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救赎"概念自启蒙运动之后,常被当作神话、迷信而遭到人们的无情唾弃。但是,纵观整个哲学史,从古希腊的知识哲学、中世纪的基督教哲学到近代的主体哲学,再到德国的古典哲学,甚至到现代的人本哲学和批判哲学,都始终贯穿着、潜存着灵魂救赎的内在意识,只不过救赎的方式不同而已:它们分别以哲学、宗教、道德、审美和政治作为救赎方式。本文试图对这些救赎方式作一番本体论意义上的解蔽与澄明。 相似文献
32.
33.
34.
35.
澄明是海德格尔哲学的一个重要词语。在心物一体的神秘境界里,获得显现的世间一切是被世界化、澄明了的事物,而不是没有灵性的生硬之物。世间万物是在心物一体之境域中舒展着,在这一境域中天与人、心与物聚集为统一的空间,海德格尔将这境域称之为澄明。庄子的性命之情与海德格尔的澄明之境有着共通之处。庄子之性命之情,指的是人素朴真纯的自然本性和原初天性,是人的生命与天地万物浑然一体、融通会合的诗意情境。 相似文献
36.
创造和建构意义是人类生存最基本的命题,人类存活动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产生意义、创造意义和建构意义的过程.生态审美为人类提供了认识-工具理性所缺乏的关于生命存在的深层意蕴和体验,敞开了一个思考存在意义的新的生态性视域,是人类通达存在意义澄明之境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37.
王学荣 《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6):86-91
回溯历史,古典经济学家对生产力做出了艰苦卓绝的探索,生产力理论的发展经历了一个长期衍化的过程。从辞典到传统教科书,传统生产力观具有不同的表现形态,或“征服”、或“利用”、或“控制”,尽管形态各异,却都存在着相同或相似的“弊病”,这与马克思生产力理论是背道而驰的。学术界长期将“传统生产力观”与马克思生产力理论二者“划等号”的做法是不对的,应当坚决摒弃。充分的迹象表明:传统生产力观是不科学的,是对马克思生产力理论的极大误解和曲解,应当加以扬弃,努力实现传统生产力向生态生产力的当代转换。 相似文献
38.
孔子“乐”的体验既不来自于对外在客观真理的认知,也不来自于主观情感的选择,而是来自于生命追求与道(仁)合一后的精神自由。因此,这种“乐”乃是一种“自得之乐”,它超越了外在的富贵、权势、物欲等利害关系的束缚,使自己的生命进入到了一种至善至美的澄明之境。但是,孔子的这种“自得之乐”又不同于庄子追求的个体之“乐”(“逍遥游”),因为这种“乐”的背后潜藏着对社会人生的深深之“忧”,这种深沉的忧患意识正是孔子美学所独有而老、庄美学所缺乏的,它体现出孔子美学的深刻之处。从这个意义上说,孔子所追求的生命圆融实际上也可以说是一种忧乐圆融,它蕴藏着真正的人文关怀深度和人道情操的生活内容。 相似文献
39.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开放性,使任何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解构和建构解成为可能,哲学史和共运史业已证明了这一点,不幸的是这种状况从马克思、恩格斯在世一直持续到现在.虽然其中也不乏诸多真知灼见,但分享开放性前提的同时必须注意:任何理论的应用都需要澄明和界定其基本前提.我们不仅要问:马克思主义哲学开放性时应秉持的前提在何种意义上提出的?无疑是感性的社会现实问题.这是马克思哲学革命的本质意义所在.任何对此问题的含混回答或避而不谈,只会为各种附会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和做法大开方便之门.这在当前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中是必须省察的,本文拟就此问题做些批判性的检讨. 相似文献
40.
“诚明”之境是儒者“天人合一”的人生理想,是儒者的安身立命之地。“存在”的“澄明”为“此在”的人生追求,亦为“此在”的“无何有之乡”。两种不同人生境界的产生有其深刻的社会文化背景。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