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29篇 |
免费 | 0篇 |
专业分类
管理学 | 12篇 |
民族学 | 1篇 |
人才学 | 2篇 |
丛书文集 | 35篇 |
理论方法论 | 5篇 |
综合类 | 64篇 |
社会学 | 8篇 |
统计学 | 2篇 |
出版年
2023年 | 2篇 |
2022年 | 3篇 |
2021年 | 6篇 |
2020年 | 2篇 |
2019年 | 2篇 |
2018年 | 1篇 |
2017年 | 2篇 |
2016年 | 1篇 |
2015年 | 4篇 |
2014年 | 8篇 |
2013年 | 9篇 |
2012年 | 6篇 |
2011年 | 9篇 |
2010年 | 16篇 |
2009年 | 11篇 |
2008年 | 5篇 |
2007年 | 9篇 |
2006年 | 3篇 |
2005年 | 2篇 |
2004年 | 5篇 |
2003年 | 5篇 |
2002年 | 6篇 |
2001年 | 4篇 |
2000年 | 6篇 |
1998年 | 1篇 |
1997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12.
丁万明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2(2):98-102
司马光的经济思想是保守的,但他的保守是建立在他对中华帝国深刻理解的基础上的。他主张开源节流,阐扬轻徭薄赋、黜奢崇俭、蓄积与常平的“富民”思想。针对日益严重的财政经济危机,他提出了一整套经济改革的主张。最主要的是他对传统社会经济运行规律和经济管理的深刻体认。 相似文献
13.
14.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1)
《潜虚》是司马光的未完之作,系一部篇幅较短的象数类作品。本文首先对《潜虚》文本进行了甄别,认为今本《潜虚》虽由后人补完,但其结构是司马光本人确立的。其次,本文跳出道学谱系,重点研究了《潜虚》的理论与现实语境。《潜虚》以象数的形式回应了北宋中期普遍的理论问题:如何统合天人。其答案,即天人法则的一致性,则构成为唐宋思想转型中的重要环节。《潜虚·体图》不仅仅是司马光等级名分论、君主核心论的简单呈现,更是以政体说回答了他晚年所面临的最大政治困境——王安石变法。《潜虚》针对的是当时最为迫切的理论与现实问题,在宋代思想史与政治史上都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司马光的城市文学书写,开辟了城市文学的一个新方向、新思路,即不再是对于城市的排斥、贬低,不再是将城市视为与田园相对立的、与理想相排斥的空间,而是从积极、肯定和赞赏的眼光去书写城市.司马光的城市文学叙事,十分自觉地、有选择地接受着洛阳城市文化的影响,感受着洛阳城市文化的特定的历史文化氛围,同时,他的文化活动与文学创作,也在自觉与非自觉地参与了洛阳城市文化的创造与城市意象的建构.司马光在洛阳建构起自己独乐、隐逸的都市家园与精神世界. 相似文献
16.
郭晓东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5)
司马光是宋代<中庸>诠释的儒家先行者之一,但其<中庸广义>一书佚失已久,学者鲜能了解到其具体的诠释思想与理论特色.笔者根据卫涅的<礼记集说>中所辑出的若干材料,与司马光<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中的相关材料相结合,从经学史与道学史的双重脉络来具体讨论司马光对<中庸>性与诚这两个核心概念的诠释.从后来成为主流之道学的学术范式看.司马光对性与诚的论述都存在着诸多不足之处,但从另一方面看,司马光提出的诸多问题,不论其论性还是论诚,都成为了后来道学的核心语汇.因而,不论是义理上还是经术上,司马光一方面承接着汉唐之旧传统,另一方面虽指向了宋明之新风气,但又尚未达到穷深极微、洞彻心性本体的境界. 相似文献
17.
战国中期,上天赐予了秦国一次伟大的机会,发生了一场伟大的变革——商鞅变法。司马光当然不会错过这次机会,《资治通鉴》当然不会落下这次记载。 相似文献
18.
任楚威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24(3):150-152
司马光不仅是一位史学家、政治家,而且也是一位杰出的编辑家。过去对司马光的研究,注重于他的史学思想和政治思想,而对他的编辑思想的研究则显不足。从编辑素养、对编辑工作的贡献和编辑作品对社会的影响等方面来看,司马先是我国历史上一位杰出的编辑家。 相似文献
19.
《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5)
丞相袁太冲同两位官宦在客厅闲坐良久.一位官宦说:“司马相如与卓文君结缘,太美了。”另位官宦说:“受宫刑时可太痛苦了。”他把司马迁受官刑事.张冠李戴,记到司马相如头上。袁太冲闭目摇头,不无嘲讽地说:“温公听说也吓了一跳。”“温公”指司马光。“吓”什么?怕也同相如一样“受宫刑”。 相似文献
20.
宋代司马光说:“凡人之才性,各有所能,或优于德而强于才,或长于此而短于彼。”用人如器,各取所长。领导者对待不同类型的下属,则应当采取不同的用人之道,使他们克服短处,发挥特长。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