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576篇
  免费   579篇
  国内免费   70篇
管理学   3817篇
劳动科学   277篇
民族学   1026篇
人才学   699篇
人口学   152篇
丛书文集   5840篇
理论方法论   1734篇
综合类   8795篇
社会学   2289篇
统计学   596篇
  2024年   129篇
  2023年   543篇
  2022年   572篇
  2021年   704篇
  2020年   662篇
  2019年   463篇
  2018年   220篇
  2017年   356篇
  2016年   614篇
  2015年   902篇
  2014年   1971篇
  2013年   1490篇
  2012年   1622篇
  2011年   1950篇
  2010年   1747篇
  2009年   1568篇
  2008年   2367篇
  2007年   1582篇
  2006年   1196篇
  2005年   1194篇
  2004年   768篇
  2003年   601篇
  2002年   574篇
  2001年   624篇
  2000年   408篇
  1999年   129篇
  1998年   58篇
  1997年   59篇
  1996年   41篇
  1995年   24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 毫秒
991.
动态     
《职业》2016,(7):44-45
人社部:金砖国家举行首届劳工就业部长会议【本刊讯】近日,首届金砖国家劳工就业部长会议在俄罗斯乌法市举行。会议围绕高质量和包容性就业、劳动力市场正规化、劳动和就业信息交流等议题进行了深入讨论交流,并且开展了社会伙伴对话。中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信长星出席会议并发言。  相似文献   
992.
中国本土学术话语中的“民族”概念有一个演进的过程.古代“族”的概念以及“族类”观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种群体分类体系.近代“民族”的使用始于西方术语翻译和汉语由文言向白话的转变,明显受到西方民族-国家和民族主义理论的影响.新中国成立后,马克思主义与苏联模式长期在我国民族理论研究中占据主导地位,围绕民族译名及民族形成问题出现过几次论争.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内学界对民族概念的讨论日益朝解构和多元反思的方向发展.综而观之,中国本土民族概念的传统导源于中华民族历史形成的多元一体格局,强大的包容性使其逐渐形成了内涵丰富、外延宽泛、使用灵活的独特话语体系.目前学界对民族国家与现代民族国家的使用不够规范,建议把民族国家作为特指性概念专门指称西欧早期民族国家,而把现代民族国家作为泛指性概念,用来指称所有时期和类型的民族国家.  相似文献   
993.
作为“边缘族群”与“华夏中心”良性互动的典型,容美土司认同多民族国家的历史与经验至今为后人赞赏与称道.容美土司国家认同本质上是对多民族国家的认同,文化认同是根基、身份认同是核心、政治认同是表征,三者表现出统一性与矛盾性的变化;在土司与王朝的良性互动中,容美土司实现了族群认同与国家认同的有机结合,并在这一过程中实现族群发展与文化繁荣,为国家稳定与繁荣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相似文献   
994.
"失败国家"是个敏感的西方政治术语,指代运营困窘惨淡的国家。"失败国家"常伴有民族冲突滋生。"失败国家"与民族冲突之间的内在逻辑表现为统和权威乏力与族际政治动荡相伴、资源匮乏引致族际争夺、认同差异导致族际关系断裂。"失败国家"难以抑制民族冲突,民族冲突发过来又常常导致国家更加失败。  相似文献   
995.
道教与中国公共外交的关系问题很少引人注意和重视.而实际上,道教在中国公共外交中具有独特的地位和作用.首先,道教可以为“和谐世界”的外交理念提供思想资源.其次,道教可为中国公共外交提供平台和通道.其三,道教国际交流活动本身可以体现中国国家形象.  相似文献   
996.
中国各少数民族有两个根,一个根是自己的民族,一个根是自己的国家。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的目的就是留住这两个根,民族认同、国家认同需要社会心态的健全为其基本条件。社会心态的健全与民族认同、国家认同的关系表现为自我的四个新变化和新进展,即:其一,自我开始民族认同、国家认同的历程。其二,自我产生民族认同、国家认同的心理需求。其三,自我产生民族认同、国家认同的社会需求、其四。自我产生民族认同、国家认同的完善自我的需求。  相似文献   
997.
张璇 《中国民族》2014,(8):36-37
7月12日至7月19日,作为国家民委文化工作新品牌的"中华民族一家亲"文化下基层活动走进了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和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和龙市。民族团结之花绽放在辽阔富饶的大草原上,绽放在风光秀丽的长白山下。深情厚意送边疆!"红太阳照边疆,青山绿水披霞光,长白山下果树成行,海兰江畔稻花香……"当中央民族歌舞团朝鲜族歌手卞英花浑厚的嗓音飘扬在和龙市红太阳广场上时,台上台下身着艳丽朝鲜族服饰的观众们情不自禁地跳起了顶水舞、长鼓舞、像帽舞等。容纳一万多人的大广场瞬问变成绚丽、欢腾的海洋。朝鲜族作曲家金风浩的著名作品《红太阳照边疆》,又回到了它的家乡。  相似文献   
998.
沈丽 《中国民族》2014,(5):58-61
1984年6月30日,经国务院批准建立景宁畲族自治县——这是全国唯一的畲族自治县,也是华东地区唯一的少数民族自治县。此前一个月的5月3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由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这样的巧合,让畲乡景宁的30周年县庆显得格外瞩目。  相似文献   
999.
15-17世纪是英国民族国家形成的重要时期.在这一时期,以王权为核心的世俗政治体系逐渐发展起来.15世纪开始,随着王权的增强,英国国王开始在国内推行宗教改革、经济改革,对知识分子群体的控制也成为其整合英国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15-17世纪英国王权对知识分子群体的控制有助于更全面地理解转型时期的英国社会发展状况.  相似文献   
1000.
面对重大灾害,小社群将无法自救,这样就会产生对第三者即国家救援力量的需要,从而使国家得以催生;源起于救灾的国家必须对发生于其疆域内的重大灾害进行持续性救援,这是保持国家政权正当性和合法性存续的基本前提;大国在大灾面前,有集中资源及救援动员方面的相对比较优势,因此,重大灾害频发与大国形成之间具有互构关系;国家对灾害的救援并不意味着国家可以包揽所有的灾害救助行为,而是要发挥社会自救和国家救援的各自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