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41篇
  免费   43篇
  国内免费   7篇
管理学   47篇
劳动科学   1篇
民族学   16篇
人才学   11篇
人口学   2篇
丛书文集   390篇
理论方法论   78篇
综合类   693篇
社会学   48篇
统计学   5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5篇
  2022年   25篇
  2021年   24篇
  2020年   22篇
  2019年   26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29篇
  2015年   66篇
  2014年   111篇
  2013年   77篇
  2012年   77篇
  2011年   102篇
  2010年   70篇
  2009年   74篇
  2008年   97篇
  2007年   82篇
  2006年   59篇
  2005年   47篇
  2004年   44篇
  2003年   40篇
  2002年   35篇
  2001年   45篇
  2000年   27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西方的法治产生于近现代,但是法治思想和观念发端于古希腊,经过中世纪长期的酝酿之后逐渐形成和完。本文对西方法治理论的出发点即基础进行分析和探索,探讨西方的法治理论合理性结构的内在机理。本文认为,西方法治理论建构的基础,即人性的预设,保证了法治理论本身的合理化,西方法治理论的基础为二元:即人性本和人性本恶。  相似文献   
12.
中世纪基督教神学美学是围绕“美是上帝的名字”展开的。其中通过三位一体、创世、道成肉身、救赎和永生等基本教义的讨论,深刻揭示了美与真、的关系,爱、与信、望的关系,认识、意志、情感的关系,以及从对事物的美的欣赏到静观上帝--美本身的心路历程,不仅充分反映了中世纪人们的审美理想,也概括了人类某些共同的审美经验。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美育与德育、美育与智育、美育与体育三个方面相互结合的角度,论述了美育在高等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文章介绍了在教学过程中训练学生口才的三个阶段:学说、愿说;常说、会说;能讲、教。  相似文献   
15.
论与中立性之争是自由与社群之争后西方政治哲学向纵深发展的一条重要线索,如何回应它们之间的争论成为一个重要话题。对此,威尔·金里卡明确否认它们之间争论的关键是“正当与何者优先”的问题,并把出现这一问题的起因归咎于罗尔斯本人的误述。通过分析罗尔斯语境中正当优先性的两种含义及其与中立性的关系可以表明,金里卡的归因并不正确,他对罗尔斯的解释存在两个误解。尽管如此,在回答至论与罗尔斯之间的真正分歧时,金里卡也试图反思中立性原则。此种反思从人们的根本利益在于过一种美好生活之判断出发,论证个人自主性的重要性进而强调社会性文化也应作为平等关心的一部分。金里卡的回应因此既坚持了国家中立性,也明确援引社会至论,从而打破了中立性和至论两种主张之间的截然对立,并显示出中立性走向与至论和解的趋势。  相似文献   
16.
真、、美是人类所追求的崇高理想,也是人类包括行政活动在内的一切社会活动所必须遵循的基本价值尺度.行政活动从总什上来说是行政主体不断地趋向于真、、美的过程  相似文献   
17.
因营销将经济利益与社会利益二者有机结合,成为企业开展营销活动的重要趋势。基于详尽可能性模型,研究因营销产品—事件契合度对消费者态度的作用机制,提出两条路径:以温暖光辉为核心的积极路径和以怀疑为核心的消极路径。运用实验法对假设进行验证,最终得出下列结论:产品—事件契合度对消费者态度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产品—事件契合度高有利于产生更加积极的消费态度;温暖光辉在产品—事件契合度与消费者态度之间起中介作用。产品—事件契合度越高,产生的温暖光辉越多,越有利于消费者形成积极的消费态度;怀疑在产品—事件契合度与消费者态度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产品—事件契合度高有利于减少消费者的怀疑,并进一步形成积极的消费态度;怀疑的消极路径会对温暖光辉的积极路径产生影响,会最终影响产品—事件契合度与消费者态度之间的关系。在此研究基础上,为管理实践提出一些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8.
温暖     
【正】1他是北京市海淀区一位公交车司机。他像其他公交车司机一样,每天开着车在规定的线路上周而复始行驶。可是,他又是不同的。他的不同在于2006年的一件事儿。那年冬天,一位80多岁的老大爷在医院站点上了车。老大爷叫焦元庆,刚刚在医院看完病。他在小保姆的陪伴下坐车回家。可是,刚上车不久,焦大爷就突然犯病,身体无法动弹。小保...  相似文献   
19.
林泉  高宣扬 《求是学刊》2014,(3):43-49,2
卢梭接受了启蒙运动提出的范畴,却不赞同知识和理性能够解决一切问题的启蒙原则,而是提倡返回人的真实的自我来认识和解决现代社会的问题,通过研究人的自然原则来拯救病态的社会,由此实现关于美德和幸福的启蒙。为此,卢梭诉诸人的自然需求和真实内心感受,以新的视角研究人,开创了心理学和人类学的认知路线;并提出自然之作为研究的参照点,揭示现代社会的堕落,提出相应的救赎策略。  相似文献   
20.
柏拉图与孟子共同关注的问题,不同的是柏拉图引导西方哲学走向知识论,孟子引导中国哲学走向功夫论。论证实质是柏拉图从真理情结出发走向了求之路,并把求问题转化成为真理认识论问题,他的求之路可以表达为:认识真正的,真正的即真理。作为对比,孟子从的定义出发走向体之路。孟子把体问题转化为功夫论问题,这种体之路可以表达为:通过定义"仁义礼"来完成至。他们的共同结论是:生存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