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41篇
  免费   43篇
  国内免费   7篇
管理学   47篇
劳动科学   1篇
民族学   16篇
人才学   11篇
人口学   2篇
丛书文集   390篇
理论方法论   78篇
综合类   693篇
社会学   48篇
统计学   5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5篇
  2022年   25篇
  2021年   24篇
  2020年   22篇
  2019年   26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29篇
  2015年   66篇
  2014年   111篇
  2013年   77篇
  2012年   77篇
  2011年   102篇
  2010年   70篇
  2009年   74篇
  2008年   97篇
  2007年   82篇
  2006年   59篇
  2005年   47篇
  2004年   44篇
  2003年   40篇
  2002年   35篇
  2001年   45篇
  2000年   27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991.
992.
贺来 《学术研究》2008,(4):35-41
形而上学是传统哲学的核心,贯穿于其中的基本的哲学意识是一种"元意识".在形而上学的"元意识"中,包含着它对于人的理想形象的设定.以这种设定与信念为基础,必然导致人的生命存在的抽象化.本文着重讨论了形而上学"元意识"把"个人之"与"社会之"内在统一起来这一深层信念,分析了它所存在的内在困境,指出丛须超越这一信念,才能既保证"个人自由",同时又保证"公共之".  相似文献   
993.
《老子》"事善能"辨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老子>八章(王弼注本):"上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地,心渊,与仁,言信,正治,事能,动时.夫唯不争,故无尤.""事能"句,帛书甲、乙本均同.古今解<老>者,皆以此"能"字为能力、才能之能.如:"能方能圆,曲直随形"(河上公注)、"于使自己作事有能力"(秦维聪<李耳道德经补正>123页,中州占籍出版社.1987.)、"处事要像水那样有力"(黄瑞云<老子本原>11页.人民文学出版社.1995.)、"做事于发挥能力"(戴维<帛书老子校释>98页,岳麓书社.1998.),等等.  相似文献   
994.
行政行为中的伦理妥协以"最高"为目的,使其获得了合法性存在之理由;然而它却以"必要恶"为手段,使其合法性存在又遭到质疑.本文欲从行政行为的伦理妥协存在的前提、可能、风险以及限阈来探讨这个有争议的问题.  相似文献   
995.
王哲君 《生存》2020,(5):0208-0208
坚持以德为先、育人为本,全员参与、全方位执行、全面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学校要把“做事先做人,树人先树德”作为办学理念,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进行潜移默化地渗透德育教育,培养学生厚德至,行健自强。  相似文献   
996.
田丰 《船山学刊》2016,(1):14-21
王船山作为明末遗老,对晚明心学狂禅深恶痛绝,并在其著作中多次对阳明及其后学尤其是"无无恶"学说批判。但思想史从来不可能有真正彻底的反题与断裂,本文试图梳理船山的"无无恶"思想,及其与阳明思想之异同,从中见出晚明思想转折的内在理路。  相似文献   
997.
在罗尔斯的正义原则的论证中,"基本"发挥着重要作用。"基本"是人们在原初状态的无知之幕下作出合理选择的心理动机,同时也是区别最不利者的重要指标。正义二原则对我国构建和谐社会有着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98.
李莹 《北方论丛》2016,(6):70-74
梭罗的《瓦尔登湖》具有很深的中国先秦经典情结。在其著作中或明引,或间引,或暗引,引用自如,方式灵活,契合自洽,体现了真、、美的高度完美的有机结合。引用经典,不仅丰富了文化意蕴,提升了思想境界,而且更是彰显了西方学者酷爱中国先秦圣哲经典好学精神与宏阔视野,由此彰显出中国传统文化的无限魅力。在当今世界多元文化交融发展的生态格局中,《瓦尔登湖》全方位、多角度、立体化地引用中国先秦圣哲经典精神的成功典范,更具有学术价值与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999.
幸福是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在其<尼各马科伦理学>中重要论述的论题之一,其中,他指出幸福是一种最高的,但幸福的获得是有条件的.亚里士多德的幸福理论给我们指出创造幸福生活的途径.  相似文献   
1000.
自然规律、法律、道德等构成了人的社会生活的基本框架,人的行为会受到它们的规定和规范。如果说人在社会生活中有着超越自我的追求,如果人们有着对理想的社会境界的向往,那么只能在道德中去寻求前进的道路。因为,道德所指示的无论是相对于个人的还是相对于社会的共同,都引领着人们超越现状。人的以其他形式表现出来的理想在本质的意义上,都必然包含着和可以归结为。在工业社会中,人们在理论活动中也常常提及以及共同,但在实践上却因为社会的理性化或社会的理性建构而封堵了“致”之路。这也构成了人类堕入风险社会的原因之一。在风险社会及其高度复杂性和高度不确定性条件下,只有对的追求,才能构建起人类命运共同体,才能赢得人的共生共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