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277篇
  免费   281篇
  国内免费   50篇
管理学   575篇
劳动科学   18篇
民族学   774篇
人才学   207篇
人口学   4篇
丛书文集   2315篇
理论方法论   399篇
综合类   4687篇
社会学   580篇
统计学   49篇
  2024年   33篇
  2023年   141篇
  2022年   159篇
  2021年   194篇
  2020年   177篇
  2019年   133篇
  2018年   71篇
  2017年   164篇
  2016年   243篇
  2015年   296篇
  2014年   742篇
  2013年   709篇
  2012年   736篇
  2011年   730篇
  2010年   741篇
  2009年   661篇
  2008年   843篇
  2007年   565篇
  2006年   445篇
  2005年   355篇
  2004年   288篇
  2003年   258篇
  2002年   228篇
  2001年   197篇
  2000年   156篇
  1999年   110篇
  1998年   63篇
  1997年   40篇
  1996年   29篇
  1995年   20篇
  1994年   29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9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6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50 毫秒
211.
"乌日贡"大会是以赫哲族传统渔猎文化为背景,以表现古今赫哲人生产生活为主题,集民族民间文化体育项目为一体的综合性民族节日.在赫哲族传统渔猎文化逐渐成为濒危文化遗产之际,"乌日贡"大会无疑承载着抢救和保护文化遗产的重任.  相似文献   
212.
从《诗经》到现在的《中国民歌集成》都真实地反映了许多历史故事、人物及人民的生活。每一个历史时期都有其不同的表现形式、不同的风格及丰富的内容,了解和学习民歌的意义不仅在于它的形式和风格,更重要的是深含在其中的民族文化的精华,体现出一种不屈、乐观和奋发自信的民族精神,了解和学习民歌是陶冶情操,加深修养,提高文化素质的重要内容。也是加强爱国主义教育,促进精神文明建设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13.
少数民族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审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琳 《民族论坛》2007,(8):18-19
本文基于对我国少数民族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价值内涵的分析,通过语言学、历史学、民俗学、艺术学、天文学、医药学等多学科观点及实例的阐释,对少数民族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进行了审视。  相似文献   
214.
2016年,湖北省民宗委按照《湖北省财政扶贫资金管理办法》和《湖北省少数民族专项资金管理办法》有关规定要求,统筹省级专项资金1350万元助推民族地区和少数民族社会事业加快全面发展。该资金重点用于开展民族助学工程、民族文化进校园、民族体育运动员教练员裁判员培训、  相似文献   
215.
刘锋  代燕春 《民族研究》2007,(2):104-105
所谓"日三省乎己"是中国古代哲人强调反省自我的重要性的精练表达.对于任何学科的发展来说,不断地反省学科的发展轨迹,反省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上不同的"学科范式"的意义以及局限性都是十分重要的.陈庆德教授等人合著的《人类学的理论预设与建构》(社会科学  相似文献   
216.
幸福的花垣     
《民族论坛》2007,(11):57-58
雄伟挺拔的崇山峻岭,沟壑纵横的神奇地貌,这一切构成了花垣旖旎的风光。而文学大师沈从文的小说《边城》,更是让这个地处湘、渝、黔边陲的县城为世人所熟悉。这里悠久的历史渊源,美丽的自然风光,丰富的矿产资源,繁荣的农村景象,灿烂的地方文化,众多名胜古迹,独特的民情风俗……如山花烂漫、群星闪烁,展现在人们面前。  相似文献   
217.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开发式保护框架   总被引:30,自引:0,他引:30  
鉴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殊性,单纯的记录、保存和隔离的做法,不能有效地保护。本文提出引进旅游市场机制,调动政府、商家、学者和文化主体的积极性,使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现实生活中找到生存的土壤。  相似文献   
218.
来源于生活的苗族鼓舞苗族鼓舞的历史源远流长,《周礼·地官·鼓》就曾有相关文字记载。殷墟出土的木鼓、楚墓出土的绘漆木鼓、战国秦汉画等,则将古代木鼓的大小、种类等都明明白白地呈现在世人面前。它们与我们今天所用的鼓有一个重要区别:今天的鼓是竖置的,鼓面向上,鼓者上下敲击;而古代的鼓则是横置,即鼓面侧居左右两方,鼓者从左右两旁击鼓。苗族的木鼓就保持了这种古老的横置方式。早在苗族先民还住在“水与天相连,一天涨几回”的水乡时,他们就用击鼓议事来商定迁徙。《祭鼓词》唱道:“击木(鼓)响冬冬,爸妈心挨拢,击木(鼓)响呔呔,爸妈乐…  相似文献   
219.
自古以来,藏族与大自然和谐相处,以独特的方式保护着大自然,进而产生了独特的自然保护意识和生态意识,深心地影响着世世代代的藏族人民。通过藏族英雄史诗《格萨尔王传》可窥探古代藏族先民对自己生活的环境——大自然的朦胧认识、崇拜到竭力保护这一过程,本文阐述了人类不是大自然的主宰者,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均衡互利,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才是永恒的主题与朴素观念。  相似文献   
220.
在中国古代,民间的疫病是经常发生的,据《尚书》《诗经》《国语》《史记》和《汉书》等典籍记载,大多数朝代不同程度地发生过疫情。面对疫情,古人如何应对?在长期的"战疫"过程中,古人发明和总结了许多行之有效的应对方法。这些章法,时至今日,依然可鉴可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