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2篇
  免费   9篇
管理学   1篇
劳动科学   1篇
民族学   23篇
人才学   2篇
丛书文集   90篇
理论方法论   6篇
综合类   94篇
社会学   1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21.
民间结社是社会史研究中的一个课题,中古以前的相关资料缺乏依然是目前这项研究的主要症结.本文通过吐鲁番和古代龟兹出土的汉文文书,对唐代西域地区的民间结社进行了新的探讨,使得这个研究领域的资料有所扩大,具体认识有所深化.  相似文献   
222.
《东西南北》2009,(10):72-72
乌鲁木齐蒙古语意为“优美的牧场”。记得我最初到新疆的时候,被吐鲁番哈密一带的大戈壁给镇住了。过兰州过河西走廊还有大片的绿色,玉门关嘉峪关至吐鲁番,大概是中国最荒凉的地方。乌鲁木齐让人心中一亮。这是一座东南西三面环山的大城,被天山环绕,北面向准噶尔盆地敞开。在新疆生活好多年以后,知道最好的牧场在天山腹地,比如巴音布鲁克草原、那拉提草原,都是天堂一般的地方,是牧人们吟唱的“夏牧场”,我一直怀疑卫拉特蒙古人的伟大史诗《江格尔》中反复吟唱的“宝木巴”圣地就是天山阿尔泰山中的“夏牧场”。天山被誉为西域瀚海中的“湿岛”,  相似文献   
223.
敦煌、吐鲁番地缘相近,其文献时代相续,性质多同,内容上互补互证,且多所关连。敦煌、吐鲁番文献的发现乃至文献的特性,有着极为相似的境遇与历程。不论是文献的比勘,内容的考定,或互释互补,乃至有体系的文化解读,均显示敦煌学与吐鲁番学既要分进,也需适时的合流。一百多年的发展,不论发掘、收藏、编目、研究、出版等,敦煌学与吐鲁番学均已形成各自的体系,自然有必要继续比翼齐飞,分头前进。  相似文献   
224.
本文对吐鲁番地区坎儿井命名进行归类分析,从中探索坎儿井称谓的人文地理、自然地理等规律和特点。  相似文献   
225.
吐鲁番阿斯塔那89、169、170号墓和哈拉和卓50、99号墓中出土的相关文书不是简单的“财物疏”或“僧尼名籍”,而应是佛教僧侣对布施物(儭利)通过唱卖、唱买而进行分配的分儭文书,也是目前我们所能看到的关于佛教僧侣分配儭利的最早记录。这些文书中往往用“施”“士”“食”“■”等表示布施之义,其结构主要包括含有许多僧尼名录的分儭文书和以某一名僧尼为主的分儭文书,儭利分配的结果往往用“佘”“少”“长”等记帐符号来表示。  相似文献   
226.
227.
正2013年10月19~20日,由新疆师范大学主办,北京大学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新疆师范大学黄文弼中心、文学院、西域文史研究中心和新疆龟兹研究院共同承办的"黄文弼与中瑞西北科学考查团"国际学术会议在新疆师范大学隆重召开。来自英国、德国、俄罗斯、日本等国以及中国大陆和台湾地区相关研究领域的八十余名专家学者共襄盛会。本次会议所提交的论文视野广阔、方法新颖、材料丰富、思维多元,兹据其内容分四个大类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228.
吐鲁番唐代军事文书揭示西州在玄宗开元元年(713)之前,设置赤亭、柳谷、白水、鹳鹆、银山等五镇、十戍;自开元始银山镇改戍,即西州置四镇、十一戍.其部署:以西州治所高昌城为中心向四周要道辐射状布局,与轻骑兵相辅相成,构成西州军防体系.  相似文献   
229.
关于吐鲁番出土文书《租酒帐》之解读与"姓"字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卫斯 《西域研究》2003,(2):44-52
本文对吐鲁番出土的《租酒帐》进行了校正。通过对《租酒帐》不同类型例句中相关字、词的解释及全句的解读,认为这是一份麴氏高昌王国时期官府对新老葡萄园主收交租酒时的“年终决算表”。作者支持“姓”乃容器的观点,并引用考古资料证实“姓”是一种可容120至180升的大型贮酒陶器。最后从语言学角度分析:“姓”是“罂”或“瓮”的通假字。  相似文献   
230.
程喜霖 《西域研究》2006,8(3):22-29
吐鲁番阿拉沟新出唐代鸜鹆镇烽铺文书,揭示了唐烽铺的建制,填补了唐兵制的空白,补充了史籍的缺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