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43篇
  免费   133篇
  国内免费   9篇
管理学   891篇
劳动科学   680篇
民族学   50篇
人才学   221篇
人口学   432篇
丛书文集   1052篇
理论方法论   200篇
综合类   1955篇
社会学   365篇
统计学   639篇
  2024年   25篇
  2023年   96篇
  2022年   114篇
  2021年   116篇
  2020年   103篇
  2019年   90篇
  2018年   54篇
  2017年   86篇
  2016年   187篇
  2015年   204篇
  2014年   423篇
  2013年   286篇
  2012年   311篇
  2011年   391篇
  2010年   398篇
  2009年   476篇
  2008年   559篇
  2007年   377篇
  2006年   334篇
  2005年   366篇
  2004年   334篇
  2003年   318篇
  2002年   210篇
  2001年   194篇
  2000年   153篇
  1999年   79篇
  1998年   61篇
  1997年   24篇
  1996年   28篇
  1995年   30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4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从理论演进来看,基于比较优势的产业转移理论中,赤松要的雁行形态理论用雁阵曲线来描述国际产业动态转移所带动的本国产品比较优势的形成和产业结构升级.小岛清的边际产业扩张理论认为本国的边际产业只有转移出去才能重新获得比较优势.弗农的产品生命周期理论从产品的三个不同生命周期来阐释产业转移过程中形成比较优势的阶段.邓宁的国际生产折中理论用企业产权优势、交易成本最小化优势、政府规制的保护因素等来分析产业转移过程中的比较优势形成.在基于劳动力流动的产业转移理论中,刘易斯模型深入探讨了发展中国家主要产业部门运动的规律,认为现代部门的扩张可以使传统部门受益.费景汉-拉尼斯模型认为农业部门对工业部门的贡献不仅在于向工业转移其增长过程中所需的劳动力要素,还转移农业产品剩余.综合比较来看,无论是基于劳动力流动还是基于比较优势的产业转移理论,都有其内在的理论精华和研究重点,能够为中国承接新一轮的国际产业转移所运用.  相似文献   
72.
中国各地区间劳动力市场相对分割,劳动力在地区间自由流动存在制度障碍,同时由于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导致工资率存在较大差异,进而可能导致各地区城镇居民劳动参与行为存在较大差异。应用微观经济计量方法分析中国东中西部地区城镇居民的劳动参与行为,并估算不同地区城镇居民劳动参与的工资弹性。结果表明:在每个地区内部,女性劳动参与的工资弹性均明显大于男性劳动参与的工资弹性;随着地区工资率的上升,女性劳动参与率明显上升,劳动参与工资弹性明显下降;随着地区工资率的上升,男性劳动参与率呈现出上升趋势,但劳动参与工资弹性没有显示出持续下降趋势。因此,消除户籍制度形成的劳动力市场分割,提高工资水平,不仅能够有效地促进城镇居民的劳动参与和就业,而且有助于抑制地区之间收入差距的持续扩大。  相似文献   
73.
个人资本视域下的劳动力移民城市贫困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中国农村劳动力在向城市迁移的过程中遭遇"制度藩篱",该劳动力移民群体与城市制度内人口、知识移民和财富移民相比,个人资本水平低是其在城市贫困的致因。通过个人资本积累能够消除劳动力移民贫困。  相似文献   
74.
文章通过对相关研究成果的梳理,讨论了人口红利的理论内涵,进一步分析人口红利的性质,以此为基础,实证描述中国人口数量红利和质量红利的现状与未来趋势。研究发现,人口红利是指特定时空背景下人口年龄结构中劳动力的数量和质量状况可能为经济增长提供有利性或机会的一种状态,这种状态实质上就是一个前置条件,是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基础和前提。根据对中国目前及将来劳动力数量和质量供给状况的研判,劳动力供给相对过剩和结构性失衡是两大长期的基本矛盾,随着技术进步和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这两大基本矛盾将会更加尖锐和更加复杂。因此,未来中国,只有通过深化人事制度、退休制度改革,完善教育机制、产业机制及生育政策等,方能更好地收获人口红利。  相似文献   
75.
