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1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管理学   1篇
民族学   1篇
人才学   1篇
丛书文集   43篇
理论方法论   6篇
综合类   70篇
社会学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3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01.
中国古代缺乏比较自觉的海洋意识,本土文献中有关海洋地理知识的介绍也相对有限。中国传统文献中关于大型海洋动物的记述,多混杂着浓厚的神话传说色彩,或多与占符灵验相比附。明末清初西方耶稣会士的汉文地理学西书《坤舆万国全图》《职方外纪》《坤舆全图》和《坤舆图说》,不仅最早向中国人介绍了欧洲的世界地理学说,包括地心说、地圆说、五大洲观念和五带知识,还介绍了若干地理大发现以来关于海洋动物的新知识,并且将这些海洋动物的新记述与亚里士多德时代的西方传统相勾连,从而为中国人带来了大航海时代以来建立起来的新知识传统。这些地理学汉文西书的编刊,为19世纪中国人重新认识海洋世界提供了重要的知识资源。  相似文献   
102.
明末耶稣会士引入的西方学术文化 ,与当时中国社会崇尚实学的社会思潮相结合 ,引起了中国哲学在天道观、认识论和方法论方面的一系列具有近代性质的变革 ,孕育出中国哲学在向近代形态转型之前的近代性气质 ,从而构成了这一转型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关键性环节。  相似文献   
103.
张梅贞 《理论界》2008,(2):161-162
本文从跨文化传播中文化适应的视角出发,通过对明朝末年天主教传教士利玛窦来华传教的跨文化传播的经历进行梳理,展现了利玛窦在明帝国儒家伦理规范下突出的跨文化传播意识以及高超的跨文化传播技巧,深入剖析利玛窦的跨文化传播策略和方法,并揭示出其对当今跨文化交流的启示和借鉴所在。  相似文献   
104.
有别于天主教在非洲、拉美等地用武力推行传教的策略,在明代中叶进入中国的耶稣会传教士强调,传教要"适应"东方的文化风俗和政治环境,用和平的方式在东亚推广天主教.沙勿略、范礼安等人是16世纪中期和后期耶稣会在东亚传教的重要人物,他们在日本的传教经历为在华推行"适应"传教策略积累了丰富经验.换言之,在中国所谓成功的"利玛窦规则",在很大程度上受益于早期耶稣会士在日本的传教经验.  相似文献   
105.
在社会心理学的三元领导理论指导下,主要探究威权、仁慈和德行领导的“顶层设计”在中国大运河水资源管理与生态保护实践中所发挥的作用。研究发现:中央政府通过民主集中制,将马克思唯物主义自然观与中国治水的传统理念有机结合,从国家战略的层面颁布系列法规,为大运河文化带建设提供法律制度保障,为打造“大运河璀璨文化带、绿色生态带、缤纷旅游带”指明方向和路径;中央政府以民为本,对人民福祉给予长久、全面的关怀,为启动“南水北调”新航运颁布了三先三后的总原则,为实施“大运河经济带”国家战略,反复实地考察,制定出体现系统性、务实性和传承性的“顶层设计”方案;通过履行“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保护与管理总原则,创造性地将情、理、法融入富于战略性、系统性和实践性的“顶层设计”蓝图之中,赢得了广泛认可与支持。这使得“利玛窦困惑”在宏观、操作和效果层面得到有效破解。  相似文献   
106.
利玛窦在中国的所有活动都是以传教为宗旨的,推动中西方文化交流及其成果仅仅是围绕传教这个根本目标所达到的意外效果。因此,他的《天主实义》更应该成为研究利玛窦在中国所进行的文化活动时必须认真对待的文本。在利玛窦的思想历程中实际上存在着一个非常重要的转变,即由对与罗明坚合作的《天主实录》的满意到失望,《天主实义》的产生正是这种思想转变的结果。  相似文献   
107.
在古代中西关系史上,利玛窦(M atteo R icc i,1552~1610)是最为重要的人物之一。他在许多方面对东西方之间的文化交流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其中包括汉文世界地图的绘制。这些地图在当时流传甚广,曾强烈冲击中国人传统的“天下”观。不仅如此,利玛窦世界地图的影响还远远超出中国,波及日本、朝鲜等东亚地区。直到今天,我们依然可以在不同的国家中找到一些利玛窦汉文世界地图藏本,它们是东西方共同的珍贵文化遗产。在世界地图绘制史上,它在总体上呈现“万国”完整图像方面也显然是超出前人的重大成果,只是由于图上用的是汉文,这一点在西方学术界尚未得到充分的评价。  相似文献   
108.
利玛窦在内地的第一所教堂位置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583年,天主教传教士历尽艰难,终于获准在中国肇庆居住,至此,天主教再次在中国内地传播。仙花寺,即天主教传教士在中国内地建造的第一座教堂,见证了这段历史,记录了利玛窦等传教士在中国传教初期的全部历程和艰辛,它在天主教中国传教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根据有关史料和考察,提出今天位于肇庆市区西江河畔崇禧塔旁的一座两层楼古...  相似文献   
109.
宗教传播是文化交往的重要实现机制。明末耶稣会士利玛窦的宗教传播活动,不仅在形式上认同了中华文化,而且在内容上会通了当时占主导地位的中西文化,促成了中西文化交往的实现。这一史实为全球化时代的文化交往实践提供了一面“历史之镜”。  相似文献   
110.
《肇庆学院学报》2013,(4):91-91
为进一步加强中西文化及利玛窦研究领域的学术交流与合作,深化肇庆历史文化研究,扩大人文肇庆的社会影响与国际知名度,我校拟于2013年11月中旬举办"第三届中西文化交流与利玛窦"国际学术研讨会。此次会议将由广东省社会科学联合会、澳门基金会与肇庆学院等单位共同主办,肇庆学院承办。会议以"利玛窦与明清中外文化交流""肇庆特色历史文化及其现代价值""广府文化视野中的粤西重要历史人物研究"等突出地域特点的议题为研讨重点。拟定会期为3天,会议规模为80人左右,届时将邀请欧美、港澳台及大陆学者共同参与。据悉,前两届"中西文化交流与利玛窦"国际学术研讨会,得到了中外学者的大力支持,取得了丰硕的成果。2006年12月第一届研讨会之后,肇庆市与利玛窦家乡意大利马切拉塔市开始友好往来与文化交流;2010年12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