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5755篇 |
免费 | 499篇 |
国内免费 | 104篇 |
专业分类
管理学 | 356篇 |
劳动科学 | 17篇 |
民族学 | 117篇 |
人才学 | 109篇 |
人口学 | 4篇 |
丛书文集 | 6138篇 |
理论方法论 | 1180篇 |
综合类 | 8006篇 |
社会学 | 405篇 |
统计学 | 26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23篇 |
2023年 | 231篇 |
2022年 | 245篇 |
2021年 | 297篇 |
2020年 | 291篇 |
2019年 | 286篇 |
2018年 | 131篇 |
2017年 | 193篇 |
2016年 | 248篇 |
2015年 | 431篇 |
2014年 | 850篇 |
2013年 | 723篇 |
2012年 | 1035篇 |
2011年 | 1081篇 |
2010年 | 988篇 |
2009年 | 1070篇 |
2008年 | 1295篇 |
2007年 | 990篇 |
2006年 | 994篇 |
2005年 | 929篇 |
2004年 | 885篇 |
2003年 | 797篇 |
2002年 | 653篇 |
2001年 | 499篇 |
2000年 | 412篇 |
1999年 | 223篇 |
1998年 | 135篇 |
1997年 | 91篇 |
1996年 | 61篇 |
1995年 | 36篇 |
1994年 | 35篇 |
1993年 | 12篇 |
1992年 | 22篇 |
1991年 | 29篇 |
1990年 | 12篇 |
1989年 | 2篇 |
1988年 | 10篇 |
1987年 | 8篇 |
1986年 | 1篇 |
1985年 | 4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61.
《青春岁月:学术版》2015,(19)
体育技术的哲学思考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体育技术的伦理思考则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运用文献资料、逻辑推理、辩证分析、双向实证、阐释解读等人文与社会学研究方法,对体育技术哲学伦理学的困境进行了初步分析。运动医学是基于体育科学发展而来的,而后者又建立在人文体育的基础上,有必要探索运动医学伦理问题,这需要我们合理运用技术哲学的辩证思维,很好的化解体育技术异化问题,促进体育技术的合理运用问题,促进体育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62.
介绍了始于二十世纪前半叶西方现代哲学领域出现的后现代哲学思潮,通过分析后现代哲学转向的主要特征——对身体问题、语言问题、他者问题的重新思考,进而从三个方面研究后现代哲学思潮对当代建筑设计理论的影响:建筑体验与场所理论,建筑系统及其复杂性理论,生态建筑与地域主义建筑理论。总结当代建筑理论研究的新趋势,探讨当代建筑理论发展的深层原因。 相似文献
163.
中共中央政治局1月23日就辩证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和方法论进行第20次集体学习。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主持学习时强调,辩证唯物主义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我们党要团结带领人民协调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不断接受马克思主义哲学智慧的滋养,更加自觉地坚持和运用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增强辩证思维、战略思维能力,努力提高解决我国改革发展基本问 相似文献
164.
因为上帝拒斥人的本性,亚当和夏娃尽管懂得以最原始的文明形式遮蔽对神的叛逆和亵渎,但终于还是被逐出“圣洁”的伊甸园。神话杜撰者始料未及的是,他首先让人获得了最根本的生存与繁衍权利; 相似文献
165.
当代日本学界力图构建超越近代资本主义原理的"共生"理念,以人与人的"共生"和人与自然的"共生"为契机,建设消除人对人的歧视与压迫的环保型可持续发展社会,其中以尾关周二站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立场进行的理论阐述最有代表性。尾关分别采用马克思关于劳动与交往的异化理论、马克思对资本全球扩张趋势的洞察以及马克思关于人与自然的物质代谢观点,深刻批判了近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不仅带来了人对人的剥削和压迫,也从根本上破坏了人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为彻底解决以上危机状况,人类应该以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共生"作为哲学理念,构建人与人共同共生型社会和人与自然生态循环型社会。 相似文献
166.
167.
2011年12月28日,由中国太平洋学会学术工作委员会主办的“中国海洋管理研究”项目启动会在北京召开。中国太平洋学会会长张登义、国家海洋局海洋咨询中心主任潘新春到会致辞,会议由中国太平洋学会常务副会长鹿守小主持。 相似文献
168.
在中国哲学上"和"是作为与"同"相对举的范畴而提出,"和"是一个包含了差异性和多样性的存在,是差异性和多样性基础上的平衡、协调与统一;"和"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条件,也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中和之道"是事物按其内在属性和固有规律而呈现出来的一种最佳存在状态,是事物发展的尺度,也是社会发展的尺度;"中和"思想的内涵包括:天地之间的和谐,天人之间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人与自身心灵之间的和谐;"和而不同"是中国传统哲学和谐文化的价值原则;中国传统哲学和谐思想作为中华民族独特的文化和生存智慧,其思想内核为和谐社会构建提供了可借鉴的精神资源,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 相似文献
169.
170.
1905年9月12日出生于一个华侨后裔、清末举人又受到资产阶级维新思想影响的富庶之家.父亲雷子昌,母亲李佩芝.1919年5月4日五四运动爆发.为声援北京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