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2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篇
管理学   6篇
劳动科学   4篇
民族学   79篇
人才学   8篇
丛书文集   73篇
理论方法论   25篇
综合类   168篇
社会学   22篇
统计学   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40篇
  2012年   28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241.
龙山 《人才开发》2010,(6):33-36
敦煌艺术宝库,以辉煌壮丽的无数壁画、雕塑和珍贵的文书经卷著称于世。而近代献身于敦煌艺术研究和保护的人,也无疑是敦煌文化的重要构成部分和宝贵财富,他或致力于考证训诂,或沉醉于壁画临摹复制,  相似文献   
242.
五台山图是唐代出现的一种新的佛教美术题材。文章从五台山图的构成要素及构图形式两方面对早期五台山图的底本来源进行了分析,得出早期五台山图与祥瑞及祥瑞图有密切关系的结论。进而文章还以敦煌壁画中的五台山图为中心,对不同时期五台山图中所含的祥瑞数量及种类进行了梳理,并在此基础上对五台山化现图和五台山图的异同做了辨析。  相似文献   
243.
解梅 《社科纵横》2005,20(6):173
随着中亚粟特民族的迁徙和东西方政权的接触往来,代表中亚艺术风格的联珠纹样沿着丝绸之路传入我国,成为敦煌莫高窟壁画中常用的一种装饰图案。本文探讨了联珠纹样在敦煌壁画中的流行趋势及其原因。  相似文献   
244.
《中文信息》2008,(5):106
柏孜克里克千佛洞如建于公元6世纪曲氏高昌国(449-640)时期,一直是高昌地区的佛教重地。千佛洞现存洞窟83个,其中有壁画的洞窟40多个,壁画面积1200多平方米。壁画大部分部分残毁,残存部分内容以大立佛为主,有“西方净士变”,“举哀图”,  相似文献   
245.
在意大利文艺复兴和北方尼德兰艺术革命之前 ,湿壁画和坦培拉绘画这两种技法是主要的绘画形式。油画在油性多层罩染的蛋彩画基础上结合调色油和颜料的改进而发展起来的  相似文献   
246.
山西省洪洞县境内的明应王殿元代戏剧壁画,即"忠都秀作场"壁画,历来被视为研究元杂剧的重要文物证据之一.文章从戏剧图像形式以及忠都秀壁画作为娱神戏的这一特定条件,重新考察了这幅壁画所包含的戏剧内容,认为以往将其视为元杂剧图像的论断并不充分,它更可能表现的是元代民间的词话搬演形式.  相似文献   
247.
西藏布达拉宫东大殿空鼓病害壁画保护修复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简要介绍了布达拉宫东大殿的历史、文化和科学价值.阐述了殿堂环境温度、湿度及壁画制作材质、工艺、建筑布局、地震及人为等因素对壁画病害的影响.通过选用以PS为主剂,粉煤灰掺加适量巴嘎土为填料,氟硅酸钠为固化剂的无机灌浆材料对该殿空鼓壁画进行灌浆加固,结合锚固补强,修复加固效果良好.研究成果对西藏三大重点文物保护维修工程壁画保护修复项目乃至整个西藏文化古迹的壁画保护修复工作具有广泛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48.
莫高窟第465窟壁画绘于西夏考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本文是作者研究敦煌莫高窟第 465窟壁画的系列论文之一。文章通过对莫高窟第 464窟游人题记年代的分析确认该窟壁画绘于西夏前期 ,进而比较第 464窟与第 465窟之间花卉图案的细节 ,确认两窟的壁画大致绘于同一个时期 ,然后将莫高窟北区这两窟出现的上师像冠帽样式与榆林窟及河西石窟所见西夏上师冠帽样式对比分析 ,确认它们最初来源于藏传佛教宁玛派的莲花帽 ,是西夏上师的典型冠帽。最后讨论了第 465窟壁画大成就者像贴附纸条与此窟年代的关系。根据以上论据的逻辑联系 ,可以确认莫高窟第 465窟壁画是西夏时期的作品  相似文献   
249.
佛教乐舞是伴随佛教应运而生的一种音乐形式。随着丝绸之路的开通,它从印度开始向中原传播,并在宣教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佛教乐舞的用途,一是通过美妙的舞姿,赞美西方极乐世界;二是通过娱乐性的乐舞活动,吸引民众信佛。在它发展过程中,不仅吸收印度古典舞蹈、民俗舞蹈以及神话的某些因素,而且也吸收所在地文化因素及其舞蹈特征,因而它极具生命力,对乐舞发展有很大地促进作用。印度佛教及其乐舞在向中原传播的过程中,对龟兹、敦煌及中原佛教乐舞有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250.
舞蹈“香音飞天”根据龟兹石窟壁画中“飞天”的舞姿造型以及独有的风格特点进行编创与表演。并以不同的舞姿形态进行供养、赞法。所以,作品“香音飞天”主要是从龟兹石窟壁画中“飞天”形象在不同时期呈现出不同的舞姿造型为创作元素,并对这些舞姿造型进行收集、整理与归纳,继而提炼出具有代表性的“飞天”舞姿造型——“■”型、“U”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