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8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管理学   1篇
民族学   1篇
丛书文集   30篇
理论方法论   7篇
综合类   69篇
社会学   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本文评价了斯蒂芬·茨威格作品的艺术风格 ,着重评价了他的作品《看不见的珍藏》的艺术魅力 ,揭示了小说最惊心动魄的一页 ,那些精心古画珍藏确实看不见了 ,在他的家中消失了 ,但对于赫尔瓦特来说却是“看得见的” ,因为 ,这些古画早已牢牢地珍藏在他“心中”  相似文献   
22.
文学思潮与创作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学思潮作为观念系统是一个群体性精神结构,它贯穿于整个文学活动各个领域。创作思潮是文学思潮整体中的部分,而创作方法则是创作思潮这个部分中的部分。就理论性质而言,文学思潮概念主要是文学史范畴,创作方法属于美学范畴。在外延上,文学思潮可以包合创作方法,创作方法既可以隶属于文学思潮,又可独立于文学思潮之外而存在。  相似文献   
23.
文章讨论了“现实主义冲击波”产生的现实背景和心理诱因 ,同时对这一世纪末文学思潮进行了理性分析。文章认为 :“现实主义冲击波”作家所标榜的“良知与责任”在作品中的表现是极为有限的 ,他们所呼应的虽是主旋律下的意识形态 ,对最下层人民的苦难却相当冷漠 ,它甚至可以说是 2 0世纪 90年代最缺乏人民性的文学思潮 ;与此同时 ,对“文学性”的漠视使其失却了应有的文学价值 ;它的出现标志着新时期文学启蒙和文学探索事业的终结。  相似文献   
24.
鲁迅既是中国现代小说创作的开山之父,也是中国小说现代化的奠基者。鲁迅在主题思想的开掘、悲剧观念的变革、创作方法的创新等方面,为中国小说的现代化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相似文献   
25.
从1940年代初到1970年代后期的工农兵文学,所采用的创作方法不是"社会主义现实主义",也不是"两结合"即"革命的现实主义和革命的浪漫主义相结合",而是"理想化现实主义"。这种创作方法一方面要求作品一定要表现出"将来的光明和希望",另一方面又要求作品集中地、强烈地、典型地体现阶级斗争的形势,呈现分明的阶级阵线和人物鲜明的阶级本质,体现党的阶级政策。"理想化现实主义"具有一定局限性:首先,工农兵文学的急功近利性减弱了其文学性;其次,这一创作方法采用了统一的、规范化的认识和运用,以致造成工农兵文学的趋同化和类型化,如果对其允许有不同的认识和处理,是不会影响文学的多样化的。  相似文献   
26.
"创作方法"作为中国20世纪文学批评的重要范畴,曾经将文坛上各种叱咤风云的"主义"都纳入到自己麾下,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批评视角。本文对"创作方法"概念的形成、它在中国的传入与应用、它的内涵演变、它的功能与阐释力进行了系统的考察,对1980年代以来围绕创作方法问题的论争进行了梳理与分析,并就这一概念的理论意义与应用价值提出了作者的见解。  相似文献   
27.
本文论述了现代文学的主要流派之一“未来主义”,分析了该流派主要代表诗人、作家、戏剧家马里内蒂撰写的〈未来主义宣言〉的创作方法、审美观及其未来主义的艺术特点,并指出了他在创作、审美观方面存在的一些不足与缺点。  相似文献   
28.
1922年,《小说月报》开展了长达十个月的关于“自然主义”的讨论,这是在文学脱离现实、滑入低谷的背景下进行的。这次讨论,涉及了中国文学要不要主义、应遵循什么样的主义以及自然主义的利和弊诸问题。这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次较有规模和影响的关于创作方法的论争,它标志着中国作家创作方法意识的空前觉醒。同时,这次讨论对自然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和现实主义文学的发展又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9.
围绕电视纪录片的自身特点,剖析了电视纪录片与其它新闻类电视节目最突出的不同之处--强烈的文学属性,从观念、风格、语言、结构、题材、创作方法等方面,阐述了电视纪录片是如何表现其文学属性的,以及电视纪录片与真正的文学作品之间的异同.  相似文献   
30.
本文旨在考察近年来文学创作中存在的片面追求象征效果的创作倾向,分析了“象征”的构成,说明了创作走入困境的原因及操作象征主义创作方法的尺度感,探讨了走出困境的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