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3篇
  免费   8篇
管理学   20篇
民族学   6篇
人才学   14篇
丛书文集   114篇
理论方法论   21篇
综合类   200篇
社会学   23篇
统计学   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31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40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91.
社会发展的规律性,是在历史发展变迁和社会实践发展的过程中逐步展现出来的,是经过多角度、全方位的观察和反复比较中才为人们所认识和掌握的。共产党执政规律探索,自然需要多维度的视角和路径。中国历史上历代王朝执政历史活动中蕴含的规律性东西,西欧社会党执政的经验,苏联共产党丧失政权的沉痛教训,为探索共产党执政规律提供了有益的启迪和借鉴。  相似文献   
392.
参与并主编《莱茵报》是马克思投入革命实践的第一步。通过这段新闻工作,马克思开始联系了人民群众,并认识了无产阶级,深切地感受到和剖析了现实社会,激发和坚定了改造旧社会的决心和勇气,寻觅到了一批志同道合的战友,也清醒地反省和检察到了自己的弱点和不足,从而开始了从唯心主义向唯物主义,从革命民主主义向共产主义的伟大改革。马克思的这段实践活动,对一切新闻工作者都具有十分宝贵的启迪作用。  相似文献   
393.
王岳川 《求是学刊》2003,30(2):77-84
新世纪初年,中国学者对后现代的研究从哲学、法学、政治学、心理学、文学艺术、文化产业等方面展开,拓展了"后学"研究空间.学术界对后现代性的意义有了新的认识,注意到后现代主义不是单纯地消解理性,而是剥离现代性的遮蔽,并对现代性的合法性根据加以质疑.本文从传统、现代与后现代多元问题中考察后现代研究中的争论,对后现代激进哲学--解构哲学思想、后女权主义思想、多元论思想等加以分析,进而透过后现代政治社会学心理学,考察后现代政治学、社会学、心理学、神学问题,并对后现代文学艺术之维的多元话语透视等几个方面,展示了中国"后学"研究的最新学术轨迹.  相似文献   
394.
395.
运用历史研究法,通过对大量资料的深入研究,寻找早期马克思主义者成长的特点,并根据转变标志、成长过程两个方面的信息去描述、分析和解释这个特点;同时概括早期马克思主义者成长的一般规律,揭示当前培养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应关注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396.
我国西部开发历史悠久 ,翻开历史画卷 ,可以看到 ,中国汉、唐、元、清几朝政府 ,均对西部尤其是现在的新疆、西藏等地区进行过大规模的开发活动 ,其中不乏有益启示 ;现在我们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 ,加快西部地区的发展 ,有必要借鉴西部开发的历史经验 ,以为今用  相似文献   
397.
398.
在高校"概论"课8个教学版本中,社会主义本质论与社会主义发展战略论的理论方位、文字叙述经历了三个阶段。党的几代领导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不断发展,是三个阶段形成的内在根据。拷问先决理论、辨析理论关系、登眺理论向度,是考察本质论与战略论演进的理论启迪。  相似文献   
399.
雷锋精神,已经被纳入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成为了一种伟大的精神导向。弘扬雷锋精神,是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现象和实践活动,是中华民族对人类文明的重大贡献!雷锋的伟大发轫于感恩,成长于坚守,高尚于奉献,辉煌于笃行。雷锋同志的成长道路,给予我们特别是青年人诸多的启迪:要懂得感恩、不负年华、对标楷模、践履笃行。  相似文献   
400.
“良知见在”体现了良知的先在性与显在性,需要从本体论和工夫论两个层面进行讨论。良知在工夫论层面所见在的是善端,并非全体,故须人致良知以扩充之。良知是万物一体之仁,对万物的把握即是自我把握。心既是控诉者又是被控诉者,良知在流行发用中自我审判、自我省察,即“良知致良知”。“良知见在”实际上是“将理想作为现实”,即将良知显在于人伦日用,而不是“将现实作为理想”,即将当下一切经验当作良知。研究王心斋的良知见在说对深入把握泰州学派的良知思想有重要价值,也对现代人的心性修养、私德建设有一定启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