姜玉欣 《青海社会科学》2002,(6):26-28,41,42
贫困是迄今为止没有任何一个国家能够完全根除的社会顽症。对于这一顽症的界定 ,不同的国家不同的研究者有不同的指标和分类 ,但基本可以达成一致认同的是 :贫困意味着由于自身或外部的种种发展障碍或制约因素而得不到发展机会 ,进而陷入到一种持续的基本生活资料匮乏的生存危机和生活困窘状态。近年来各国政府都在努力采取各种措施 ,力图将本国的贫困人口减至最低。我国自 1994年国务院制定了“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以来 ,在反贫困问题上已经取得了一系列的成就。但当代中国的农村贫困问题依然严重存在 ,扶贫工作正面临着新的形势和挑战…  相似文献   
76.
我国城镇劳动力配置二元结构及其转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提出我国城镇劳动力配置的二元结构表现在就业体制二元性,工资收入调节双轨运行,城乡劳动就业区别和户籍壁垒三大方而.认为其主要原因是国企改革与劳动力退出障碍互为因果,体制内就业者的既得利益刚性,社会保障制度改革滞后和劳动力供求严重失衡.在此基础上对转换二元结构的目标、途径、过程、模式选样作出论证,最后从促进企业家市场和工资市场化,实施再就业工程,完善社会保险制度,缩小劳动力供求差距和改革户籍制度等五方面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77.
目前我国的产业结构、所有制结构面临着重大调整。结构调整在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也使相当一部分职工下岗,加之每年都新增大量劳动力,大批农民进城,使就业形势显得十分严峻。正视并处理好就业问题直接关系到有效推进结构调整、保持经济持续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大局。因此,建立与完善就业机制是需要认真研究的问题。我们通过调查,针对存在的问题,写出了以下几篇论文,就建立与完善就业机制提出了意见。   我们认为就业难,再就业更难,难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就业空间小、岗位少,劳动力市场供给大于需求。现在寻找职业的,不仅有下岗…  相似文献   
78.
中国城镇劳动参与率的变化及其政策含义   总被引:39,自引:0,他引:39  
同失业率一样 ,劳动参与率也是反映就业状况的一个重要指标。在失业严重的情况下 ,那些年龄偏大、教育水平偏低的劳动者 ,因长期找不到工作而丧失信心 ,退出劳动力市场 ;同时 ,本拟进入劳动力市场的新生劳动力可能推迟或放弃寻找工作。这种劳动参与率的降低造成一种隐蔽性失业现象。本文利用第五次人口普查和五个城市的调查数据 ,展示了近年来 ,在下岗和失业现象日益严峻化的同时 ,劳动参与率的下降趋势 ,并揭示了城镇失业率与劳动参与率之间的关系 ,表明劳动参与率的下降是失业的结果。通过建立两个计量经济学模型 ,对影响劳动者处于就业、失业或退出劳动力市场等三种状态的因素进行了分析 ,并在此基础上阐述了相关结论的政策含义。  相似文献   
79.
《东岳论丛》2016,(2):97-102
近年来颁布施行的有关儿童权益保护的系列政策在保护留守儿童权益、促进留守儿童成长方面起到了应有的作用,但有关儿童权利保护政策的价值、执行力、专业性、针对性、评估等方面都需要强化。针对相应问题,建议留守儿童权益保护政策的走向要着重关注:留守儿童保护过程中的权利取向、家庭为本的留守儿童权利保护模式的政策建构、留守儿童保护的政策过程机制的落实、留守儿童保护的专业化社会工作队伍建设。  相似文献   
80.
目前提高职业教育吸引力的关键是:完善劳动力市场,消除劳动歧视,使受教育者获得合理的市场回报;同时,职业教育要对自身地位有一个理性认识,努力办出特色,培养出劳动力市场所需要的合格人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