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097篇 |
免费 | 33篇 |
国内免费 | 2篇 |
专业分类
管理学 | 33篇 |
劳动科学 | 1篇 |
民族学 | 48篇 |
人才学 | 14篇 |
丛书文集 | 308篇 |
理论方法论 | 53篇 |
综合类 | 614篇 |
社会学 | 57篇 |
统计学 | 4篇 |
出版年
2024年 | 3篇 |
2023年 | 18篇 |
2022年 | 18篇 |
2021年 | 22篇 |
2020年 | 20篇 |
2019年 | 13篇 |
2018年 | 11篇 |
2017年 | 17篇 |
2016年 | 18篇 |
2015年 | 34篇 |
2014年 | 71篇 |
2013年 | 72篇 |
2012年 | 70篇 |
2011年 | 82篇 |
2010年 | 85篇 |
2009年 | 97篇 |
2008年 | 70篇 |
2007年 | 80篇 |
2006年 | 66篇 |
2005年 | 62篇 |
2004年 | 36篇 |
2003年 | 38篇 |
2002年 | 21篇 |
2001年 | 20篇 |
2000年 | 26篇 |
1999年 | 16篇 |
1998年 | 8篇 |
1997年 | 5篇 |
1996年 | 7篇 |
1995年 | 2篇 |
1994年 | 5篇 |
1993年 | 4篇 |
1991年 | 1篇 |
1990年 | 3篇 |
1988年 | 3篇 |
1987年 | 4篇 |
1986年 | 3篇 |
1985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1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唐伐西夏与稷放丹朱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韩建业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38(4):119-123
公元前2600年左右,临汾盆地陶寺类型中大量东方文化因素的出现和当地庙底沟二期类型文化传统的衰弱,缘于陶唐氏的西迁和对西夏的征服。公元前2200年左右,陶寺晚期类型中大量北方文化因素的出现和东方文化因素的随之消逝,又是后稷所代表的姬周先民向南挺进的结果,这两次大的冲突及其余波,直接导致了夏人主体东南向移动并终至创建夏王朝。 相似文献
72.
本文从内蕴没、形象美、意境美、语言美、整体美五个审美要素论析唐宋词名句的构成,探讨名句的审美素质与审美特征,从审美的角度揭示唐宋词名句的成因。 相似文献
73.
李永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5):156-160
《唐故蜀州司户豆卢府君墓志》系河南洛阳新出唐墓志之一,墓主豆卢轨,字钦文,系北朝至隋唐间鲜卑望族豆卢家族成员。出于各种原因,豆卢钦文并不见于史传记载。墓志的出土发现,不仅对豆卢家族的世系有非常重要之补正作用,其中涉及的诸多问题也为我们探讨家族迁徙发展与政治局势演变间之关系提供了重要的思考线索。 相似文献
74.
75.
王晓骊 《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21(3):63-67
与以刚健雄浑的男性化审美风格为最高理想的古典诗歌不同,唐宋词在整体上具有女性化的审美特征。从发生学的角度,这一特征的形成与三大因素有关:第一,传统文化本身具有的女性化或者说双性化因子是其前提条件;第二,中唐以后“不在马上,而在闺房”的时代精神提供了现实土壤;第三,词体作为一种音乐文学本身所具有的“要眇宜修”的文体特征是其内在因素。 相似文献
76.
在检阅四库本《唐会要》卷七十四《选部上.论选事》和中华本《唐会要》卷七十六《贡举中.进士》时,发现二书或整段内容此有彼无,或史事时间序次歧互淆乱,或人名和官名互有出入,或文字衍脱讹误,凡此类可拾掇的问题不在少数。 相似文献
77.
儒学的转型和文学的解构——论韩愈的思想与创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安史之乱”以后,唐代在思想与文学上都有一次解构潮流,而韩愈是这一潮流的重要代表。他在儒学道统中独宗孟子,其意在于以孟子的心学为起点来重铸儒学,以对抗佛学的心学,从而开辟了儒学的汉学到宋学的转型之路;韩愈的文道合一的思想也与他对儒学的重铸具有密切联系。另外,韩愈在诗文创作上虽以“复古”为口号,但实质上是解构一切旧的文体范式,以凌轹古人、创意造言为务。韩愈的解构实践和观点,在中国文学史上发生了很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78.
刘子敏 《延边大学东疆学刊》2001,18(2):53-55
《唐·新罗·日本政治制度比较研究》一书中对“突厥”、“琉球”、新罗统一“三国”、唐太宗征高句丽的战争胜利与失败、新罗与中国的交往、百济两个国王的名字等问题的认识与提法值得再探讨 相似文献
79.
80.
啖助、赵匡和陆淳《春秋》学的学术转型意义,除却人所熟知的尊经排传,而又兼采三传、变专门为通学外,更有着理念层面上的内容:独特的《春秋》宗旨说建立了经文义说的主体性;记实书法原则的运用开启了“汉”、“宋”经学义理依据的转化;重以义例解经极大地加强了经文解说的自主性;重以“讥贬之义”解经暗含着其论说立场的转变;强烈的现实关怀再建了《春秋》经世学统。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