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6篇
  免费   10篇
管理学   1篇
劳动科学   1篇
民族学   23篇
人才学   2篇
丛书文集   87篇
理论方法论   6篇
综合类   92篇
社会学   1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杨富学 《南都学坛》2004,24(1):80-84
9至15世纪是古代回鹘诗歌创作最为繁荣的阶段,艺术成就达到了相当的高度。内容丰富,题材多样,既有汉文作品,也有回鹘文作品,而以后者最能代表古典回鹘诗歌的突出成就。回鹘诗作从内容到形式都深受宗教的影响,除少量汉文作品外,几乎没有传世文献,均为出土物。其诗主要押首韵,有时在押首韵的同时又押尾韵,这是古典回鹘诗歌的显著特色。  相似文献   
32.
回鹘是一个以善于兼容外来文明而著称的民族,不论其宗教信仰还是文学创作,都深受外来文明的影响。他们先后信奉过萨满教、佛教、摩尼教、景教、祆教、道教和伊斯兰教等,差不多涵盖了古代亚欧大陆曾经流行过的所有国际性宗教。这些宗教的流行,对古代回鹘文学影响甚巨,敦煌、吐鲁番等地出土的为数众多而丰富的古代回鹘文宗教经典与文学作品为这一研究提供了极为丰富的资料。  相似文献   
33.
唐代留居中国的九姓胡人身份分为著籍者、非著籍者、"投化胡家"和"胡客"四大类。著籍者被视为"归朝"者;非著籍者被称为"兴生胡"("兴胡")"客胡";"投化胡家"应是在唐朝定居并在某地登记、著籍不满10年的中亚胡人;以贡使或质子身份来华的九姓胡人被称作"胡客"。对于这四类九姓胡,唐朝政府采取了不同的管理方式。  相似文献   
34.
35.
8世纪后期,世为游牧民的回鹘人接受了摩尼教。9世纪迁徙到塔里木盆地之后,他们依然是摩尼教的狂热崇信者。不过在10世纪11世纪之交,回鹘君主放弃对摩尼教的支持,转而皈依在塔里木盆地据有主流地位的佛教。高昌故城α寺院对回鹘摩尼教的命运具有象征性的意义。那里曾经是一座繁盛无比的摩尼大寺,但随着983年回鹘君主开始对这座摩尼寺展开迫害,最终在1008年将之改建为一座佛寺。目前尚待研究的是摩尼教徒如何转化为佛教徒的过程,这也是我们探讨的主题所在。出土于昔日的α寺院遗址的古回鹘语写本*U 9271,记录了摩尼教与佛教并立时期回鹘高昌国的信仰状况,其中神职人员的员数和捐施品数量的多寡,业已显示摩尼教在衰落而佛教恰在欣欣向荣之际。不过,文书也体现出当时两大教团仍然由同一官方功德主或平信徒集团资助,在α寺两教和平共处,既有竞力角逐、彼此压制,也有融合之势。   相似文献   
36.
火焰山南麓、木头沟河三角洲地带,吐鲁番高昌故城巍然屹立于戈壁瀚海之间。故城以北约5公里处,便是闻名世界的阿斯塔那古墓群。阿斯塔那古墓群是3-8世纪高昌城官民的公共墓地,因被哈拉和卓村分割,也被称作“阿斯塔那—哈拉和卓墓地”。“阿斯塔那”意为“首府”,指的就是高昌故城。500余座墓葬从城东北绵延约5公里直达城西北,占地约10平方公里。  相似文献   
37.
周宁 《中国民族》2023,(5):104-104
新疆博物馆历史展厅中,陈列着一件造型别致、色彩鲜艳的木器——唐代彩绘木亭模型。该木亭模型1972年出土于吐鲁番阿斯塔那古墓群501号墓,高20.8厘米、宽24.4厘米,为随葬冥具。它由基座、梁、木柱、斗拱、护栏等构件拼合而成,平面呈正方形,中间有八根圆柱支撑,下方有方形底座,四面均有栏杆,其中三面开门;柱头衔接亭顶部分较复杂.  相似文献   
38.
2022年7月14日,正在新疆吐鲁番考察的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交河故城,了解当地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等情况。总书记强调,交河故城是丝绸之路的交通要道,是中华五千多年文明史上的一个重要见证,有重要史学价值。要加强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不断扩大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增强民族自豪感、文化自信心。  相似文献   
39.
唐代租庸调以丁身为本,各类籍帐以登载丁中、防止户口脱漏为主要目的。户籍三年一造,计帐每年一造,在造籍造帐之间,丁中因身死、终制、逃走、新获免役等诸多身份变动无法及时体现在户籍计帐中。差科簿在非造籍年、非造帐时段丁中变动的登载上发挥着重要作用,以确保基层税务工作正常运转。从控制丁中、防止脱漏的角度来讲,差科簿是对户籍、计帐功能的补充与延伸。《唐令狐鼠鼻等差科簿》是县在一段时间内对新增的或需破除或需免役丁中的清点。这些群体虽然蠲免凭证、免役流程不同,但均会在一段时间内统一清点后汇总呈于州县审定。唐前期的赋役制度以丁身为本,而丁口死亡、逃走、社会身份变动需要地方基层政府适时将这些变化反映在籍帐上,故而对丁口的反复造簿也就不可避免。《唐赵恶奴等户内丁口课役文书》《唐赵须章等貌定簿(?)》详细记载户内丁口课役情况,它们与《唐令狐鼠鼻等差科簿》都反映了地方基层政府造簿工作的频繁,体现了以丁身为本的赋役制度的特点。这在一定程度上也推动着唐代赋役制度改革从丁身为本走向以资产为宗。  相似文献   
40.
黄楼 《西域研究》2023,(2):65-75
吐鲁番出土高昌国至唐前期文书中,存在一种叫作“秋”的粮食作物。结合考古遗址所见粮食作物遗存,可知文书中的“秋”即遗存中的高粱。“秋”是“秫”字在高昌地区的俗字,盖以“火”象形火红的高粱穗。高昌国时期,秫曾与大麦等搭配,得到普遍种植。唐平高昌后,粟得到更广泛的推广,租佃契约中的“麦秋”一词逐渐被“麦粟”取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