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51篇 |
免费 | 1篇 |
国内免费 | 2篇 |
专业分类
管理学 | 16篇 |
劳动科学 | 3篇 |
人才学 | 5篇 |
丛书文集 | 38篇 |
理论方法论 | 6篇 |
综合类 | 79篇 |
社会学 | 7篇 |
出版年
2021年 | 3篇 |
2019年 | 2篇 |
2018年 | 1篇 |
2017年 | 1篇 |
2015年 | 5篇 |
2014年 | 6篇 |
2013年 | 9篇 |
2012年 | 11篇 |
2011年 | 21篇 |
2010年 | 11篇 |
2009年 | 11篇 |
2008年 | 6篇 |
2007年 | 13篇 |
2006年 | 12篇 |
2005年 | 14篇 |
2004年 | 6篇 |
2003年 | 11篇 |
2002年 | 1篇 |
2001年 | 6篇 |
2000年 | 1篇 |
1999年 | 2篇 |
1998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王庆廷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239+242-239,242
法律的制定是为了惩罚人类的凶恶背谬,所以法律本身必须最为纯洁无垢。——孟德斯鸠一般而言,作为违法行为的实施者,违法者对其在违法活动中所扮演的角色是十分清楚的:从头到尾,作为策划者与制作者,在整个案件中,自编自演。基于此,很自然地就会推导出,违法者用话语将案件过程的重现将是最最权威、最最有力的证据,口供因此被喻为"证据之王"。但同时我们也会看到,违法者是要受法律制裁的,他们是不会轻易说出那些对自己不利的事实的。为了让违法者说出实话,历史上的司法者都为此绞尽脑汁,采用了各种各样的措施:刑讯逼供、威胁、引诱、欺骗以及其他一 相似文献
102.
傅达林 《社会观察(上海)》2006,(7):16-17
从“有困难找警察”到“命案必破”,公安机关期求从承诺式的口号中提升自身形象,却想不到引发社会上的无数质疑以及自身处境的诸多尴尬。“有困难找警察”让一些警力陷入鸡毛蒜皮的小事而难以自拔,现在很少提了;“命案必破”在争议中也不知命运如何。其实,很多漂亮的口号,当我们放在法治的理性思维中审视,都是不符合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也违背了倡导者自身的角色定位。及时摒弃旧的法律思维,更多地遵循法律理性,这才是我们迈向法治社会的前提。 相似文献
103.
104.
刑讯逼供自古以来就是我国司法实践当中的顽疾,它不仅严重损害国家司法机关的形象,更侵害了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人身利益。如何在立法及司法实践中进一步遏制刑讯逼供的现象,已是当务之急。本文在分析我国刑讯逼供产生原因的基础上提出关于刑讯逼供防治的一些个人见解。 相似文献
105.
刑事诉讼制度是社会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完善刑讯逼供的应对措施势在必行。确立举证责任倒置原则可以有效地抑制刑讯逼供行为。为保证该原则的实施,借鉴国外一些国家和地区的做法并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还应确立举证责任倒置原则时适用的程序规则和应建立的相应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106.
于晓川 《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Z1)
在我国刑事诉讼中,以刑讯逼供为代表的程序性违法现象屡屡出现,并且有愈禁止愈严重的趋势。本文对刑讯逼供的危害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治理刑讯逼供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7.
惠柳青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Z1)
刑讯逼供是指在刑事诉讼中,追诉者对被追诉者采取肉刑或变相肉刑的方法逼取口供的行为。作为一种获取被告人口供的野蛮方法,是我国刑事诉讼法明文禁止的行为。但在实践中这种现象却屡禁不止,时有发生。本文根据其在现阶段存在的原因,指出防治刑讯逼供的主要对策在于提高思想观念认识和完善立法和相关制度。 相似文献
108.
略论刑讯逼供的成因及矫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刑讯逼供深为人恶 ,但屡禁不止。本文从多角度多层次剖析刑讯逼供的成因。以我国实情为基点 ,结合国际通常作法 ,作者提出以彻底贯彻无罪推定原则为核心的综合矫治策略 ,期冀能从根本上遏制刑讯逼供 相似文献
109.
崔淑萍 《西藏民族学院学报》2007,28(5):84-86
引进沉默权制度在我国既有必要又有可能。之所以有必要性是因为其与无罪推定原则的精神实质一致,是保障人权的需要,是中华法系赖以发扬光大的需要,是与国际接轨履行国际条约和承诺的需要。同时,引进沉默权制度在我国当下的刑事司法制度实践中也是可行的,是因为世界上发达国家已经为我们提供了可咨借鉴的经验,我国一些地方司法机构作出了可贵的尝试,并不会导致口供的丧失,同时还有利于我国司法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和刑事侦查技术科技含量的增加。 相似文献
110.
刑讯逼供是一种暴力取证的方法,被我国政府明文禁止,但刑讯逼供现象仍屡屡发生.文章首先从历史、制度、司法技术等角度分析了我国刑讯逼供现象产生的原因,认为只有改变司法人员的思维模式,加强监督,赋予嫌疑人沉默权,确立非法证据除外原则,实行悬案搁置制度等措施,才能消除刑讯逼供现象.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