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篇
  免费   1篇
管理学   10篇
人才学   2篇
丛书文集   8篇
理论方法论   4篇
综合类   20篇
社会学   8篇
统计学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现在默默想来,对于神七,我们有的不只是骄傲,更多的是感动和从不曾怀疑。国际舆论说神舟七号为中国再夺一枚太空金牌,炎黄子孙从来就没有觉得我们无策于“宇宙课题”!在万众一心勾画的精彩中华飞天画卷中,有着这样的韧劲,有着无数的任劳,也有着许多故事鲜为人知,固然不能每个人都像航天员一样游走太空,但这并不影响我们在另一个空间里,在另一个岗位上坚守和仰望,神七梦是神奇的梦,每个人梦中都有会心的笑。  相似文献   
42.
针对"一带一路"倡议,出现了国际舆论、沿线国家舆论场和国内舆论场的互动。因为双边关系的复杂性和变动不拘,也因为印度的重要位置,中印在"一带一路"的合作与竞争成了传媒和舆论关注的热点。面对西方的诱惑,印度可在接受诱惑或成为"有声有色的大国"之间做出选择,而中国也需要从战略、战术和技巧等层面构建有针对性的对印传播战略,既突出国际话语权的建构,也促成印度在"一带一路"上的合作态度。  相似文献   
43.
《江海纵横》2009,(4):33-33
西方媒体一直偏好负面报道中国,这对我国和平崛起所需要的国际舆论环境产生了不利的影响。  相似文献   
44.
国际舆论反映了国际社会对旅游目的国的综合评价,是其“软实力”的重要体现,并通过缓解信息不完全、缩小文化距离和塑造国际形象等途径影响目的国入境旅游贸易。从国际舆论关注度和舆论褒贬度两个维度实证研究国际舆论对我国入境旅游贸易的影响。结果发现:国际媒体对我国相关新闻报道数量越多,报道内容和态度越积极,越有利于我国入境旅游贸易;国际舆论可以正向调节文化差异对我国入境旅游贸易的消极影响;从游客异质性效应来看,国际舆论会显著促进以商务旅游、观光休闲和务工为目的的来华游客人数,同时影响中长途国际游客入境人数;从新闻报道异质性效应来看,客源国国内主流媒体报道对我国入境旅游贸易有显著影响,国际媒体对我国政治和经济方面的关注度会显著促进我国入境旅游贸易,但是这两方面的褒贬度影响却并不显著。  相似文献   
45.
刁海洋 《国际公关》2022,(2):144-146
席卷全球的新冠肺炎疫情不仅是一次公共卫生危机,也是国际舆论场上一次热点频出、持续时间久远的传播事件.疫情期间,中国媒体在复杂的国际舆论场中身先士卒,充分报道了党和国家的疫情防控政策措施,传播了人类命运共同体、人类健康卫生共同体等理念,取得了良好的国际传播效果.与此同时,必须看到,"西强我弱"的国际传播格局依然延续,中国...  相似文献   
46.
邓小平在设计当代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宏伟蓝图时,以其丰富的政治经验和敏锐的政治洞察力,为了中国获得和平安定的发展环境,与国际舆论特别是西方舆论进行卓有成效论战。邓小平与国际舆论交锋论战不仅内容丰富、涉及面广,而且在交锋论战中体现了原则性和灵活性相结合原则,具有鲜明的政治特色。由于中国是世界的一部分,中国和平崛起也离不开世界,特别是要营造有利于和平崛起的国际舆论环境。  相似文献   
47.
张梓 《国际公关》2022,(2):128-130
随着中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构建新时代中国对外话语体系显得尤为重要,提高国际舆论引导力是其中重要方面.有效开展国际舆论引导,要在遵循新闻传播规律的基础上,主动设置议题、抢占话语先机,要将"陈情"与"说理"有机结合,以融通中外的眼光探索同理共情的对外话语体系,要善用"海外中国"、做足海"外"大文章...  相似文献   
48.
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特别是全球性网络的出现,话语在国际关系中的政治影响与权势效应空前增长,正日益成为世界各国国务活动家和学者们研究和关注的新焦点。但鉴于其形成与发展过程中的跨学科背景,要准确把握话语权的本质内涵,切实明了其作用机理,必须从多个学术维度加以审视。从实践角度来看,话语权事实上关涉权力、理念、传播、文化四大维度。从权力维度看,话语权是软权力的重要表现形式;从理念维度看,话语权是意识形态的语义载体;从传播维度看,话语权是塑造国际舆论的工具;从文化维度看,话语权是文化影响力的外化形态。  相似文献   
49.
论抗日战争时期国民政府的国际舆论动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抗日战争时期,国民政府以国际宣传处为大本营,广布国际宣传网,与军事行动和外交活动密切配合,并充分利用外籍人士和外国传媒的力量,大力开展国际舆论动员。国民政府根据国际形势和战争进程的变化,及时调整国际舆论动员的策略方针,争取了国际社会对中国抗日的支援,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但由于国民党的片面抗战路线、一党专政和专制独裁,在开展国际舆论动员中夹杂着党派的狭隘性和私利性,从而削弱了这项工作的效果。  相似文献   
50.
国际舆论环境是当今国家"软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该文通过概括几千年来西方中国观的变化,探讨中国国际舆论环境变迁中带有规律性的东西.提出影响西方的中国观的四个因素:第一信息不足、不准和社会文化背景的不同,给正确的西方中国观的形成带来了理解上的困难;第二非我类民族偏见的影响和制约着正确的西方中国观的形成;第三西方的中国观的演变很大程度上受制于中国自身经济和政治民主的发展;第四西方的中国观的演变很大程度上受制于是否有利于西方国家自身的国家利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