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2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3篇
管理学   109篇
劳动科学   1篇
民族学   4篇
人才学   9篇
人口学   5篇
丛书文集   67篇
理论方法论   7篇
综合类   224篇
社会学   131篇
统计学   2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59篇
  2013年   29篇
  2012年   50篇
  2011年   47篇
  2010年   42篇
  2009年   49篇
  2008年   50篇
  2007年   32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潘景璐  周建华 《西北人口》2012,33(2):6-10,16
微观层面模型对于区分不同的人口群体以更好地明确环境退化的责任主体及其原因具有重要价值,对不同的土地利用方式进行经济区分是联接家庭人口特征与土地覆盖结果的重要手段。基于扩展的恰亚诺夫理论框架,文章利用2007—2008年两次调查所获293个农户样本数据,采用OLS和logit多变量模型实证分析毛乌素沙地家庭人口和其他因素对土地利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家庭人口因素对毛乌素沙地农户的土地利用产生重要影响;(2)毛乌素沙地主要土地利用的环境影响也遵循家庭生命周期的过程;(3)毛乌素沙地农户在减少有助于土壤修复利用活动的同时面临上升的退化风险。  相似文献   
102.
启动一场规模庞大、持续时间近一年的双保行动的同时,国土部还积极推进土地制度改革,全面培训基层国土干部,全方位守护着国人的生命线自2003年新一轮宏观调控启动以来,把住土地闸门一直是最重要的调控手段之一;2006年通过的国家十一五规划进一步提出  相似文献   
103.
由三部委联合进行的2008年度省级政府耕地保护责任目标履行情况检查工作近期已结束,国土部和农业部以及国家统计局将首次对检查结果进行打分排名。有专家表示,如果排名情况对社会公开的话,将给排名靠后的省级政府带来不小的压力。更重要的是,此次排名结果将直接影响到各个省份年度土地利用计划指标安排。  相似文献   
104.
魏雯艳  李刚 《城市观察》2013,27(5):102-112
采用PCA-SFA组合方法测算2000-2011年间14个沿淮城市的土地利用效率,并按城市土地利用效率水平高低将它们划分为低度有效、较为有效和高度有效三种类型,结果表明:虽然沿淮城市土地利用效率水平存在一定差异,提升速率也不同,但整体处于较为有效状态。利用stata回归分析可知,影响沿淮城市土地利用效率的主要因素是:建成区面积、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全年用电量和第三产业从业人数。为提高沿淮城市土地利用效率,在城市化过程中必须合理规划土地利用,实现城市规模扩张与产业发展相互协调,促进沿淮城市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05.
3月9日,在全国政协大会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梁季阳建议,转变土地利用的思路,让城镇、工业用地上山,以确保耕地面积。梁季阳称,近年来,国土部门作出了很多探索与努力,推出了基本农田保护,  相似文献   
106.
皖西南地区土地利用效率与新农村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勋 《经营管理者》2012,(5):124-125
在新农村建设中,土地是各项生产的承载资源,其利用效率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本区域新农村建设的发展进程。为了使皖西南地区的土地资源开发与"中部崛起"战略、安徽省的"东向发展"战略和新农村建设更好的结合,本文通过对皖西南地区的土地利用状况实地考察,运用层次分析法对各项指标进行量化分析,运用数学中的加权求和法,评价了皖西南地区的土地利用效率。揭示了土地利用的现状及存在问题,提出了促进皖西南地区新农村建设的土地资源开发利用对策。  相似文献   
107.
本文采用多种统计方法,运用人口变动与产业结构演变和土地利用互动的作用机理,对四平市进行了整体分析,研究结果显示:(1)通过“三率”分析表明四平城市化超前于工业化;(2)用人口分布与产业结构对比分析表明四平城市化进程中人口变动的职业转移相对落后于空间转移;(3)通过多因素分析表明四平城市化非经济拉动,而是建制镇数量增加和其规模扩大所致;(4)通过土地利用现状和潜力分析表明四平城市建设与农村住宅“双重”蚕食耕地,加剧了人地矛盾;(5)今后四平应以农村产业化拉动人口职业转移,挖掘土地潜力,走内涵式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08.
我国小城镇发展战略探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小城镇建设中土地利用非集约化必将制约小城镇的长期发展 ,给日益增长的人口带来巨大的供养风险。必须对小城镇重点发展战略重新进行理性思考 ,只有重点发展部分有潜力的县城和县域中心镇 ,才符合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要求。为此有关政策应进行相应的调整。  相似文献   
109.
提高城市群在环境约束下的土地利用效率(LUE)成为促进城镇化绿色发展的有效途径.本文将环境约束指标引入SFA模型,研究了成渝城市群城市单一要素的土地利用效率,并探讨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成渝城市群的LUE在研究期内逐年提高,城市群内部差异不断减小;空间上整体呈现LUE西高东低的布局,空间扩散效应较为明显;从影响因素上看,环境规制的两个指标作用相异,仅是激励性环境规制激发了减少污染物排放的内在动力进而促进LUE增长,而其余社会经济指标和土地市场化指标也相应产生促进、抑制作用或倒U型影响.依据环境约束下的土地利用现状来优化城市群资源配置、减小生态污染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0.
街道尺度单元合理的生产、生活、生态空间用地结构是主体功能区通过国土空间规划在市县层面精准落地的基础.以山东省省级重点开发区域——德州市德城区为研究区,建立"三生空间"分类体系,借助TOPSIS和障碍诊断模型,探究2010年和2019年德城区12个街道(镇)"三生空间"用地结构合理性特征.结果表明:1)德城区生产空间用地结构合理度由市区核心区向外逐渐降低,生活空间用地结构合理度空间连片特征明显,生态空间用地结构合理度呈点块状空间分布,"三生空间"用地结构合理度呈"中心-外围"空间分布.2)生产与生活空间用地结构合理度存在协同关系,生产与生态空间用地结构合理度由权衡转向协同关系,生态与生活空间用地结构合理度由协同转向权衡关系.3)德城区"三生空间"用地结构合理度的主要障碍因素地类为湿地生态用地、公共服务用地、城镇居住用地和商服业用地.基于障碍度结果,识别划分适度优化区、协同优化区、重点提升区和优先提升区,根据重点开发区域的用地指导原则提出相应调控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