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篇
  免费   1篇
管理学   5篇
民族学   1篇
丛书文集   26篇
理论方法论   4篇
综合类   29篇
社会学   3篇
统计学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51.
苏共的解体既有历史方面的原因 ,也有现实方面的原因 ,既有政治方面的原因 ,也有经济方面的原因 ,既有国内方面的原因 ,也有国外方面的原因。限于篇幅 ,在此我们不作全方位、多方面的探讨 ,仅从几个主要的方面结合“三个代表”思想的重要理论加以探讨  相似文献   
52.
太平洋战争时期,是中国收回香港主权的极好时机,中国政府曾就战后香港归属问题多次与英国进行交涉。由于种种原因,收回香港主权的目的没有实现。这次斗争的失败,为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历史教训。  相似文献   
53.
中国近古时期之所以欠缺甚至全无重大的原创性发明,盖在于历史包袱太重、政治经济体制迟迟不能更新,导致社会发展滞缓、民智闭塞、心灵禁锢、鲜有志趣的追求和功利的激励。这一沉重的历史教训,我们理应牢牢记取。  相似文献   
54.
近日,宁夏统计局梅延彦局长在阅读了河南省统计局靳占修所著的《浮夸忧思录》一书后,认为提高统计数据质量责任重大。要求科研所将这本书翻印后,发给各市、县(区)统计局局长和自治区统计局各处长,并有针对性的在《统计与经济》杂志上分期刊出供大家学习领会。深刻汲取历史教训。本刊选登《浮夸忧思录》摘要,供大家学习。  相似文献   
55.
中国粮食生产波动周期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济周期是一定区域经济在一定时期内发展变化的真实反映.同时,也为其未来走向提供了某种预示.中国粮食生产波动周期分析,不仅是对过去的总结,而且也是对未来可能走向的昭示.中国50多年来粮食生产波动周期向我们展示的教训及启示,对于我国今后粮食安全工作意义非常重大.  相似文献   
56.
1945年中关抗日同盟取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对于饱受外强欺辱的中华民族 而言,是一百年屈辱史的总决算,是中国收复台湾统一全国的时刻。而在罗斯福为战后世界 安排设计的蓝图中,美国延续了战时中关同盟的基本格局,并以此构成美国东亚战略的核心 即“联华抗苏”、扶植中国、压制日本军国主义。但是,美国在中国革命即将取得最后胜利的 1949年前后,出于反共反苏的全球战略的需要,其东亚战略在朝鲜战争后出现了根本性逆 转,即由从前的“扶中抑日”转变为“扶日制中”。美国东亚战略的转变,对东亚格局特别是台 湾问题产生了严重影响。  相似文献   
57.
成功的代价--论英国工业化的历史教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光耀  刘金源 《求是学刊》2003,30(4):116-120
作为第一个实现工业化的国家,英国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但是英国人为此也付出了沉重的代价.总结英国工业化的历史教训不仅对于英国,而且对于尚未实现工业化的国家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8.
草原所处的生态环境,大抵土层较为贫瘠,加之干旱少雨,宜于牧草生长,却不适于农耕种粮。勉强开荒农垦,头一年因为把杂草翻压在土下,变成了压青肥料,加上草地上历年陈陈相因而积攒下来的腐殖质以及根瘤菌,这一年的农作物会出现一片欣欣向荣的丰收景象。第二年就差下去了。到了第三年、第四年,原来的那点老本耗光了,这块土地便沦为一片  相似文献   
59.
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精神实质指的就是马克思主义本土化的俄国实现,是马克思主义俄国化进程中形成的一种社会主义实践模式: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形成、发展及其崩溃的历史经验表明.苏联社会主义模式是历史的产物,具有历史形成的必然性和合理性,同时苏联社会主义模式只是马克思主义本土化的个别模式,它的崩溃和失败并不意味着马克思主义和科学社会主义的失败,它的失败只是意味着一种马克思主义本土化模式应该寻求新的实现。  相似文献   
60.
梁绍辉 《老年人》2011,(1):41-41
萧衍,字叔达,小字练儿,兰陵(今江苏武进县)人,南朝宋大明八年(464)生于今江苏江宁。他的父亲萧顺之虽然也官居高位,但他是靠齐高帝萧道成发迹的新贵,所以萧衍全无纨祷子弟的习气,从小刻苦攻读,博通众学,打下了一代学问大家的基础。齐永明四年(484),竟陵王萧子良招聘文学之士。20岁的萧衍与沈约、谢胱等前往应聘,号称“八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