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9864篇
  免费   3111篇
  国内免费   1018篇
管理学   15462篇
劳动科学   884篇
民族学   8909篇
人才学   3793篇
人口学   847篇
丛书文集   41173篇
理论方法论   8031篇
综合类   80281篇
社会学   12435篇
统计学   2178篇
  2024年   696篇
  2023年   2802篇
  2022年   2812篇
  2021年   3815篇
  2020年   3214篇
  2019年   3874篇
  2018年   1450篇
  2017年   2609篇
  2016年   3569篇
  2015年   5591篇
  2014年   11927篇
  2013年   10754篇
  2012年   12600篇
  2011年   12826篇
  2010年   11899篇
  2009年   11933篇
  2008年   13988篇
  2007年   10334篇
  2006年   8442篇
  2005年   7842篇
  2004年   6780篇
  2003年   6115篇
  2002年   5326篇
  2001年   4611篇
  2000年   3416篇
  1999年   1640篇
  1998年   901篇
  1997年   701篇
  1996年   468篇
  1995年   305篇
  1994年   235篇
  1993年   145篇
  1992年   117篇
  1991年   77篇
  1990年   64篇
  1989年   30篇
  1988年   27篇
  1987年   19篇
  1986年   19篇
  1985年   15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1篇
  193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一文化由经济所承载,经济由文化来界定和促动,两者相生共长,互为条件,相向制约。经济是文化的基础,文化是经济的反映。文化作为对人生和社会基本关系的意识形态,是经济、政治制度、社会结构在历史演化过程中的凝结和概括,是经济矛盾和政治矛盾的集中反映。对经济矛盾、经济规律、经济发展秩序的探讨和论证而形成的经济思想是文化的重要内容。文化通过它对人的价值观、思想、道德的制约而制约人的政治与经济活动。文化对经济活动的支配不仅表现在个体人的价值观、道德上,而且表现在思想对社会总体的经济制度、法律、政策及管理、调整…  相似文献   
992.
历史有什么用?在有些“历史学家”看来,这似乎是一个浅薄无知、荒唐可笑的问题。然而,它恐怕真的是一个千古谜题,永远也难以有完全透辟的解答。那些自以为对此问题的回答可以驾轻就熟甚至一语破的的人,也许正是深陷于执迷的泥淖而又不自知的人。有多少大师级人物对这个问题决不敢丝毫看轻,而是带着特有的困惑认真地寻解。   作为年鉴学派创始人之一的法国人马克·布洛赫,曾为回答这一问题专门写过一本书:《历史学家的技艺》(又名《为历史学辩护》)。作者在该书的“导言”中开宗明义地交待了这样一个写作由头:他十分宠爱的小儿…  相似文献   
993.
中国史学的双重职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每个民族在其发展过程中,都会遭遇一个很难摆平却又必须摆平的问题,即幸福与德行有可能相背离的问题:   一个有福的人未必是一个有德的人,有可能一生屡做恶事;   一个有德的人未必是一个有福的人,有可能一生历经苦难。   一个民族若要维护其社会公正,就必须设法在这德与这福之间保持某种平衡:   对那些有福而无德的人予以追究,   对那些有德而无福的人予以补偿。   反之,若不做这种追究和这种补偿,那些有福无德的人就会无所畏惧,那些有德无福的人就会深感失望。于是,这个民族就会出现价值失衡,只重视幸福而轻视德…  相似文献   
994.
1.教育必须提供新资源教育应该为社会发展、为个人的精神成长提供新的资源,也就是比目前所流行的社会思潮更丰富、更有个性的资源。社会本身具有强大的外部强制性和内部惰性。外部强制性体现为要求一致性、要求所有的思想行为都符合主流和规范。内部惰性体现为主动地追求时尚、追求一致,自觉地墨守成规、不思更改,以便在时尚和一致中求得永远的安全。但是,人们要想创造更加适合自己生存的环境,就必须经常地变革社会,要想创造更加完美的自我形象,就必须经常地变革自身。这种变革必须有新的文化理想和价值观念作为依据与动力。这些依…  相似文献   
995.
骈赋的七大主题咏怀、述德、恋情、讽劝、感伤、隐逸、玄理等,突出表现了魏晋南北朝士人身处乱世产生的深重的忧患意识和恓惶的情绪,表现了他们对玄理世界的不懈探求,体现了他们对理想、真理、个性自由和美好人格的向往和追求,反映了他们高度的理性批判精神.与主题相适应,骈赋的结构也表现出种种特点.  相似文献   
996.
杨晓 《学术研究》2001,18(10):114-119
本文通过大量日占时期台湾殖民教育的第一手资料,对日本占领台湾时期,台湾总督府确立殖民教育方针的过程,殖民教育方针的内涵与实质,以及殖民教育方针实施对台湾人民的精神奴役所造成的历史及现实危害进行了深刻地剖析,从文化的视角揭露了殖民文化对殖民地人民的精神伤害和历史的歪曲.  相似文献   
997.
关于马克思学说的双重解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衣俊卿 《学术研究》2001,(12):76-79
本文认为,马克思的哲学是关于人的存在活动和本质的深刻阐释,是人的存在的本质性文化精神的自觉澄明.马克思哲学需要不断同现代理论与实践展开对话与碰撞,从而不断引发重大的理论与实践争论,催生新的理论流派和新的实践模式.从这种意义上讲,对马克思哲学的不断阅读和重新阐释,是马克思学说的一种重要发展途径.作者认为,在基本的理论形态上,马克思哲学表现为关于人的存在的实践哲学,而具体的表现形态上,它表现为人的实践的超越本性和批判精神的文化哲学.  相似文献   
998.
历史是凝固的现实,现实是流动的历史。历史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江泽民同志成为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的核心后,在多种场合发表了许多有关中国历史包括新疆历史问题的讲话。认真学习这些讲话,对于我们继承革命传统,指导当前的经济发展和改革开放事业,加强新疆的民族团结,维护新疆的社会稳定,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只有洞察历史才能洞察现实,才能把握社会发展的规律 历史虽然不可能重演,但在特定的条件下,社会历史现象却常常会以惊人相似的形式和面貌反复出现,借鉴历史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在人类漫…  相似文献   
999.
本文从腾格里崇拜、圣山崇拜与力崇拜这几方面人手,从文化层面民俗学角度对鄂尔浑突厥汗国以《阙特勤碑》为代表的几个重要碑铭作了初步文化分析与探究,以期追寻突厥语族民族古代文化、思维观念、认识观念与礼仪习俗的某些特质以及若干典型形态.  相似文献   
1000.
梁振华 《云梦学刊》2001,22(4):79-81
政治本位的近世湖湘文化在中国近、现代史中曾独领一代风骚,然而在当代却遭遇了从极盛走向衰朽的命运湖南文学的百年盛衰,也恰恰能够从湖湘文化精神本身的优长与历史局限中找到潜因.20世纪湖南作家创作心理定势及其创作文本思想倾向、艺术特质都受到了湖湘文化深刻的影响和规约.田中阳之新著<湖湘文化精神与二十世纪湖南文学>便对这两者之间的深刻关联进行了富有创见性的精要论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