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097篇 |
免费 | 33篇 |
国内免费 | 2篇 |
专业分类
管理学 | 33篇 |
劳动科学 | 1篇 |
民族学 | 48篇 |
人才学 | 14篇 |
丛书文集 | 308篇 |
理论方法论 | 53篇 |
综合类 | 614篇 |
社会学 | 57篇 |
统计学 | 4篇 |
出版年
2024年 | 3篇 |
2023年 | 18篇 |
2022年 | 18篇 |
2021年 | 22篇 |
2020年 | 20篇 |
2019年 | 13篇 |
2018年 | 11篇 |
2017年 | 17篇 |
2016年 | 18篇 |
2015年 | 34篇 |
2014年 | 71篇 |
2013年 | 72篇 |
2012年 | 70篇 |
2011年 | 82篇 |
2010年 | 85篇 |
2009年 | 97篇 |
2008年 | 70篇 |
2007年 | 80篇 |
2006年 | 66篇 |
2005年 | 62篇 |
2004年 | 36篇 |
2003年 | 38篇 |
2002年 | 21篇 |
2001年 | 20篇 |
2000年 | 26篇 |
1999年 | 16篇 |
1998年 | 8篇 |
1997年 | 5篇 |
1996年 | 7篇 |
1995年 | 2篇 |
1994年 | 5篇 |
1993年 | 4篇 |
1991年 | 1篇 |
1990年 | 3篇 |
1988年 | 3篇 |
1987年 | 4篇 |
1986年 | 3篇 |
1985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1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12.
唐宋词内在质素演变略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宋词一般模式是:人物+场景—→心绪变化。词从晚唐五代到最终凝定不前的南宋时期,这三个要素是渐有演变的。从文本意义上说,这三个要素的演变,使词能不断地反映时代整体的社会心绪和意趣,并能不断地提供新的审美特质而始终使之处在时代文学发展的最前列,使之最终完成了由娱乐色彩较浓的文学品种向严肃文学过渡、由大众艺术向文人个人抒情艺术过渡的进程 相似文献
13.
宋卿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7(1):163-167
唐代平卢节度使始置于开元七年,与营州都督共同负责营州军政事务,在官职任职中,平卢节度使多以他官兼任,相继以营州都督、柳城郡太守、营州刺史充任,且多兼充支度使、营田使、运使等职,或摄御史中丞(大夫),亦兼押蕃使。 相似文献
14.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13(4)
明确歌行的含义是辨明歌行诗体的前提.历来所称之歌行有两个基本义项:一为部分乐府诗命题所用称谓,一指一种诗歌体裁.前者出现于汉世,其由来与音乐有关;后者得名于中唐,乃乐府诗创作流变和七言诗发展的结果.白居易、元稹、李绅等人最早提出这一诗体新概念,而正式将歌行体用于诗歌分类的是北宋初李方等人所编《文苑英华》. 相似文献
15.
孟二冬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4)
意境,是中国古典美学的重要范畴之一。从理论上明确提出诗歌“意境”的概念,并对之加以探讨的,是中唐时期的一些作家和诗歌理论家,这标志着中国古代诗歌意境理论的正式诞生。然而诗歌意境理论的诞生,绝非偶然,它与前人及同时代的文艺创作、文艺理论、学术思想及哲学理论观念等,都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方英敏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11):61-65
[摘要]高唐神女作为一个虚构的女性美形象较为真实地反映了战国后期人们对女性美的理想要求。高唐神女的身体美学意蕴的丰富性在于,她的出场既是男权意识驱使下的女性美想象,又与人类文化中的女性崇拜有关。前者生动地诠释了“女性美的男性制造”的美学内涵,后者则反映了女性独特的性别美学优势,对女性的颂扬实质上是透过她们的美丽向人世间最美好、最神圣的精神作由衷的礼赞。 相似文献
17.
王立群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47(1):115-122
北宋监本《文选》是宋刻李善注《文选》的第一个定本,该本形成之时对唐抄本《文选》的李善注、旧注都进行了整理.北宋监本整理《文选》旧注有新增、纠谬、补充三种主要方式,但在整理中也产生了讹误、衍文、失注、脱文、粗疏等项失误,北宋监本整理唐抄本《文选》旧注失误的主要原因一是未能广泛搜集李善注诸本,二是校勘草率,因此,对北宋监本《文选》的评价不宜过高. 相似文献
18.
19.
续卷三论金元明清四代诗派马伯庸、袁伯长才气开张,在杨、揭、范三家之上,而得名反次之,知人论世,以俟后之不随流俗俯仰者。注: 马祖常,字伯庸,天山人,元诗人,有《石田集》。袁桷,字伯常,宁波人,元学者,有《清容居士集》、《易春秋说》。 相似文献
20.
盛唐山水诗的高潮 ,植根于社会文化氛围 ,植根于大众的接受趣味。所以出现盛唐诗的高潮 ,是诗歌文本自身发展的结果 ,也是审美接受的生态效应。因此对山水诗创作—接受—再创作的循环状态的研究 ,即是注重山水诗生态环境和创作主体生态取向的研究。盛唐山水诗创作主体的创作自觉 ,表现出审美上取南北文化之长为理想境界的文化整合意识 ,表现出对于时代接受趣味的顺应。思想整合的盛唐文化生态 ,使山水诗水准卓特高标 ,出现了盛唐所特有的艺术生态和面貌 ,这在唐人选唐诗中得到真实而生动的展示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