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25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11篇
管理学   48篇
劳动科学   10篇
民族学   214篇
人才学   16篇
人口学   3篇
丛书文集   267篇
理论方法论   67篇
综合类   476篇
社会学   43篇
统计学   10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28篇
  2014年   71篇
  2013年   63篇
  2012年   90篇
  2011年   97篇
  2010年   82篇
  2009年   93篇
  2008年   100篇
  2007年   57篇
  2006年   52篇
  2005年   54篇
  2004年   49篇
  2003年   34篇
  2002年   37篇
  2001年   41篇
  2000年   29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丁帆  李兴阳 《江汉论坛》2007,4(1):128-132
孙犁影响下形成的"荷花淀派"是中国新文学史上为数不多的"跨时代"的文学流派之一.他们的乡土抒写,在即时性的政治意识形态话语中,灌注和张扬具有恒久魅力的人性与人情.其内在精神蕴涵,既有传统美德的承传,又有现代人道主义精神.在叙事形式上,承续京派乡土抒情小说传统,善于在诗化、散文化的小说中,创造清新明丽的意境,形成优美、婉约的艺术风格.这样的审美形态在其流派活跃的年代,始终处在主流话语的边缘;而在其流派沉寂的年代,却又获得了恒久的艺术魅力与影响.  相似文献   
132.
李林惠 《南方论刊》2015,(2):101-102,72
新文人书法自上世纪80、90年代开始真正走进我们的视野,到现在与当代众多书法流派一道,丰富着当代书法文化。本文着重分析具代表性的书法流派,剖析新文人书法现象,力求由此寻找当代书法文化发展的突破口。  相似文献   
133.
黄彦伟 《阅江学刊》2015,(2):137-143
在明代中叶吴中文人群体的诗歌创作中,祝允明的诗歌特色鲜明,美学风格多样,具有强烈的尊体、辨体意识,秉持诗各有至处的原则。在两汉至隋唐的时间跨度内,祝允明坚持选择第一义的作品作为诗法对象,从而呈现出多元化的美学追求,而这种风格取向又是与其执中持正的论诗标准,创作主体的才性、气质有着内在的关联。  相似文献   
134.
杜文忠 《职业》2012,(29):21-22
机械制造工业是国民经济的装备部,在国民经济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无论是传统产业,还是新兴产业,都离不开各种各样的机械设备。机械制造工业提供的装备水平对国民经济各部门的技术进步,有很大的和直接的影响。机械制造工业的规模和水平是反映国民经济实  相似文献   
135.
五四新文学运动,接受西方文学思潮影响之一,即结束了印象或感悟式的批评方法,而以西方关于思潮和流派的眼光,观察与透视古典与现代诗歌发展现象.思潮流派的分析性思维,进入诗歌和整个文学研究界域,结果是:新诗纷繁复杂的现象,得以梳理廓清.人们的接受视野,开辟出新的天地.作为对象的诗人群体和脉系里,一些艺术因素被突现的同时,另外一些艺术因素被淡漠或隐蔽了.不同民族差异很大的诗歌现象,在相似与对应的呼唤中,传达方法与思维运行的深层联系的寻找,使得这种理论借鉴和移植,显示出现代性的品格与新鲜的生命活力.  相似文献   
136.
中国新诗从诞生之日起,至今已走过了近一个世纪的历程,其命运之曲折坎坷在所有新文学样式中大概可算最为突出.她从开始时的态度最决绝、变化最彻底但成绩并不理想的初期阶段,发展到后来,在不到几十年的时间里迅速汇集和重演了西方诗歌几百年的演变历程,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时至90年代,诗歌似乎又失去了曾有的辉煌和风采,成为了在文学的诸样式中,环境最为困难的一个,诗的地位日见窄狭和窘迫[11].  相似文献   
137.
那种认为中国的土壤无法生长出现代主义文学,即便生长了也只能走向伪现代主义的观点,是悖离历史主义批评原则的估衡误差,是文学观念错位铸成的意识迷津.无论怎么说,中国新文学尤其诗歌中存在一股不小的现代主义潮流,是难以否认的客观态势.在70余年的历史跋涉中,它以不绝如缕的顽韧姿态左冲右突,留下了一条清晰的运动轨迹--20年代的象征诗派、30年代的现代诗派、40年代的九叶诗派、五六十年代的台湾现代诗、七八十年代之交的朦胧诗派、80年代中期后的后朦胧诗派,构成了现代诗潮中意义特殊的一脉.  相似文献   
138.
张新 《学习与探索》2001,(2):112-114
不言而喻,现代都市是伴随现代文明一起发展的.由于中国曾经是一个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的封建社会,并且这种社会形态培养了与其相适应的文学情趣,所以鲁迅说:我们有馆阁诗人,山林诗人,花月诗人……;没有都会诗人.当新文学运动勃兴之时,虽然中国社会已经转型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并且真正具有现代都市形态特征的城市也已经出现:但是,现代城市在数量与质量上的弱势,而且大部分新诗人是从农村走出来的这一事实,使他们在观念、视角、知识、经验和文学情趣等方面,都没有做好接受都市文化的足够准备.这就形成了如文学评论家李长之所说的那种情状:现代文学大部分是写实的,写实中又大半是写农村的,鲁迅先生的《阿Q正传》已开其端.  相似文献   
139.
回眸近百年来的新诗,如果让我以十分计的话,大概可以以六分成就,四分遗憾回答.自然,不同的评判者,有不同的标准,不同的着眼点,必然会得出不同的结论.完全求同,实无可能,也无必要.还应看到,在新世纪之初考察刚刚过去的上一世纪的事,准确性往往因时间距离太近而受影响.莎士比亚、杜甫都是在他们逝世多年后才获得应有的评价.  相似文献   
140.
李卉 《日本研究》2000,(1):79-84
“无赖派”又被称作“新戏作派”,是日本继“战后派”后 ,产生的一个新的文学流派。无赖派作家们企图如实地记叙当时虚无、颓废的混乱社会 ,以及置身于其中的人。在战后的开放气氛中 ,雄居文坛前沿 ,“取得了辉煌的业绩”。本文试就这一流派的形成、文学特征及主要作家作品予以探讨 ,以期明晰这一段复杂多变的文学历史。无赖派的形成与文学特征  日本的战后是一个混乱的年代。人们一方面匆匆地抛弃旧传统旧道德 ,另一方面又找不到新的精神支柱替代 ,精神低迷 ,处于迷惘、不安、绝望的状态。在这个混乱的社会现状中 ,以往受压抑、受禁梏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