结构与农民收入灰色关联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农民合作社快速发展,其功能在不断扩展,生产、供销、信用已经成为农民合作社的主要功能,“三位一体”能有效提高农民收入。为研究农民合作社功能与农民收入的关系,以江西、安徽两省调研的一手数据为基础,构建灰色关联分析模型,结果表明:与农民收入提高关联度从大到小依次为供销、管理、生产、信用。未来农民合作社发展中需要逐渐扩展农民合作社功能,提高管理水平,推进农民合作社的联合发展,构建农民合作社顶层设计和发展规划,培养职业农民和家庭农场发展。  相似文献   
49.
基于京、冀、黑三省72家农民合作社的调查,考察了农民合作社的成员异质性及其对合作社收益分配控制权归属的影响。通过样本数据描述、因子分析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农民合作社的成员异质性并不是体现在成员农民身份的异质性上,而是休现在理事会成员与普通成员之间的文化程度差异、经营规模差异、社会活动能力差异、在合作社内的出资差异、在合作社内的角色差异等方面。理事会成员与普通成员之间异质性可以归纳为成员资源异质性和成员参与异质性两大类,其中,成员参与异质性会显著影响农民合作社的收益分配控制权归属,而成员资源异质性的影响并不显著。可见,通过提高普通成员参与程度,缩小成员参与异质性,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达到规范合作社收益分配决策机制的效果。  相似文献   
50.
程波 《创新》2016,(6):99-106
示范社是农民合作社的最高代表,对合作社发展具有明显的引领和示范作用。文章以广西获评的全国首批国家农民合作社示范社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对示范社的地区、领域及产业等结构研究,运用OLS进行影响因素回归分析,研究其分布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显示,区域农业经济发展水平的提升有利于示范社发展,而城镇人口数量的增加和农村人均农作物播种面积扩大与示范社发展具有反向关系,其他影响因素不显著。在今后的示范社评建工作中需加强示范社信息化建设,适度控制示范社数量,做好后续监测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